2023-05期●老区采风●

张祥根60余年专做一件好衣裳

38年前的无锡东绛镇首个个体户——

作者:戚善成

今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时代的浪潮一波又一波,当年的个体户可谓是最早的一批来自民间的走进商品经济的弄潮儿。40多年过去,当年的个体户现在怎么样了?
  年逾八旬的张祥根老人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是无锡经济开发区太湖街道东绛社区居民,38年前,他开的裁缝店“东绛西服”是镇上的第一家个体户。如今,他从事裁缝制衣已60余年,用一双巧手,给邻里带来了厚重的温暖,曾被评为敬业奉献类“无锡好人”。

没人能修的老式缝纫机,就自修自用

周新西路48号有一家裁缝店,店面不大,一不留神很容易错过。在树木的掩映下,朴实的门头上写着“东绛西服”四个红色大字,底砖早已斑驳。店主张祥根已经做了60多年的裁缝,凭着一台“蝴蝶牌”缝纫机和一手好技艺,让店铺成了当地响当当的“老字号”。
  20多平方米的铺子不算大,里面东西却不少。墙上挂满了布料和衣服,左边墙上挂着中式成衣,等着顾客来取走,右边则是各种西服布料。一张木板搁起的大长桌是操作台,裁剪布料、熨烫衣服都是在这里完成的,桌上放着老式剪刀、数值有些模糊的尺子,靠墙边一排大小不一的盒子里盛着各种纽扣、拉链等制衣配件,还有一些工具。往里便是两台蝴蝶牌缝纫机和一台锁边机,它们也是裁缝店里最老的“家当”了。
  缝纫机、锁边机、熨烫斗,这些经过岁月打磨的老物件和这间老铺子一样,朴实中甚至透着一些“土气”,陪伴张祥根度过了悠长的时光。老人用这台老式缝纫机习惯了,修一修、换换零件还能用,也就没舍得换掉。
  张祥根说,缝纫机也换过好几台,修过好多次了,不过现在已经没什么人能修了,好在零件还能买到,坏了就自己换。就这样,38年来,张祥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做着同一件事,守着这家裁缝店。

一件成衣上万个针脚,不露一个线头

今年,张祥根已经高寿80了。18岁那年,他开始跟父亲学手艺,学了3年差不多可以跟父亲做“出门工”了。“那时候没有店面的,就是跟着父亲一起扛着缝纫机走村串巷,上门给人家做衣服。”张祥根说,1976年父亲生了病,他毅然担起了大队服务站裁缝铺的重任。
  改革开放后,张祥根自立招牌,开店经营。从选面料、量尺寸、做裁剪,到缝边锁眼、钉扣子,每一道工序都得扎扎实实、毫不含糊。这是张祥根对于缝纫工艺的自我要求。
  他在工作时不允许其他人打扰,布料被平整地铺在案板上,一把尺子,一块三角形画片,三下五下就画好了线,再拎过一把裁缝专用的大剪子,看着剪刀“嗤嗤嗤”地划过布料,听着缝纫机“嗒嗒嗒”地跃动,还有布料喷上水熨斗“嘁嘁嘁”地升腾起缕缕白汽,每一剪下去果断而顺畅,每一个针扣的打进和穿出都又稳又准。抬手挥袖间,拷边机的盘线方式、吊起的熨烫线,每个细节处处独到。一件衣服,上百道工序,1万多个针脚,不露一个线头,不留一丝褶皱。
  他常常自嘲是一个“没本事的老裁缝”,量体裁衣,精打细算,一匹布一扎线都物尽其用。这名“没本事的老裁缝”专注制衣60多年。

久负盛名的“老字号”,服务街坊邻居“不停步”

张祥根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裁缝店生意最红火的时候,主要以定制西服为主,还帮工厂加工西服式样的工作服。那个年代做衣服的人挺多的,当时人们赚钱的一个动力就是能做一件新衣服穿,而穿新衣服就是时尚,所以生意很好。步入新世纪后,裁缝店的生意越来越难做了,很多人去商场和网上买衣服,很少有人来做衣服。不光是做衣服的居民越来越少,还在坚守这门手艺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但张祥根不改初衷,依然选择坚守。坚守就要创新,他把老印花的装饰配在西服上,整体端庄又具现代风格;更新唐装、复古中山装的款式,慢慢地跟上潮流。就这样,店铺留住了一批习惯“量体裁衣”的老顾客。
  街坊华阿姨是张祥根的一个老客户。每次她来定制一套衣服,选好布料后,张祥根娴熟地为她测量身长、腰围、胸围、下摆、肩宽、袖长、领围等各种尺寸,不用量一个记一个,而是等到全部量好后直接将数据一一记在本子上,之后依旧沿袭早年的样子手工制作。
  张祥根说,他60岁以前主要做更加费时费力的西服,60岁以后以中式服装为主。如今,两鬓斑白的他为邻里街坊补撕口、补纽扣,坚决不收一分钱。每一次的缝补,他都用心记录在笔记本上。几十年来,笔记本不知道换了多少本,老人也成为了周边居民对邻里之情温暖记忆的一部分。

江苏无锡经济开发区成立仅4年多,既是投资兴业的热土,也是一座随时可以感受到爱心的城区。这里有1位“中国好人”、6位“江苏好人”和15位“无锡好人”。正是张祥根这样普普通通的“无锡好人”,让人感受到向上向善向美的“微光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