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轻时是一名中学英语教师,教了30多年英语。上世纪90年代退休后,有人劝我去当代课教师,每月工资3000多元;也有人叫我利用双休日、寒暑假给学生当英语家教,每月至少也有2000多元收入。面对人生新的选择,是去当英语家教挣钱,还是去做关心下一代工作、继续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我考虑再三,毅然选择了后者。
一退休,我当起了南通市海门区四甲镇关工委志愿者,我的白发与红领巾一起飘扬,一直飘到现在(86岁)。有人看到我骑着自行车每天东奔西走关心、教育下一代,问我政府每月补贴多少钱?我回答说:“不要工钱自吃饭。”不少人说我是“傻子”,轻轻松松的钱不去拿,偏偏顶着寒暑、风里来雨里去,图个啥呀?我笑着对他们说:“人各有志,人家发大财,我培养人才;人家‘下海’做生意,我下村教育下一代。”
我退休时,正值改革开放的春风唤醒了沉睡的黄土地。我原工作学校周边的头桥村是个贫困村,该村80%的农民外出“淘金”,把孩子留在乡下。一到假期,这些“留守儿童”有的聚集打牌赌博,有的结伙偷窃打架……面对这一情况,我心中不安,便向村党支部书记提出创办留守儿童教育馆的建议。村支书马上同意我的建议,馆址设在农民王卜生家一座三层新楼房里。
我创办的留守儿童教育馆,又称“农民子弟教育馆”,是江苏全省首家面向留守儿童的教育馆,来自镇西北片三个村50多个留守儿童高高兴兴进了教育馆。我既是“馆长”,又是辅导员,组织留守儿童看书读报、写读书心得、画画写字、跳舞唱歌。我教他们唱 《我爱祖国》 《唱支山歌给党听》 《学习雷锋好榜样》 等红色歌曲。教育馆有声有色的寓教于乐活动,受到家长们的欢迎。
留守儿童普遍对人缺乏亲近感。15岁的小童每到月中旬都害怕看到满月,一次她对我说出心里话:“黄爷爷,我真不敢见月亮。月亮表示一家人团聚,可我一个人在月下多孤独。”说着她流出了眼泪。我十分同情这些孩子,每年暑假都会拿退休金买来蛋糕和糖果,为他们集体过生日,一起唱生日歌。孩子们高兴得不得了,找到了“家”的感觉。
我还开设了革命传统教育课和文化知识补习课。
每年9月30日是全国烈士纪念日,我教育孩子要牢记这重要的日子,向孩子宣讲当地烈士事迹。四甲镇是红14军江苏一大队成立地,1928年4月以后,红14军在四甲地区十分活跃,曾多次攻打汤家苴、四甲坝等敌据点。10月,红14军受挫,革命走向低落,四甲地区牺牲了一大批领导干部,如俞海青、何兰阶、俞金秀等。1930年5月,红14军2师师长秦超在战斗中牺牲。抗日战争时期,合兴村抗日英雄沙国强带领民兵三次破坏日寇建造的“铁板洋桥”(今称永安桥),切断日寇从青龙港至四甲、包场的运输“咽喉”。沙国强被日军逮捕后,敌人问他:“四扬乡有多少民兵?他们在哪里?”沙国强大声回答:“四扬乡都是民兵,他们就在海门大地上。你们的日子长不了!”日军用刺刀刺沙国强时,他高呼“打倒日本狗强盗!”“打倒汉奸卖国贼!”牺牲时年仅22岁。孩子们听了对日寇无比憎恨,对抗日英雄无比尊敬。
我接着讲,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不顾人民的反对,发动全面内战。面对敌人的“清剿”、“围剿”,四甲军民坚持斗争,支援前线。我讲到丕岩村的陆丕岩为支援解放战争去定心桥收税,不幸落入敌手。这时,有个同学举手发言:“陆丕岩的英勇事迹,我听我爷爷讲过。敌人要他供出共产党员的名单,他坚持不说一个字,最后被杀害。”这时又有一位同学举手发言:“他的墓碑在头桥村的烈士陵园。”
我根据青少年喜欢听少年英雄故事的特点,向他们讲述了四甲东南村的姜来庆14岁当民兵,多次化装成叫花子,深入四甲镇、八索镇敌人据点侦察敌情的故事。敌人后来抓到姜来庆,严刑审讯他,给他上“三眼吊”、坐“老虎凳”,他不吐一个字,英勇不屈。1947年10月的一天,他被押到通源镇西岳庙(今通源小学)空地上活埋。临刑前他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学生石潇遥听后,特别感动地说:“我今年也14岁。姜来庆14岁当上民兵、侦察敌情,那么英勇,我要向他学习,学习他宁死不屈的革命精神,把爱国之情化为报国之志、报国之行!”
暑假给学生补习文化知识是教育馆又一任务。一些留守儿童的英语特差,我正好利用我的优势,给他们义务补习英语。我从规范书写、规范读音开始教起,到朗读、背诵课文,开展“记生词、攀高峰”比赛,组织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表演英文短剧,我当“导演”,让学生们轮流表演,大大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为了学生们的身心发展,我还组织他们走到室外,开展“小红军行军”活动,孩子们开心得不得了。出发前,我带领他们集体高唱 《我是一个兵》 。从教育馆出发,经过老通吕公路、老运盐河,途中我高声喊道:“注意!敌机在天上向下轰炸!”行军队伍变换队形,我与学生们时而卧倒,时而隐蔽,时而匍匐……学生们唱着 《少年军歌》,不断前进。我回忆起老红军的一句话:“要知苦不苦?想想二万五!”这句话激励孩子们继续前进,没有一个掉队,都坚持回到教育馆。留守儿童陆冬辉说:“这次小行军活动,胜读一年书。我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做一名具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事后,全班写出行军心得40多篇,贴在教育馆“手抄小报”专栏里,供同学们和家长欣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