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满园春又至,不辞长做浇水人。转眼间,曾经的小张老师已经从教24年了。
1999年,我成为一名人民教师,踏入教坛,满怀着梦想和希冀,用奉献定义青春,用激情点燃使命。教育从此入驻我的心灵。因为教育,我才有了挥洒才华的舞台;因为教育,我才有了实现价值的机会;因为教育,我才拥有了那么多可爱的孩子。我热爱教育,更热爱孩子们;渴望得到孩子们的认可,更渴望自己能有朝一日真正在教育领域建功立业。
翻开岁月的日记,穿梭时光的轨迹,回首流逝的岁月,总有那么几丝期许和无悔。
“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是呀,一支粉笔,一块黑墨油漆的黑板,石板做成的桌面;一本教材,三间红砖瓦房,钉满高粱秸秆的塑料布的窗户;屋外泥土夯实的操场,一棵老树上吊着的一口大钟……这就是我们童年时代的学校,校园里师生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桩桩件件见证了上世纪80年代农村儿童“秉烛夜学”、“守望相助”的小学生活。
转眼到了1999年,18岁的我师范毕业成为一名教师。那时,明亮的玻璃窗户,“叮叮”作响的上下课铃声,铁笔刻写的蜡纸,手推式的黑墨油印机,形象鲜明的幻灯片,纯正的录音机的诵读,加上从师范专业学校毕业的我们,构成了“微黄的电灯下”一段中学教师最初教学梦想的坚守。
最初的我,激情如同那燃烧的烈火,初出茅庐,满怀着梦想和希冀,用声音传递快乐,用语言传唱颂歌。无论时光怎样交错,请允许我说谢谢你,让我没有把岁月蹉跎。我成为孩子们可靠的肩膀,爱始终在我与教育同行的路上。
今天孩子上学,宽敞明亮的教室,塑胶跑道的操场,装着电子白板和触屏一体机的“班班通”智能化设备;可亲力亲为的实验室,可遨游书海的图书室,课程开出率100%的专职教师,无处不彰显着一系列教学改革的累累硕果。教育焕发出“春暖花开”的风采。
这些悄无声息的变化,显示着,每一位普普通通的教育工作者默默的奉献,我们平凡到孩子不知道名字,家长不知道姓名。我们都有最贴切而合适的名字,是“语文老师,数学老师”,我们教哪一门功课,便姓那一门课了。说说一年级孩子吧!当我们布置作业时,尽管再三强调注意事项,但还是有孩子会追着问“老师写几遍”、“老师带拼音吗”、“老师用什么本”、“老师是背写吗”诸如此类的问题。我曾做过一个统计,一个一线小学教师,一份作业至少要布置八遍。每天如此平凡,平凡到我们自己都不记得做过什么,但一本本备课笔记本的增高,一叠叠试卷里的红圈圈,一茬茬孩子的成长,一根根白发的生长,又在诉说着我们的贡献,我们的付出,我们的教学相长,砥砺前行,锲而不舍。
教育事业功业之成,其实就在千千万万个普通的课堂中,就在一日又一日的平凡坚守与奉献中。我们是平凡的,却又是伟大的。我们默默坚守在教师岗位上,始终站在课堂上,随着课程的改革,随着课本的变化,把知识传播给孩子们,恰恰就是我们对教育最大的贡献。
教育是奉献的事业,也是爱的事业,没有成千上万的一线老师的执着坚守,也就没有教育的进步和发展。我们是平凡的个体,我们却又能汇聚成巨大的力量。孩子们的童年在我们的手中成长、绽放,我们肩上责任何其重大!当我们鼓舞起孩子们的自信心,当我们促进了孩子们的进步,当我们激励了孩子们向前,谁又能否认我们的伟大功业呢?
三尺讲台载满了我们耕耘教坛的足迹,两尺教鞭刻印着我们无悔奉献的深情。扛起教书育人的旗帜,发挥平凡人生的力量,依旧绽放我的教育梦想!以梦为马,以自己全身的精力,驰骋出教育最美好的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