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期●卷首语●

从樊锦诗“一生只做一件事”说起

作者:赵畅

在不久前举行的“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网上主题宣传启动仪式上,通过视频参会的“敦煌女儿”樊锦诗表示:“我的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守护和研究敦煌莫高窟。这是值得一生奉献的高尚事业,是必然要奉献一生的艰苦事业,也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奋斗的永恒事业。”

如果选用电影的视角,我们就能看到这样一个极其生动的定格镜头——“一位老人,两鬓白发,步履蹒跚,在大漠中央一待就是57年。”人们不禁要问:她何以如此坚韧、如此执着?不为别的,“只是因为她对敦煌莫高窟爱得深沉,对中华传统文化爱得痴迷”。

敦煌莫高窟又称“千佛洞”,坐落于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公元5世纪,历经十几个世纪的发展,成为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胜地。如果说,晚清政府腐败无能、西方列强的疯狂侵略,曾令莫高窟遭受过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劫难的话,那么,敦煌莫高窟现如今重新呈现在世人眼前,其中离不开一代又一代莫高窟人的倾情守护。他们堪称“敦煌的守护神”,而常书鸿(1944年即任敦煌研究所所长)、樊锦诗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是啊,樊锦诗从北京大学考古系毕业去敦煌实习,面对“没有自来水,没有厕所,洞外漫天飞舞的黄沙”,到父亲获悉“敦煌研究所的来信”后,给学校写信“希望学校可以重新为女儿分配工作”(这封信被她扣下);从夫妻长达19年的两地分居生活,到后来丈夫追随她的脚步,夫妻俩实实在在地为敦煌“做事情”,从不计较回报……樊锦诗对敦煌文化57年来所付出的真诚挚爱,无疑告诉了我们“为什么要守护文化,该怎样守护文化”的全部答案。

“自己虽已年过80,但只要一息尚存,仍将继续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尽心竭力!”樊锦诗将自己的全部心力奉献给她热爱的敦煌文化,既是对她践行“一生只做一件事”的生动写照,也是对传承文化重要性和迫切性的有力诠释。想一想吧,如果没有像常书鸿和樊锦诗等一批呕心沥血、奉献一生的守护者,敦煌文化怎么可能得到科学保护、全面发掘、深入研究,又怎么可能诞生现今的“数字敦煌”?

包括敦煌文化在内,中国五千年文明得以赓续,当然是华夏子孙勤劳勇敢和创造智慧的结晶,又何以不是靠了一批又一批文化使者敢于担当、善于担当的守护和传承?从司马迁忍受“宫刑”之辱而完成皇皇巨著《史记》,到“甲骨文四大家”的收藏研究而将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从鲁迅既批判传统文化的糟粕又注重于传统文化积极一面,到季羡林为东方民族的振兴和东方文化的复兴呐喊,对长期以来统治世界的“欧洲中心主义”进行积极反拨……正是因为他们珍爱文化、尊重文化、敬畏文化,全身心投入对文化的保护、研究和传承,彰显中华文明及其背后生生不息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终令中华文明璀璨夺目、惊艳世界。

中华文明赓续不断、生生不息,是世界几大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延续发展至今的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就告诉我们,不仅要做文化的保护者,更要做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推动者、促进者。因为说到底,保护、传承文化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推动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唯此,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有深湛的思想基础、厚重的文化支撑和不竭的精神动力。

做好保护和传承文化工作,樊锦诗已然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对于我们尤其对青年一代来说,则须潜心领悟她提出的殷切希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衷心希望新一代青年人,更加自觉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勇做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创新者,让祖国灿烂文化瑰宝世代相传”,并在反躬自问、见贤思齐中,提振传承发展中华文明的志气、骨气、底气,进而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