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毛泽东诗词看一代伟人的家国情怀
今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纪念日。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哲学家,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一生都与诗词结下了不解之缘。无论是喜是悲是忧是怒,还是抒发豪情,毛泽东都会借用诗词来表达他高远的理想、坚定的意志、翻卷的心潮、激荡的思绪和绵绵的深情。他的诗词大气磅礴,饱含斗争激情,对彻底打败一切敌人,推翻旧制度、建立新社会有着必胜的信心。
直抒胸臆,人民情怀
1893年,毛泽东出生在湖南湘潭县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他的父亲靠做小生意和尽量节省,才使得毛泽东能够在私塾读书。1901年春节,8岁的石三伢子(毛泽东乳名)随母亲到外婆家拜年。他看到舞狮子的热闹场面,脱口而出地唱出了“狮子眼鼓鼓,擦菜子,煮豆腐,酒放热些烧,肉放烂些煮”的童谣。这是目前所见毛泽东最早的口头创作,“润物无声”地开启了毛泽东童年时期的诗意性灵。1906年秋,私塾先生毛宇居指着院子里的天井,让毛泽东作诗。13岁的毛泽东略加思索,吟出了五言诗《赞天井》:“天井四四方,周围是高墙。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毛宇居是毛泽东的本家哥哥,他意识到毛泽东的诗中隐含着很不平凡的思想,他的这位堂弟日后怕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于是从内心发出感慨:“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这是毛泽东16岁时写的《七绝·咏蛙》。当时的毛泽东正在离家50多里地的湘乡县东山书院读书,书院学生大多是地主豪绅家庭的纨绔子弟,他们看不起衣着土气的毛泽东。于是,毛泽东写下此诗,托物言志,借“蛙”传情,既有对富豪子弟的嘲讽,也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1910年秋,也就是辛亥革命的前夜,毛泽东写下了那首耳熟能详的《七绝·呈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当时,只有17岁的毛泽东目睹国力衰败、民不聊生的惨况,渴望到湘乡县东山高等小学去学习新文化、新知识,追求科学与进步。尽管父亲不支持,但他还是去意已决,毅然离家出走。这首诗运用了先否定后肯定的写作手法,使读者从秀美的诗句中,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激情和力量。
毛泽东于1913年春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1914年2月并入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被编入本科一部第八班,直到1918年6月毕业。当时学校推行的民本主义教育,吸引了徐特立、杨昌济、黎锦熙等一大批优秀教员来校任教。毛泽东在学校读书异常认真刻苦,他在其笔记《讲堂录》中,从首页至11页,用小楷工工整整地将《离骚》 《九歌》全文抄录,并做了许多圈画和注记,可见他对屈原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和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非常推崇。毛泽东的《七言·残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四言诗》:“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都出自湖南一师时期。毛泽东的诗词以人民为主体,直抒胸臆,透露出其不平凡的内心世界。
江海翻波,开天辟地
1918年3月,军阀张敬尧主政湖南期间,纵兵劫抢、横征暴敛,民众苦不堪言,发出了“张毒不除,湖南无望”的呼声。
同年4月,在毛泽东、蔡和森等倡导下,新民学会在长沙湘江之畔蔡和森寓所成立。新民学会成立的最初目的就是策划驱张运动。此时的毛泽东壮志在胸,心情高涨,于是作了一首《归国谣·今宵月》:“今宵月,直到天涯都照彻,清光不令青山失,清溪却向清滩泄,鸡声歇,马嘶人语长亭白。”这首词先静后动,采用一种比较含蓄的表达方法,抒发了作者此时的情感。明月下,雄鸡停止了啼鸣,曙光初露,马嘶人语,这是一种“每逢大事有静气”的征兆。
当月中旬,新民学会派罗章龙(化名“纵宇一郎”)等去日本学习,寻求救国救民之道。启程那天,毛泽东用“二十八画生”的笔名作《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为其送行:“云开衡岳积阴止,天马凤凰春树里。年少峥嵘屈贾才,山川奇气曾钟此。君行吾为发浩歌,鲲鹏击浪从兹始……”白云散了,南岳衡山积压的阴雨已经停止,群峰间的天马山、凤凰山都沉浸在春天的树木里。少年雄心怀屈原贾谊的才华,山河的灵气曾钟情于湘楚大地。高歌一曲,我将为我的朋友送别,鲲鹏展翅击水从此就要开始……
“苍山辞祖国,弱水望邻封。”1919年春,毛泽东送新民学会的一批同志赴法国勤工俭学。他们从北京出发,经过天津时,曾至大沽口观海,并集会赋诗。最后,他们辗转到达上海,赴法诸同志登海轮启程,毛泽东则返回长沙。登轮前诸人分韵赋诗,作为临别赠言,颇有沉雄傲睨之思。“弱水”,这里喻指赴法途中必须渡过的远海重洋。邻封,邻国;封,疆界。这里指法国。法国距我国海途遥远,而称其为“邻”,具见诗人“要将宇宙看梯米”(《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的豪放胸襟。
在上海送别新民学会同志后,毛泽东回到长沙。7月14日,毛泽东在长沙创办了《湘江评论》,由于人手紧缺,就自己撰稿、编辑、排版、校对,有时还自己到街上去叫卖。《湘江评论》与《新青年》 《每周评论》等成为全国最受欢迎的杂志之一。毛泽东的老师杨昌济先生也极力向章士钊推荐毛泽东与蔡和森:“吾郑重语君,二子海内人才,前程远大,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先重二子。”
1919年10月5日,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病逝,享年53岁。噩耗传来,身在长沙的毛泽东悲痛万分,马上带着弟弟毛泽覃回家奔丧。然而,当他们回到韶山冲时,母亲已经入殓两天了。10月8日,毛泽东跪在母亲的灵柩前,以泪和墨,写下了那篇感人至深的四言诗《祭母文》:“呜呼吾母,遽然而死。寿五十三,生有七子。七子余三,即东民覃。其他不育,二女二男。育吾兄弟,艰辛备历……”他以恳挚朴实的语言,饱含深情地追述了母亲一生的辛劳和美德,表达了无限悲痛之情,具有撼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毛泽东的母亲去世时,正是驱张运动的关键阶段,为母亲守灵7天后,他就毅然返回革命工作中。
1920年夏,在法国勤工俭学的蔡和森给毛泽东写信,明确提出,中国现在就要准备组织共产党,作为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毛泽东复信表示完全同意,并强调建党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导。毛泽东还同李大钊、陈独秀取得联系,秘密地进行建党准备。同年冬,湖南共产党早期组织在长沙建立。此后不久,电闪雷鸣,开天辟地,在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洪流滚滚,万水千山
1925年初,毛泽东借养病之机,与妻子杨开慧、弟弟毛泽民一同从长沙回到家乡韶山冲,开展农民运动。8月底,他避开军阀赵恒惕的追捕,秘密到达长沙,重游了岳麓山、橘子洲。他站在橘子洲头,看岳麓诸峰,枫林红遍,湘江碧透……置身其中,豪情满怀,写下了著名的《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读了这首词,我们仿佛听到了一颗爱国爱民的赤子之心,犹如战鼓,在怦怦跃动,从而感受到一种伟大胸怀的崇高境界,以及一代伟人的王者之气。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这首明快有力、富有文采的《西江月·秋收起义》,生动地描写了轰轰烈烈的秋收起义的情景。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毛泽东出席会议并被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会议决定:实行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屠杀,在湘鄂粤赣发动秋收暴动。
1927年10月,毛泽东带领在湘赣边境建立起的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地区,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次年4月,朱德、陈毅等带领南昌起义的部队和湘南起义的农民革命军在井冈山同毛泽东带领的部队会师,创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西江月·井冈山》就创作于这一时期:“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这首词采用描写和叙述的方法,不仅歌颂了黄洋界保卫战取得的胜利,而且歌颂了井冈山根据地在当时的英勇斗争,以及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路线的伟大胜利。
1930年12月,蒋介石亲自到南昌纠集10万兵力,对红军进行第一次“围剿”。毛泽东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胜利地粉碎了敌人的第一次“围剿”。可敌人不甘心失败,又由何应钦为总司令,纠集20万兵力,发动了第二次大“围剿”。由于战术正确,我红军战士又取得了第二次反“围剿”的胜利。《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这首词是在反击第一次大“围剿”胜利之后写的:“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1931年第二反“围剿”胜利之后,毛泽东写了《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
1934年,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此时的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已经到了最为危难的关头。尽管毛泽东名义上还是中央政治局委员,可实际上已完全被排斥于党和红军的领导中枢之外。尽管如此,他依然没有沉沦,而是以极其宽广的胸襟和气度,表现出高度的乐观和从容。“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这首《清平乐·会昌》就是这个时期写的,此时的毛泽东只有41岁。只看“人未老”三个字,就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显示出“革命青春永不倒”的崇高境界。
10月,中央主力红军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进行举世瞩目的万里长征。长征途中,红军战士越五岭、跨乌蒙、翻雪山、过六盘,翻越崇山峻岭,历尽千难万险。“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这三首《十六字令》,想象丰富,比喻生动贴切,表现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歌颂共产党和红军的无畏、坚强和伟大。“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这首《忆秦娥·娄山关》,采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反映出遵义会议后红军的顽强勇猛、视险如夷的豪迈气魄……
1935年10月19日,红一方面军抵达陕北吴起镇,胜利地完成了震惊中外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七律·长征》就是在翻越岷山即将到达陕北时写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首诗极其精炼地概括了红军长征中的战斗历程,形象地表现了红军的伟大形象和乐观主义精神。
1936年2月,毛泽东率领红军抗日先锋队红一军团和红十五军团分两路渡过黄河进行东征。途经陕北清涧县袁家沟一带适逢大雪。面对雪花纷飞的壮丽河山,毛泽东写下了那首登峰造极、无可比拟的《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天若有情,人间正道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以举世为之钦佩的大无畏精神,同周恩来、王若飞一起飞抵山城重庆,与国民党蒋介石进行和平谈判。这次谈判过程艰巨复杂、争辩激烈,在基本立场上各不相让。毛泽东于10月11日飞回延安,后来写了一首《七律·忆重庆谈判》:“有田有地吾为主,无法无天是为民。重庆有官皆墨吏,延安无土不黄金。炸桥挖路为团结,夺地争城是斗争。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鲜明地提出要建立一个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构想。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内涵丰富。
1947年9月,陕北的形势已经好转,全国各个解放区战场都转入战略反攻。9月29日,正是农历中秋佳节。陕北的夜空,高朗澄碧,明星数点,凉风轻抚,一轮皓月傍着轻纱般的微云升上东山……正在月下散步的毛泽东忽听警卫向他汇报西北野战军收复蟠龙的喜讯。一时兴发,便吟出一首《五律·喜闻捷报》:“秋风度河山,大野入苍穹。佳令随人至,明月伴云升。故里鸿音绝,妻儿信未通。满宇频翘望,凯歌奏边城。”这首诗先写景,后抒情,层次清晰。中秋皓月,不禁引人遐思。“每逢佳节倍思亲”,亲人的情况怎么样了?虽然国共两党已经签订了停战协议,但国民党统治集团在其完成战争准备之后,立刻撕毁协议,悍然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结尾两句,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在期盼和平的同时,对人民军队取得胜利的喜悦。
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相继取得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伟大胜利。1949年4月,党中央已由西柏坡迁至北平,当时在香山双清别墅的毛泽东在得悉南京解放的喜讯三天后,欣然提笔写下了《七律·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就是在解放战争取得全面胜利、新中国政权正在筹建之际写下的这首诗。“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告诉了我们:自然界四季变化,运行不息,使天地万物新陈代谢永不休止,这是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毛泽东1949年写这首诗的时候56岁,从1910年,17岁的毛泽东写下那首《七绝·呈父亲》算起,至今已有39年,为了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人间正道,付出了数不尽的艰辛与坎坷,其中滋味,只有天知道。
1950年,首都北京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周年盛大庆祝活动。毛主席出席了晚会,柳亚子先生也一同观看。柳亚子(1887~1958)曾任孙中山先生秘书长,清末文学社团“南社”的发起人之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表示同情和支持;解放战争时期,避居香港进行反蒋活动;新中国成立后,曾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毛泽东请柳亚子即席赋诗,柳亚子当即填了一首《浣溪沙·火树银花不夜天》。毛泽东也随即写了一首《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全词短短6句42个字,把旧中国与新中国两个不同社会的本质特点,艺术而鲜明地表现出来。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回到了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冲。第二天一大早,毛泽东来到父母的墓地,将一束松枝恭恭敬敬地放到坟前,深深地鞠上一躬。他略停一会便转身下山,走进毛霞生家,问到村里几位老人,毛霞生回答说都不在了。当晚,在韶山宾馆里,毛泽东写下了《七律·回韶山》:“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从时间上看,1959年往前32年,正是1927年,那时候毛主席正带领农民秋收起义,在井冈山建立根据地。“霸主”,指蒋介石。32年过去了,对于故乡一些往事的回忆已经像梦境一样。一个“咒”字,充分表现了诗人对蒋介石反动派无比强烈的憎恨。
井冈山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摇篮。1965年5月,72岁的毛泽东重上井冈山视察,距1927年初上井冈山相隔38年。其间,国内外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看今朝,忆往昔,他心潮澎湃,于是写下那首《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1965年的中国,刚刚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各行各业、捷报频传,全民喜笑颜开。这首词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熔于一炉,既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又有生动细致的景物描写,与词人一贯的乐观主义和浪漫主义一脉相承。
回溯历史,毛泽东诗词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典范文章,可以说,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政治家,也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诗人。毛泽东的诗词里既有年轻时的“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又有解放战争时期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既有“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仰天长问,又有“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浩然壮气;既有“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开阔胸襟,也有“天若有情天亦老”的沧桑正道。通过赏读毛泽东诗词,我们可以了解毛泽东惊世的雄才伟略和深厚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