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3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

对十六大报告中一些新亮点的粗浅认识(续)

作者:黄士良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政治文明,是人类在政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文明成果。先进的政治文明包括规范、完善的民主政治制度和与之相配套的政治运行机制、监督机制,以及确保这种制度和机制理性运转的规范程序。从观念层面来说,先进的政治文明包括进步的政治思想、政治道德、思维方式,如民主、平等、自由、人权以及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等;与之相对立的,则是不文明的甚至是野蛮、蒙昧的政治观念,如特权观念、等级观念、人治观念等。先进的政治文明还包括民主、高效、廉洁的行政观念,与此相对立的,则是地方保护、司法腐败。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质文明是构成人类文明的基础,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构成人类文明的上层建筑。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先进政治文明的集中体现,其核心和精髓就是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保证最广大人民当家作主。与之相比,我国目前还只是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框架和体系,要达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理想目标,还需要进行大量的探索和建设。
  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
  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是指每次党的代表大会完成换届选举任务后,在党的委员会任期内每年举行一次代表大会,行使党的代表大会的职权。这期间,党代表的资格继续有效,不再重新进行选举。对实行党代表常任制和它的意义,邓小平在1956年党的八大所作的党章修改报告中就指出:为了“把党的民主生活提高到更高的水平,党中央委员会在党章草案中,决定采取一项根本的改革,就是把党的全国的、省一级的、县一级的代表大会,都改作常任制,多少类似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那样”。“代表由于是常任的,要向选举他们的选举单位负责,就便于经常地集中下级组织的党员群众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和经验,他们在代表大会会议上,就有了更大的代表性,而且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也可以按照适当的方式,监督党的机关工作。因此,我们相信,这种改革,必然可以使党内民主得到重大的发展”。(《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233页)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坚持下来。现在我们党已拥有6400多万党员和30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在这样一个大党内,民主的形式不可能事事都直接民主,特别是党的重大事务,在许多情况下是间接民主,它的具体形态就是党的代表大会制度。但是现行的代表大会非常任制,五年内才开几天会,只在这几天内起作用,使党内民主和集体领导的职能及作用难于得到充分的发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央有关部门又重新对实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进行研究,并从八十年代末开始,在一些市县进行了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的试点,党的十六大后,将进一步扩大这一试点。
  文化事业、文化产业
  文化事业是指国家直接掌握的一部分文化产品,使之成为公共产品,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需要。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具体区别:1、生产目的不同。文化事业部门是生产公共产品,以国家需要为转移。文化产业部门是为市场生产商品,以市场需要为转移。2、资本来源不同。文化事业的生产资本由国家或社会提供,而生产文化商品的资本来源则因社会制度而异。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生产资本需从不同经济成分中获取。3、机构性质不同。文化事业机构是政府部门的附属单位,以行政方式管理。文化产业机构是企业单位,以企业法人进行经营活动。4、运营机制不同。事业机构是由国家财政提供经费维持其生产与服务活动,以寻求最高社会效益为原则。企业的本质是以少投入、多产出、追求最高经济效益为原则。5、调控方式不同。对事业单位,国家可以采取行政命令的方式直接调控,要求它生产什么样的文化产品,怎样为大众提供服务。对企业单位是以间接调控为主,要求企业依法经营,违法必究:对企业经营国家和社会最需要的商品实行低税,而加以限制的文化商品则实行高税。目前,我国的文化产业主要包括文艺演出业、影视业、音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和艺术品业等。文化产业将是21世纪全球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也必将成为新世纪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的主体是“人民”,而不是纯粹个人的全面发提。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是提高“素质”,是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明显提高。人的全面发展与人民素质的提高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必须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统一起来。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实现了社会关系的深刻变革,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无限广阔的前景。
  虚拟经济、实体经济
  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把虚拟经济提到战略的高度来认识,指出“必须正确处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整个经济本质上是一个价值系统,它由两个子系统组成:虚拟经济(ititious econo-my)系统和实体经济(reak econo-my)系统。虚拟经济系统是以资本化定价为基础,具有内在波动性的一套价值系统。由于虚拟资产的价格基本上与生产成本无关,而与人们对其未来收入的预期有关,可以简略地将虚拟经济系统看作是观念支撑的价格系统。实体经济则相应地是成本支撑的价格系统。区分这二者的标准是它们截然不同的运行方式。虚拟经济一般包括金融、地产、无形资产和其他呈现出资本化定价方式的各类资产的经济活动。实体经济则是指各种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以及流通等经济活动。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信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识、信息、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所谓资本化定价方式是指将实际资本的定价原则用于非实际资本的定价上。在运行方式上,实体经济是成本和技术支撑的价格系统,随着技术进步和竞争的加剧,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的价格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虚拟经济产生于实体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同时以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为基本目的,已经成为当代世界国家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注意的是,虚拟经济总是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高风险性、周期性等特点。因此应正确处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并通过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完善金融市场,加强金融监管,以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新安全观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际安全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安全的内涵不断扩大,安全问题不再是单纯的军事问题,已经涉及政治、经济、金融、科技、文化等诸多领城。安全的共性明显增强,各国的共同安全利益上升,相互依存加深。安全的手段需要更新,单一的军事手段不足以应对纷繁复杂的安全挑战,滥用武力只会使世界更不安宁。根据国际安全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化,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国际间应提倡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互信,是指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异同,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心态,互不猜疑,互不敌视,各国应经常就各自安全防务政策以及重大行动展开对话与相互通报;互利,是指顺应全球化趋势发展的客观要求,各国应在维护本国利益的同时,互相尊重对方的安全利益,在实现自身安全利益的同时,为对方安全创造条件,实现共同安全;平等,是指国家无论大小强弱,都是国际社会的一员,应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不干涉别国内政,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协作,是指以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争端,并就共同关心的安全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合作,消除隐患,防止战争和冲突的发生。新安全观的宗旨是,通过对话增进相互信任,通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