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3期●青少年绿洲●

院士对成功的感悟

作者:上海市卢湾高级中学高一(2)班 钟华瑛

  
  
  
  最近学校开展了一系列“走进科学,感悟人生”的活动。不久前的一天,我们来到了位于玉田路的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去采访科学院院士——陈桂林。
  陈桂林院士是空间红外遥感专家,福建人,1968年毕业于西安交大无线电工程系电子计算机专业,现任中科院上海技术所研究员、FY-2气象卫星副总师。他是1997年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999年全国五一奖章获得者,2000年全国先进工作者。他长期在科研第一线从事红外光电技术研究,是我国静止气象卫星红外光电遥感技术研究的带头人。他负责研究了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的核心探测仪器——多通道扫描辐射器。
  经过三十多分钟的车程后,我们到达了目的地。研究所很安静,空气也很清新,似乎也有些庄严的气息。走过弯弯曲曲的楼道,我们来到了一间神秘的研究室,说神秘,是因为进去的人都必须换上消过毒的白大褂和鞋套。门口有位五六十岁的先生正在发放鞋套,他满脸亲切地说着:“同学们,欢迎你们来到研究所。”这时候,我们的带队老师对我们说:“同学们,这位就是陈院士……“这位……就是陈院士?”我有些诧异。这位穿着朴素,面容和善,丝毫看不出有何与众不同之处的老先生竟然就是陈院士,还躬着腰给我们拿鞋套,招呼我们穿白大褂!他是那样的平易近人,可以说,平凡得像一家人的长辈。
  陈院士没有一丁点的“名人气”,他有条不紊地向我们介绍着所里的科研成果——风云二号地球同步卫星。风云二号卫星在赤道上空35800公里处以24小时一圈的速度与地球同步旋转。1997年6月10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风云二号气象卫星,这标志着中国是继美国、法国后第三个成功发射同类卫星的国家。它大大地提高了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对亚洲地区气象预报有着重要意义。如今,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正在研制新一型的风云二号多通道扫描辐射器,努力不断改进该科研项目。
  陈院士关于其人生的谈话是发人深省的,我仿佛听到了他在攀登科学高峰的脚步声。
  陈院士还指出,和他一起战斗了十几年的同事们也是他为这事业付出一生的动力。
  科研的道路是不平坦的。陈院士所在的研究所在外省的研究基地曾发生过一起严重的爆炸事件。为此,很多工作人员都身受重伤。当时,陈院士正在上海做视网膜破裂的紧急手术。得知爆炸的消息后,陈院士立即打电话询问同事们的情况。然而,同事们的第一句话却都是关切地问他“您的眼睛怎样了?”陈院士被深深感动了。陈院士坦言,搞这项事业的确很难,有时要面对无数次的失败,无论从肉体或精神上都是一种考验。他自己就经历了一次耳朵给震聋了,另一次就是视网膜出血。对此,他也曾经有过放弃的念头,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陈院士说,这是他许下的承诺,他就必须完成。真是一诺千金!
  在谈话中,陈院士建议我们中学生在学习上要全面发展,打好基础,把握好身边的机遇,并为我们题写了“奋发学习,将来为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的寄语。“奋发学习”、“祖国”、“事业”这是院士对成功的感悟,更是对我的鞭策。
  陈院士这种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对科学真理的顽强探索精神,为发展我国科学事业勇于献身的高贵品质,以及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给我们以启迪,它将铭刻在我心田,使我终生受惠!
  与陈院士告别时,已经夕阳西下,可陈院士又投入了紧张的工作。像他这样默默无闻地为科学奋斗着的科学家一定还有很多,他们为此无私地贡献着自己的毕生精力。他们崇高的精神正如研究所大门上所写的那样:求实,创新,合作,守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