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3期●长青俱乐部●
年老需防口腔病
作者:许菊芬
口腔是人体颜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消化道的起始端,又具有语言、表情等功能,对保持颜面美容起重要作用。
口腔疾病在老年人中是常见的多发病。几乎所有的老年人在不同年龄都患有不同类型的口腔病。口腔病中最常见的两大病症是龋齿和牙周病。
龋齿俗称蛀牙,是发生在牙体硬组织的一种进行性缺损,最终形成“龋洞”。
人到老年,牙齿间隙加宽,食物容易嵌塞,为此更应注意口腔清洁,要尽可能坚持每餐餐后刷牙,每天至少早晚各一次,且刷牙要方法得当,特别是睡前应彻底消除食物残渣。如老人牙根暴露,龋病还会发生在牙骨质上。
牙周支持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牙骨质和牙槽骨。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周支持组织的一种慢性破坏性疾病,系由牙菌斑破坏牙周膜而致病。老人颌骨骨质疏松或受创伤、炎症、不良因素刺激,都会使牙周病发病率增高。有关研究提示,牙周疾病是老年人掉牙的主要和直接原因。即使是健康的牙齿,在其与牙龈交界处,总有一些细小的斑点。每当有口腔不洁、食物嵌塞、咬后创伤以及全身抵抗力下降时,细菌就会在这些斑点上沿齿龈交界处繁殖,形成缘龈炎,继而发展成牙周炎或牙周脓肿。开始患者感到牙龈痒,易出血,继后有牙龈红肿溢脓,逐渐出现牙齿松动,疼痛加剧甚至牙齿脱落。
牙周炎的彻底治疗比较困难。要有效地预防牙周病,还是要坚持早晚刷牙,清洁口腔,同时特别要注意刷牙不要采用横刷,而要顺着牙齿竖刷,以达到按摩牙龈、活血健齿,增强局部抵抗力的作用,定期检查洁齿,去除菌斑牙石,手术祛除牙周袋,并辅以全身支持疗法等,这些综合措施对控制牙周病变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同时平时应尽可能多吃些粗糙、耐嚼的纤维类食品,这样有利于牙周组织的保健。老年人还要纠正饭后用牙笺别牙的不良习惯,因为经常剔牙会损伤牙周组织,同时使牙缝增大。
牙齿发生病变,对无法医治保留的牙齿,应到正规医院的口腔科去拔除。拔牙后要轻轻咬住压在伤口上的棉花球,30分钟后才能吐去,有利止血。12 小时内,唾液中带有少量的血丝一般属正常现象。如有全身性疾病应在拔牙前告诉医生,以便术前、术后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
老人多有牙齿脱落或拔除病牙。缺牙数目少时对口腔功能的影响一般还不明显,但缺牙数目较多或所缺牙处于关键部位,就会影响发音、咀嚼等功能,面貌亦易显衰老,为此宜尽早矫治。这样有利恢复功能,改善容貌。总之,老年人对口腔疾病不能掉以轻心,要尽可能做到早治,缺牙要早镶。保持口腔功能,这对老年人的健康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