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对江泽民同志所作的十六大报告中一些关键词的统计显示,“创新”一词出现33次。这足以表现出我们党在理论上创新的胆魄。马列主义本身就是极富活力、有着强大生命力的先进理论。它那与时俱进的本质,决定了它必须不断创新发展的特征。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上,毛泽东同志关于“农村包围城市”的论断是对马列主义的原创性发展;邓小平同志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也是对马列主义的原创性发展。新世纪初,党的十六大又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道写进党章,确立为我党的指导思想,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坚持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
学校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如何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具体落实到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之中,这是当前学校党组织必须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党的教育事业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育必须体现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学校教育作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载体,既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华,又要大胆吸收、学习和借鉴世界文化发展的最新成果;既要发掘人类文化的深厚积淀,又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开拓创新,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它经历了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如今又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以不断创新的知识和技术为主要基础发展起来的。它依靠新的发现、发明、研究和创新,是一种知识密集型和智慧型的经济,其核心在于创新。可以说,没有创新,知识经济主体便失却了竞争力和生命力。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大力提高理论创新、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能力,这是全面推进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保证。
中华民族曾经在人类历史上创造过灿烂的文明,尤其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有力地显示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智慧和卓越的创新才能。但是,到了近现代以后,中国的创新能力却明显逊色于其它一些发达国家。以当今世界科学界代表创新成果的最高奖项“诺贝尔奖”为例,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科学实力和创新实力。从“诺贝尔奖”的设立一直到今天,已经进行了96次评选,然而在一千余人的获奖名单中,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泱泱大国的中国籍公民无人获奖。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杨振宁、李政道等6位美籍华人却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获此殊荣。为什么聪明的中国人只有在外国的环境中才能发挥出他们更高的创新才能?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探讨和深思的问题。原因可能有许多,但此中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们传统的教育体制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还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我们还缺乏适合创新人才成长的土壤,还没有形成系统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的创新能力、创新成果与国家发展的需要以及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很大。创新对一个国家的意义当然不仅仅在于获得“诺贝尔奖”,其真正意义所在,是对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当前,即便是许多发达国家也都从改革教育制度入手,注重培养更加富有创新精神的一代人才。我们知道,创新决不是凭空臆造,它是建立在知识的传播、转化和应用基础之上的,而这一切又深深扎根于教育基础之上,无论是知识创新还是技术创新,均离不开教育对它的有力支撑。因此,全面提高我国国民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首先应该从教育的创新入手,大力提倡和实施旨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素质教育,突出对当代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真正培养出与时代潮流相适应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创新能力。学校教育应当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主要阵地。虽然,基础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夯实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但是从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来看,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所以,我们必须抓住当前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大好时机,从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以及管理体制等若干要素着手,加大教育创新力度,以教育创新促进创新教育,把培养“创新型”的人才作为学校的重要任务。
当前,我国面临着历史上难得的发展机遇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落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肩上。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和水平决定着它的发展速度和国际地位。创新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又依赖于教育能否创新。只有打破传统教育的束缚,建立全新的教育创新体系,才能为教育的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强大推动力。十六大的报告为我们勾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也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们要以创新的思维来思考教育的发展,以创新的行动来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开创教育改革的新局面。
(作者为中共上海市格致中学总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