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4期●随感录●
漫说“抬轿子”
作者:季音
北京电视台不久前播出电视连续剧《魂断紫禁城》,说的是清朝第一大贪官和珅从发迹到败灭的一生,剧中有些情节,颇耐人寻味。
有一回,和因故被乾隆定为死罪,在行刑前,他哭求皇上说:“奴才一辈子只是个轿夫,给皇上抬了几十年轿,今天即将上刑场,奴才只有一个请求,就是再给主子抬一回轿子。”乾隆应允,和珅果然穿上轿夫服,死命挣扎着给乾隆抬了一阵轿。因此感动了皇上,把死刑改为充军新疆,以后又官复原职,重新成了朝廷的一品大员。这个具体情节,可能是编剧者的虚构,但确实生动地道出了和珅登龙术的诀窍。
抬轿子,它的潜台词,就是阿谀逢迎,拍马屁。在现实生活里,抬轿子现象可以说随处可见。在有些单位里,总会有那么少数几个人热衷于此道。本来,领导与被领导只是职务分工的不同,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可是这些人则不然,他们在上级面前低三下四,露出一副奴仆相;整天围着领导团团转,专找领导爱听的话来说。一个朋友告诉我,他所在的单位里,就有这样一个人:每当开会,领导人说了一通话之后,他必立即起来慷慨陈词,说刚才领导的指示何等英明,具有高水平,值得大家认真领会和学习贯彻,云云。领导提出一点主张,大伙还没有讨论,他便不分青红皂白,带头响应。此公的这种行径,很为大伙所不齿,给他起了个绰号“抬轿子专家”。 抬轿子行为的恶果,在于它常常弄得单位里庸俗习气抬头,正气受到压抑。一个领导干部如果自己不清醒,就很容易陷于飘飘然,昏昏然,以至出现决策失误,干出种种蠢事。
令人遗憾的是,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抬轿子者往往是获益者。原因是有些当领导的就乐意有人抬轿子,也希望有人抬轿子。据说,那位做得过于露骨的“抬骄子专家”,就颇得上级青睐,官运亨通,步步高升,着实捞到不少好处。这就叫做笑骂由你们笑骂,得到的好处却是实实在在的。
大凡热衷于抬轿子的人,其实并不甘心于一辈子当轿夫,他今日给别人抬轿子,只是为日后自己也能坐轿子,如此而已。
应当公平地说,抬轿子的行为固然不可取,但追根溯源,出现这种不正常现象的责任,主要还得由坐轿子的人来负,“上有好者,下必有甚”也。作为一个单位的领导人,理应在本单位建立起民主集中制的正常秩序,充分发扬民主,既听取正面意见,更听取不同意见,和下属平等地讨论问题,把全体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亲密团结,共同做好工作。所谓抬轿子与坐轿子,都是对正常干部关系的一种扭曲。阿谀逢迎、拍马溜须的坏习气,归根到底,是封建主义残余思想的一种表现。大思想家荀子有句名言:“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凡是阿谀恭维我的人,就是害我的人。古人此言,值得今日一切为官者铭记。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党必须十分注重防范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维护党的队伍的纯洁。”毫无疑问,上述那种抬轿子歪风,就是必须扫除的腐朽思想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