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5期●人物●

黄克诚与苏北抗日根据地

作者:程国璠

  
  
  
  本文作者程国播同志,战争年代长期在黄克诚同志领导下工作,生前曾任三十九军副军长。为纪念黄老百年诞辰,2001年他在生病住院期间,就满怀深情地由自己口述,他儿子程利新记录、整理了这篇回忆黄老的文章,经多次推敲修改,于当年5月28日定稿。十分不幸的是,5月29日作者即溘然长逝。在2002年9月29日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举行的纪念黄克诚同志诞辰100周年的座谈会上,程利新同志怀着对黄老和他父亲的深厚情感,宣读了作者的这篇遗作。
  黄克诚同志担任新四军第三师师长兼政委并兼任苏北地区党委书记,从1940年8月开始一直到1945年10月率部进军东北,长达5年之久。当时,我担任师司令部作战教育科参谋。他常对我们参谋说:“当参谋要了解全局,了解首长意图,才能做好工作。上级来的电报和师部下发的电报以及下级来的报告你们都要看,以便了解全局情况。”同时,他告诉机要科,有关电报,首长看后要交作战教育科传阅。因此我在师部工作期间了解情况较多。现在将我所知道的黄克诚同志对建设苏北根据地和建军的指导思想回顾如下,供同志们研究。
  一、立足苏北,考虑全局。在经济上、物资上支援山东军区和党中央。当时黄师长确定的原则就是:不计较单位和个人得失,对全局有利就干,不利就不干,对局部有利而对全局不利也不干。如1941年春,津浦路西四师十旅因种种原因在一年反顽斗争中损失严重,师旅领导之间相互意见较多。这件事对于三师来说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但黄老得知后建议华中局和军部把三师的九旅和四师的十旅对调。这样,他就以本师完整的九旅(三个团)换来个十旅(实际仅四个营),从而解决了四师存在的矛盾。1945年9月,日寇投降后,黄老又向党中央建议:派十万大军抢占东北,中央不仅同意,而且从山东、陕甘宁边区、冀察热辽边区等地派出更多部队和干部奔赴东北,并命令黄老率三师主力开赴东北战场。
  二、隐蔽、聚集力量,扩大自己,胜利完成党中央、华中局、军部赋予的任务。三师七旅、十旅、八旅在红军时代都是屡建功勋的主力部队。抗战初期首战平型关,打了第一个大胜仗,威名天下扬。接着奉命从晋东南到苏北开辟根据地。黄老在长途转战中,注意隐蔽,不过早暴露我军的战略意图和军事力量。到达苏北后,又尽量在解放区边沿地区作战,如组织的程道口、陈家港等战斗都是这样。一可以扩大根据地,二可使根据地人民免受或少受损失,三可隐蔽力量。
  在苏北抗日根据地几年中,遭受日伪大规模“扫荡”的次数不多,而遭受局部“扫荡”较多。我们师部驻在阜宁县羊寨孙何庄约八个月之久,没有转移过,局面较为稳定,人民安心生产。三师部队从南下时约二万人,到日寇投降时,已发展到七万余人(包括主力和地方部队)。北上时,黄老率主力35000人开赴东北战场,而留在苏北的地方武装仍有35000人。
  三、主力部队地方化,地方部队主力化。这是黄老深远的战略思想。三师到达苏北的初期着重发动群众,建党建政,剿灭土匪,把主力部队下放到地方。这样不但可抽出更多的军政干部到地方武装去,使地方部队战斗力加强,主力部队也更加机动灵活。七旅的十九团、二十团,作为军部的战略机动部队,除了新四军五师以外,与其他各师,都曾经配合作战过,可以说打遍了华中各地。
  1944年,黄老根据对国内外形势的分析,提出局部反攻的建议,他在为1944年元且《盐阜报》的题词中指出:“动员和组织根据地一切力量粉碎敌伪扫荡蚕食,准备反攻敌人,是今年党政军民的光荣任务,也是报纸的宣传方针。”经过两三年的战斗锻炼,地方武装主力化已具备条件。七旅恢复了二十一团:八旅恢复了二十三、二十四团:十旅组建二十八、二十九、三十团。另组建独立旅,也是“三三建制”,由地方武装组成。师的特务营扩大为师特务一团,把淮海独立团改编为师特务二团,特务三团则由阜宁独立团、阜东独立团合并改编而成。原来的地方武装全面上升为主力,各地的民兵大队再上升为县的独立团。至此三师已发展成四个旅、15个团,共35000余人,赴东北加入东北主力部队的战斗行列。
  四、节流开源并重,尤其注重节流。如军帽帽沿削减成单沿,军上衣翻领改为直领,中式大档裤改成西式裤,每套军衣帽可节约几寸布,这样数万部队几年所节约下来的布,数量之大是惊人的。这就大大减轻了根据地人民的负担。刘少奇同志当时说:“三师人最多,用钱最少。”三师部队还利用战斗间隙开展种菜、磨豆腐、养猪等生产活动,改善部队生活,减轻人民负担,还帮助地方修海堤,使附近人民免遭自然灾害。少奇同志还说:“苏北抗日根据地情况稳定,人民安于生产。又进行了减租减息运动,人民生活有所改善。黄克诚是位经济学家,掌握政策很稳重。”黄老采用节流开源的措施,使根据地人民得到了很好的休养生息,为取得解放战争胜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五、发扬创新精神,克服守旧现象。黄老善于用文艺教育部队。八旅文工团演出了苏联话剧《前线》,演出后部队对剧中的典型人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保守的戈尔洛夫将军,有创新精神的欧格涅夫青年将军,不实事求是的记者客里空,都成为大家议论的中心。后来部队还根据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改编上演了《李闯王》,教育部队在将要取得抗战胜利时不能骄做自满,防止奢侈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