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6期●特稿●

英雄人物可否随意戏说

——文艺研究专家三人谈

作者:

  
  
  《人民日报》编者的话:
  文学杂志《江南》刊登的新编小说《沙家浜》,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批评。在这部小说里,家喻户晓、智勇双全的地下交通员“阿庆嫂”,被描写成了“风流成性、可以令人丧失理智”的女人,她既是伪军司令胡传魁的“姘头”,也是新四军某部指导员郭建光的“情妇”,郭、胡还联手抗日……
  “阿庆嫂”、“郭建光”这两个人物,在人们的心目中,已成了勇敢和正义的化身,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他们已经成了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把正义果敢的“阿庆嫂”描写成风流成性的“潘金莲”,把抗日军人“郭建光”描写成“奸夫”,这种随意的“戏说”和肆意的“解构”,对文艺创作有什么影响,对民族精神的培育有何负面的作用,为此,我们特邀请3位文艺研究专家谈谈看法。
  
  不要戏说历史乱改经典
  何镇邦
  据小说《沙家浜》的作者和编者的辩解,他们这样做,是因为不满于《沙家浜》原剧中表现阿庆嫂、郭建光之间的“革命关系”,而要去表现他们之间“人性化”的关系。这样的理由是站不住的。难道只有描写男女之间不正当的关系,只有把英雄写成狗熊才能表现人们之间的“人性”?这种辩解,不驳自倒。当然,从这里也的确可以看到近年来有些人在张扬“人性"的旗号下贩卖不健康的东西,以迎合社会某些低级趣味的做法。
  小说《沙家浜》的作者还辩解说:“在小说创作上,我是有这个自由的。”不错,每个作家都有自己创作的自由,但因为作家写出来的作品是要发表的,因而是要受到社会的制约的,因此这种自由就不是绝对的。再说像鲁迅的一些名作以及像京剧《沙家浜》这样影响深广的作品,它们已成为经典或准经典的作品,作品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已被广大读者所认可,活在读者心中,也成了民族文化积淀的一部分,就更不能随意乱改。像小说《沙家浜》这样无原则地乱改胡编,丑化了阿庆嫂、郭建光的形象,不仅是对原作素材来源的新四军老战士和江苏常熟市沙家浜镇人民感情的极大伤害,也是对作为民族文化积淀的共同精神财富的损害。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历史戏说与经典翻改这阵风的兴起,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文艺界存在的问题:一些人在拓宽文学观念的旗号下和在文学市场化的利益驱动下正在把文艺创作当作一种游戏、一种纯粹的商业行为,把文艺作品当作一种纯粹的商品,而忘记了文艺家神圣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忘记了文艺作品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这是值得我们认真对待的。
  
  
  文学上的拆白党
  田本相
  《江南》上发表的小说《沙家浜》几乎引起毫无争论的批评,把一个好端端的阿庆嫂歪曲成一个“风流成性”的女人,的确触犯了众怒。但是,《江南》的主编,却对这样的批评不以为意,“不为刊载小说《沙家浜》后悔”这倒是令人吃惊的。这也多少说明我们文坛上的一些刊物“掌门人”已经良莠不分了,连美丑的起码判断都没有了。
  其实,像《沙家浜》这样的解构名著之风,早就开始了。前些年,一部电视剧把曹禺先生的《雷雨》“改编”得面目全非,竟然说成是“创造性”的;而稍后一部舞台剧《原野》同样打着“原创”的旗帜,明明是对名著的诋毁,但却有一些人硬说它是“曹禺在天之灵都能认同的"。至于在鲁迅先生诞辰120周年的“纪念”演出中,有的舞台剧把鲁迅的一些小说解构得更是体无完肤,令人啼笑皆非,也同样招来一些人的喝彩。这些,几乎成为见怪不怪的事情。
  解构名著、解构经典之风来自西方,把蒙娜丽莎抹上胡子,是这种解构的范例。于是,所谓的“先锋艺术”就公然宣言“艺术可以乱搞”。但是,至今我们还没有看到一部以解构名著和经典而成为创造的。相反,解构名著行为的自身显然是缺乏创造力的招供。利用名著并以名著掩盖自己的弱智和无能,更是文明堕落的标签。名著和经典是任何解构都不能摧毁的,但是却把解构者的丑陋灵魂暴露无遗。在每一部解构作品上,都标明那些解构者是地地道道的文学拆白党,艺术的败家子!
  
  面对正义、良知和历史的烛照
  谬奔
  人性开掘和解构意识形态话语似乎是近20年文艺创作思潮中的两把利器,被众多作者成功和不成功地运用着,编撰出大量的作品。我们由中看到了观念解放所迸射出的璀璨光华,同时也感受到泯灭理性、遁入情欲洪荒的阴暗与虚无在逼近。读了小说《沙家浜》之后,我强烈感受到了后者,官能性的反感攫取了我的肌体。我因此激烈地想充当一回耳提面命的教官,来告诚我们的写家如下道理:一、人性开掘不等于窥阴,更不预示着作者可以用阴暗心理去处理人性。人性有着丰富的内容,不仅仅等于“人+性”。如果把世界上的人都只看作男人和女人,而男人和女人在一起就只构成性,可以跨越一切道德、理想、目标、道义、责任、敌对关系、时代背景的疆域,来仅仅实现性的结果,这样的对象就没有人性,只有兽性,他们也就除了被鞭笞外,不能成为文艺作品的对象。而文艺作品如果以此为目的,也就丧失了它的存在价值。二、解构意识形态话语,还文艺作品以生活的现实性、丰富性与生动性,不等于有权消解人类文明的标尺,不等于可以践踏和凌辱人的美好向往和精神企盼。如果解构的对象不幸选准了正义和良知,一定要努力把握住历史的精髓,如果以为历史只是一个任由自己揉捏的皮条,可以随意为之塑形,令其为自己藏污纳垢,历史也会对你发出致命的反弹,让你最终暴露于历史的烛照。
  (以上原载2003年4月23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