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条新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说的是一位60多岁的老母亲千里迢迢地从家乡赶到北京,目的是给在京读博士的儿子洗衣服。据这位母亲介绍,今年已经30岁的儿子,至今连鸡蛋都不会炒。其实,这些年来类似的新闻并不罕见,比如“母亲乘飞机给读大学儿子送馄饨”,“‘大一’女生不会洗衣服,母亲无奈当‘保姆’”等等。读过之后,常常使我唏嘘不已,因为这些父母并不知道什么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想想吧,今天孩子在身边,你可以全方位地照顾他,明天孩子到异地读大学,也可以偶尔极端地花一个月的工资打个“飞的”去送碗馄饨,但如果自己身体不好了呢?孩子毕业走向社会之后呢?难道还要像笑话里所讲的那样,烙个大饼,套在孩子的脖子上?
如今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学习成绩好坏成了父母评判孩子的唯一标准,父母奉行“成绩才是硬道理”原则,只要孩子好好学习,其他一律不用操心,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帖帖。许多孩子几乎是从还在妈妈肚子里孕育时起就受到了百般呵护:孩子一出生,马上制定出0~2岁宝宝学习计划;紧接着就是挑重点幼儿园,拣重点小学,拼重点中学,搏重点大学;然后又盯着研究生、望着博士生……于是,孩子看着父母洗衣、做饭、收拾屋子,忙得一头汗想帮上一把,听到的却是没有余地的拒绝:“快去看你的书吧,这儿没你的事”,“把书读好,比什么都强”,“这不是你干的活”。孩子们也就在这一次次的呵护与拒绝声中,错过了学习基本生活技能的机会。很多孩子在家中竟然从未摸过扫帚,碰过抹布,甚至连最基本的照顾自己的能力都没有,而一旦远离父母独立生存,这种能力上的“营养不良”便暴露无遗。这无形之中就为孩子日后的独立生活设置了障碍,最终结果也就很有可能使得孩子成为弱不禁风的温室花朵。
这倒让我想起了这样一则报道,说的是2010年国庆期间,我国成功发射了一颗绕月卫星,在记者采访航天负责人时,有一句话让我感触颇深。记者问:“卫星上天啦,说明中国航天技术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能否说明这是我国航天事业成功的标志呢?”负责人回答道:“不能说明我国航天技术领先世界,因为这一技术是动态的,它随时都在发展和变化;也不能把卫星上天说成是我国航天事业成功的标志,因为把卫星发射出去不是关键,能回到地面才是成功。”
人们习惯性的思维方式是只要达到目的就算成功,譬如登山,只要登上顶峰,就是成功;游泳,只要到达对岸就是成功;学习,只要考上大学就是成功……可细想一下,这样的成功往往只成功了一半,而另一半才是决定性的,也就是航天负责人所说的“能回到地面才是成功”。
同样的道理,一些家长把孩子培养成了大学生,别的什么都不会。而上大学只是完成了系统的专业教育,并不是成功的标志,关键是走出校门后能立足于社会才是成功的起点。
博士不会炒鸡蛋,这当然只是个案,但它却像一个放置在阳光底下的多棱镜,明晃晃地折射出家庭教育中的诸多误区,实际上反映出了现今家庭教育中家长对于生活意义教育的忽视以及先进教育理念的欠缺。家长片面地强调对孩子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引导孩子对生活意义的追寻,最终培养出高智商、低能力的跛脚“人才”,对孩子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伤害。电视连续剧《十六岁的花季》里面的一段对白发人深省:孩子学习不好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道德品质不好是“危险品”!我们赞美知识,仰慕博学之士,但我们更衷心地希望,这些智慧的头脑别做“废品”,更别做“危险品”。
倡导“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基本素质要求,由此,家长应该努力挣脱“应试教育”阴影下的家庭教育模式束缚,因为衡量家庭教育成功的标志是让孩子“回到地面”才是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