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9期●读书札记●
喜读《管文蔚传》
作者:海笑
最近,中共党史出版社推出-本内容详实的《管文蔚传》,值得一读。
“管文蔚”这名字,凡新四军的老战士,凡战争时期江苏省的苏中、苏北、苏南地区的人民群众几乎无人不晓。这本传记便如实而生动地介绍了管文蔚同志的传奇一生。
1904年1月24日管文蔚诞生于丹阳一个“管半城”的人家。可是他不愿做有钱人家的孝子贤孙,而叛变了这个家庭。他在学生时代便接受了“五四”运动的影响,在无锡省锡师读书时幸遇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杰出革命家恽代英和董亦湘,在他们的引导下投入革命的洪流,1926年人党,从此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党和人民。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曾组织和领导过家乡地区几次农民暴动,后被捕入狱。在黑暗的铁牢内经受了七年严刑拷打和利诱欺骗的考验,他始终坚贞不屈。1937年初,他经营救出狱。
不久抗日战争爆发,国难当头,他发誓要在丹阳保家乡。于是,他揭竿而起,毁家纾难,团结各界人士,发动人民群众,建立江南抗日自卫团,打鬼子杀汉奸,把家变成了自卫总团的供给部、联络站。在斗争中日益发展壮大,组成了一支几千人的武装队伍。当陈毅率领新四军一支队挺进江南时,他立即毫不犹豫地将这支几千人枪的队伍和丹北游击区全部交给了党,被陈毅誉为“一心为党的事业”。管文蔚回到党的怀抱后,挑的担子更重,作出的贡献更大。他先后任新四军挺进纵队司令员、苏中根据地的行署主任。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又任苏中军区司令员、华中军区司令员、苏北军区司令员、十一纵队司令员。他坚持敌后斗争,配合刘邓大军、陈粟大军打了许多大战胜仗,直到赢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
新中国成立后,他被任命为中共江苏省委副书记、副省长。然而谁都没有想到战争年代被人们称为文武双全的儒将、功臣的“管司令”,竟在新中国成立后和平建设时期被江苏省委审查历史,错定为功大于过的叛徒,而给予留党察看两年的处分,只保留副省长的职务。这不仅令管文蔚惊愕莫名,也令江苏党内外的人士惊诧不已。
《管文蔚传》如实地揭开了这一段历史的真面目。原来江苏省委相信了一些人的谗言诬告,甚至不从同狱的难友中求证,反而将敌人的伪证作为管老的罪行,上报中央,以致铸成错案。尽管管文蔚同志受此打击,心灵负担重如泰山,他却忍辱负重处之坦然,始终相信党一定会弄清他的问题。他既不看结论,更不上诉,坦坦荡荡,一如既往尽职尽责做好省委分配给他的“零零碎碎”的工作。这一搁就使他蒙冤达26年之久,他被从中年拖到老年。十年“文革”浩劫后,开始全面彻底平反,管老才接受家人的建议,向组织上要求看看为他定下的结论是什么。当他看到几项无中生有的“叛徒罪行”时,气得几乎昏死过去,卧床三日才爬起来写申诉报告。1981年12月由胡耀邦同志主持工作的中共中央终于为他作了彻底的平反,结论为:“管文蔚同志被捕后在敌人的酷刑下,能掩护组织和同志,坚持斗争,营救同志,表现是好的。出反省院后,积极组织武装抗日,坚持敌后斗争,在关键时刻把武装交给了党,对革命事业是有贡献的……《通知》还宣布“恢复管文蔚同志的名誉,恢复他1938年以前的全部党籍,撤销原给予他留党察看两年的处分”。我读到此处,不禁潸然泪下。大公无私,有错必纠,这才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啊!
《管文蔚传》写得真实感人,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始终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性格有美好灵魂的管文蔚,使人读后深感可信、可喜、可悲、可敬。人们不禁要问这位作者怎么会对管老如此了解如此熟悉?其实,作者陈虹女士过去与管文蔚几乎没有任何交往,她还是新中国成立后才出生的,现在不过年近50的人物。由于她从父辈们的口中常听到传颂“管司令”劳苦功高,从小便对管老生出一片敬爱之心。她在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的岗位上接到为管老写传的任务后,在近三年时间内,利用寒暑假和业余时间,二上北京一去上海,两赴苏中三下苏南,上百次地走访南京的知情人家,行程数千公里,采访数百人次,阅读有关资料数百万字,书稿大修大改三次之多。她既继承了中国古来史家秉笔直书、彰善瘅恶的优良传统,又运用了唯物辩证法的理论辨别是非美丑。她的一支 生花妙笔,赋予《管文蔚传》一书以绚丽的文采。这才使我读得有滋有味,激动泪下。我不禁抚卷赞叹:“这可是一本不可不读的好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