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期●序跋集锦●

《新四军江淮大学纪念文集》序

作者:张震

 

19428月,我在苏皖边军区和九旅检查工作。彭雪枫师长从半城师部打来电话,说军部指示要在我们四师防区内办一所大学,名叫江淮大学,是由上海的一些著名大学,如之江、沪江、圣约翰、复旦、交通等学校的进步同学与教授筹组,准备分土木工程、理化、政治经济、教育、兵工五个系。彭师长很高兴,认为随着抗战形势的发展和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巩固,确实需要一大批具有各类知识的人才。这是对我们今后取得胜利发展的有力支持啊!他要我考虑一下,预先做些准备工作。

后来,我们考虑把学校的校址,设在洪泽湖东淮宝县的仁和集。这里是新四军一师、二师同我师的交界地区,比较安全稳定,利于办学。这所大学的校长是韦悫同志。他是一位很有名的学者,早年出洋留学并在欧美讲学,参加过辛亥革命,曾任孙中山先生的秘书以及广东教育委员会委员长。因为支持进步力量,倾向共产党人,“四·一二”政变后被国民党列入“黑名单”。抗战胜利后,他曾担任我们苏皖边区政府的副主席,全国解放后担任上海市副市长、教育部副部长。江淮大学的党代表是长期从事新闻、广播、报刊、宣传工作并做出重要贡献的梅益同志,他曾翻译了对中国年轻一代有深远影响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新中国成立后,他仍辛勤耕耘在党的新闻传媒战线上。

江淮大学是一所新型的大学。淮北根据地土地贫瘠,灾荒频发,文化落后,物质贫乏,生活艰难,办学条件同大上海没法相比,就连最起码的一些条件都不具备。没有校牌,没有课堂;生活上十分艰苦,上课在麦场田边,住宿在庙堂民房,但同学们没有退却,而是迎难而上,奋发有为。陈毅军长、彭雪枫师长和邓子恢、刘瑞龙等新四军四师和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领导同志,对江大师生十分关爱,对江淮大学的开办给予了直接的支持与帮助,对江大师生在政治上教育、思想上引导、生活上照顾,对江大师生的进步与成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这所特殊的大学里,江大的同学们学文化、学军事、学政治,参加劳动,作农村调查。一面学知识,一面学党的方针政策。既掌握了文化知识,又了解了全民族抗战的时局动态,了解了敌后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和发展,根据地人民的生活状况,认识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性质,官兵关系和军民关系等。从而提高了青年们的政治觉悟和思想水平,作出了他们正确的人生抉择:不做亡国奴,坚持走革命的道路,冲破封锁线,来到根据地,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1944年春天,整个国内外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国际第二战场的开辟,希特勒法西斯濒临灭亡;国内战场也逐步转入反攻,胜利捷报频传。鉴于新四军根据地日益扩大,需要众多的干部,同学们纷纷要求到工作实践中去锻炼的情况,经组织批准,江大的同学们陆续离开洪泽湖畔,走上了新的战斗岗位。

江淮大学先后办了两期,只有短短两年多时间。从这个学校里走出来的青年,在后来的工作实践中又接受了新的锻炼和考验,不少同学为革命、为人民作出了许多贡献:有在解放战争中牺牲的同志,也有在工作中殉职的同志;有在上海地下党坚持斗争的同志,也有长期担任华中地区地下交通的同志。新中国成立后,有汽车制造专家兼国际级集邮专家,有著名的画家,驻外大使,驻联合国参赞,全国政协委员,还有长期从事群众、妇女工作的干部等等。他们经历了战争烽火的考验,在新中国建设和发展改革开放的各条战线,成为优秀的领导、管理、建设的骨干力量。

七十年转瞬逝去。今天我们纪念这所大学,是因为她在新四军发展壮大的历史上,在我党统一战线工作的历史上,在根据地的文化教育历史上,都曾经留下了光辉的篇章。衷心地希望今天的年轻一代,能像当年为民族解放斗争和新中国建设发展做出贡献的那一代知识青年一样,努力学习,不断进步,克服困难,奋发图强,服务人民,报效祖国。

(作者为原新四军四师参谋长、第三野战军参谋长、中央军委副主席、上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