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外白渡桥上向东望去,这里是苏州河与黄浦江的交汇处,水深流急,百舸争游。向南嘹望,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形成外滩“万国建筑博览馆”,夜晚在彩灯泛照之下,与对岸璀璨的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相映成辉。这就是上海的标志一外滩。
外滩的历史底蕴,外滩的文化积淀,外滩的建筑风貌,是上海任何一个地方无法比肩的。而外滩屈辱的历史,生机勃勃的今天,更加辉煌的明天,就是一部上海历史的缩影。
屈辱的历史
悠悠江水,可以作证。外滩,古称“黄浦滩”。1842年,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一《南京条约》签订后,这里被英国人占为居留地,只准外国人居住,这才被称为外滩。1843年11月8日,英国首任驻上海领事乔治·巴富尔乘小火轮从广州抵达上海。次日,与上海道台宫慕九会商,双方议定上海于道光二十三年九月二十日,即公元1843年11月9日正式开埠,上海被迫敞开了大门。英国殖民主义者对外滩一带十分垂涎,认为这里的地理位置“利于贸易运输,有发展余地”,“占据这块地方等于扼住了上海的咽喉”。
1843年,黄浦滩头出现了第- -座英国领事馆的营垒。它最早设立在城内姚家弄一幢有52间房间的私人巨宅,领事馆人员人住其内。而普通洋商则在北门城墙下搭一些简易茅棚暂栖其身,形成了近代上海第一个“棚户区”。
当时,按中英双方商定,英国在沪居留地以洋泾浜(今延安东路)、李家场(今北京东路)为南北界址,东面以黄浦江为天然界限,西面以界路( 今河南中路)为界,面积约830亩。后来,扩展到苏州河以南、金陵东路以北整个黄浦江西岸边缘。
但不久,英方的目光就越过北界盯住了原是吴淞江和黄浦江交汇处的一个小村落李家场。清政府曾在这里设过营垒,筑有炮台。上海开埠时,李家场已经荒圮,仅四周有沟围绕。英租界初次划定界址时,这里恰恰在北界之外。曾经当过陆军参谋的英国领事巴富尔,以军事战略眼光锁定这里,用1700元定洋,“租”下了李家场这块风水宝地,后来便把领事馆迁此( 即今中山东-路33号)。
从此,外滩开始沾满血泪的变迁。随着贸易通商,这一带原有的木行、船坞,逐渐被外商洋行、银行、报馆等所取代。一幢幢房子建了又拆,拆了再建……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外滩高楼拔地而起,摩肩接踵,古典式、新古典式、文艺复兴式等各种不同的西方建筑风格纷纷亮相外滩。外滩开始著名于世,但毕竟是殖民主义者的天下。
当时,在英国领事馆对面的江滨“外国花园”(即今黄浦公园),虽“芳草如茵,鲜花如锦,东西各国之人皆可游玩”,但却规定“脚踏车及犬不准人……除西人佣仆外,华人不准入内”。在中国土地上,中国人不能进公园,要进必须去当西人的佣仆,这自然引起国人的强烈抗议。
当年,在外滩还有不少铜像,如延安东路口有纪念欧战胜利的和平女神像,法国总会前是伊尔底斯纪念碑,海兰门前是掌握中国海关大权的赫德像,南京路口有侵略中国有功的巴夏礼像,外滩公园里是马加理纪念馆等等,而唯独没有一座中国人的铜像。
光彩的今天1949年,海关大钟敲响了人民的新纪元,外滩开始成为上海的政治金融中心,人民群众游览休憩的佳处。
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负荷不断增加,各项设施越来越不适应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至80年代,沿江水面50%被水上饭店、港监与轮渡码头及各种船舶所占据,防汛墙已高达5.8米。作为南北主干道的马路,每天公交车集散,市轮渡集散和游览观光的人流量,大大超过100万人次。高峰时间的车流量逾2380辆,每天12小时内车流量达11352辆,车辆受阻率为70. 5%,超量的人流、车流使外滩的马路、绿地、江堤难以承受,“喘息”不已。
1991年12月,上海市委、市府经过多次论证,深思熟虑,作出了综合治理、大规模拓宽、改造外滩的决策,内容包括防汛墙外移、道路拓宽、滨江绿地改造三大部分,总投资7.6亿元。
项在设计防汛墙外移工程时,根据国家对特大城市防汛要求,将原已于1987年批准的黄浦江防汛墙高度5.8米百年一遇的标准,提高到6.9米千年一遇标准。但在地面标高3.5米的外滩,如果矗起一堵6.9米的高墙,那就没有什么景观可言。为此,设计人员一次次踯躅在江边长堤,思索着最佳方案,经反复讨论,认为应向黄浦江要空间,向高度要景观,制定了空厢结构防汛墙方案。它勾勒出了这样一幅蓝图从北京东路到新开河全长1356米的外滩防汛墙向江中分别推移14米至49米,形成一条漂亮的弧线。它对黄浦江水的流速、流沙、航道等并无影响。高度由原来的5.8米上升到6.9米。这样就有了一条安稳的屏障,能有力地抵挡墙外江水的侵袭。妙不可言的是采用了“借天不借地”的空中厢廊式,犹如在水面上搭了个巨型长舞台,顶部是宽敞、气派的游览平台、观赏步道,底部东侧是可容纳250 多个车位的停车库,西侧是快餐、酒吧、旅游服务的专业用房。
名楼 一着妙棋, 全 盘皆活,空中厢廊也为拓宽外滩马路创造了条件。从外滩中山东一路至南浦大桥西端的董家渡之间道路共长3686米,根据各段不同情况进行大幅度拓宽。北京东路至延安东路一段由6车道拓成10车道的通衢大道,还在北京东路、南京东路、福州路和延安路四处外滩路口建造4座地下人行通道,彻底解决了外滩马路人车混行的弊端。这意味着从江湾五角场经四平路、吴淞路、吴淞路闸桥、中山东一-路、中山东二路,直至南浦大桥,形成上海第--条壮观、畅达的南北交通走廊。
外滩滨江绿地原来稀稀拉拉,不成气候,随着防汛墙外移,为它大规模更新创造了条件。绿化面积由5000平方米增加到10000平方米,绿化品种也大幅度增加。新设艺术景点和各类文化设施,形成与西侧仿西洋古典建筑群交相辉映的游憩绿化带。
经过建设者们的拼搏奋斗,至1994 年元旦前夕,外滩综合改造工程全面完成,一个风光如画的现代化新外滩,展现在波涛滚滚的黄浦江之滨。与此同时,竖立于江滨黄浦公园的上海人民英雄纪念碑,也以轩昂的新姿,显示着上海人民光荣的革命传统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南京东路对面外滩江岸矗立着陈毅铜像,他身着中山装,左手叉腰,手上搭着一件大衣,嘴角含笑,双目炯炯正视远方,一派英武的儒将风度,似在为上海和外滩的巨变而喝彩。
红白两色花岗石拼装的广场地坪中间,涌泉喷洒不止。海关对面的时代步伐广场,以绿色花岗岩簇拥着一座电子瀑布钟,声控喷水,五颜六色,定时显示世界各大城市时间,同海关大钟的北京时间遥相对应,记录着“时代步伐”。长30米、高2.5米的大型艺术壁雕画廊,陈列于原上海市府办公大楼(现为浦东发展银行)对面,花岗石底座托起三组浮雕和三组圆雕,反映着上海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给人以无限遐思。
诱人的未来
外滩的未来是诱人的,让人振奋的。外滩在上世纪90年代扩建改造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扩容,向南北延伸了。上海人再打造新外滩的宏伟工程已经启动。
北外滩是“建新”。在南临苏州河,沿江东至秦皇岛路,总面积为3.14平方公里的北外滩,江岸线长2.63公里,将建成国际航运商贸区、现代商务区和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区,还有上海最大的摩天轮。以亲水见长的北外滩还要在绿字上做足文章,大大提高这一区域的品味。
南外滩是“护旧”。北起苏州河,南至江边路,总面积为3. 65平方公里的南外滩,有江岸线6.1公里,将分为风貌保护区、综合功能区、滨江居住区和世博综合区。全部建筑将在保持外滩建筑博览群风貌的基础上,实施智能化设施。从延安东路到新开河的综合功能区已辟成一个古城公园,外滩和豫园建筑群将连成一体,形成一条无阻隔的“三点一线”的“时空走廊”,让现代、近代和传统建筑群在浦江两岸交相辉映。
在外滩未来的画卷中最生动的是再造“外滩源”。
外滩源是指西倚四川中路,东至中山东一路,南面滇池路,北抵南苏州路-带。该地段被南北向的圆明园路和虎丘路截为三个部分,其间有保护建筑14座。100多年前,这里是外滩最亮丽的地方,“外滩源”曾是上海外滩及上海繁华的标志性地段。未来的外滩源设计将采取“空间设计场景化、交通组织步行化、街心改造空心化"的手法,把历史上的外滩源以现代的方式还给上海人民。在这个22.9万平方米的土地上,与近代保护建筑风格不协调的新建和违章建筑将被拆除,绿化面积大大增加,建筑总量由现在的42.3万平方米降低至37万平方米,楼层高度从水域向后依次升高,建筑高度上限控制在40~50米中间。
毫无疑问,外滩源的再造成功将成为外滩新的起点。可以想象,当外滩源与外滩、南北外滩连成一片时,将是何等壮观,何等摄人心魄,这颗黄浦江边的明珠将使上海永远为它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