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10期●扬我中华魂●

中国农民运动的先驱——彭湃

作者:辛未

  
  
  
  寻找救国之路  1896年10月22日,彭湃出生于广东省海丰县城郊桥东社的-一个工商兼地主的家庭。彭家是桥东社首富,拥有铺面40余间,每年收田租1600多担谷,收高利贷400多担谷。彭湃的母亲周凤是贫苦农家的女儿,16岁嫁到彭家为妾。她常给孩子讲述穷苦人家的悲惨故事,这在彭湃心里播下了同情劳动人民的种子。
  彭湃六岁人小学,1909 年升人海丰第一高等小学,取名汉育。1917年初,彭湃到广州进入广府中学学习。同年夏他东渡日本,进入专为中国学生进行预备教育的成城学校补习。这时日本军国主义者气焰嚣张,歧视中国人,骂留日中国学生为“支那马鹿”(中国人是笨蛋、蠢家伙)。彭湃深受刺激,认为作为中国人的首要责任就是爱国。
  1918年5月,日本军方迫使当时的北京政府与其签订(陆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根据这一协定,日军可以在中国境内的“军事行动区域”自由行动。
  中国留学生闻讯义愤填膺,组成了“救国团”,彭湃是其成员之一。一次,“救国团”正在开会,日本警察突然闯人,乱打乱砍,将“救国团”代表抓走。三千留日学生忍无可忍,陆续回国,并在上海设立了“救国团”本部。
  彭湃回国后先在上海参加《救国日报》工作,不久回广州成立了“救国团广州分团事务所”,发表了《留日广州学生同乡会宣言书》,声明“大祸临头,大义在目愿舍学舍身而谋废约救亡也”。
  媚日卖国的北京政府强令归国的留日学生返校,否则将取消留学资格,学生们不得不忍辱负重东渡。彭湃也回到了日本。
  1919年北京爆发了“五四”运动,留日中国学生的爱国热情更加高涨,于5月7日召开大会。大会遭到日本警方的镇压。日警“拔刀狂挥,马队亦纵横冲踏”,留日学生受伤27人,彭湃多处受伤流血。彭湃怒发冲冠,咬破食指,在长达一米、宽约半米的白绢上血书“毋忘国耻”。他将此血书寄回海丰学生联合会。
  1921年彭湃回国,不久即参加了社会主义青年团。他在海丰成立了“社会主义研究社”、“劳动者同情会”。1922年5月创办了《赤心周刊》,公开宣称它是工农群众的喉舌,号召工农进行社会革命。他还在《赤心周刊》第六期上发表了《告农民的话》,表示愿意拿出家财来支持农民。
  农民运动的开端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工人运动风起云涌,但农民运动还处在一种自发状态。1922年6月,彭湃下决心到农村从事农民运动。他来到农村,农民见他身穿白学生服,头戴白通帽,以为是来收捐或收税的,都敬而远之地走开。为了能和农民接近,彭湃穿起粗布衣服,戴上竹笠,光着脚板,选择一个农民必经的路口,用留声机放音乐,吸引了一-些农民来听。这时他就向农民宣传。半个月后,他的基本听众有三四十人了。
  彭湃从中选择了六名志同道合之人,于1922年7月29日成立了“农会”。这大大增强了彭湃的信心。农会会员不断增多,到1922年10月25日,正式成立了“赤山约农会”。500多农会会员济济一堂。海丰中学校长黎越廷出席大会并发表演说。
  1923年1月1日,海丰总农会成立,农民运动形成燎原之势。7月,广东东部的海丰陆丰、紫金、惠阳、惠来、普宁等县联合成立了广东农会,彭湃被选举为执行委员长。
  地主豪绅与农民的矛盾日趋激烈,他们动用武装力量镇压农民。广东军阀陈炯明下令解散农会。彭湃被迫去香港。
  领导广东农民运动
  1924年中国国民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国民党中央设立了农民部,共产党员林伯渠被任命为农民部部长。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兼组织部长谭平山派专人到香港请彭湃到广州接受任务。4月上旬,彭湃到达广州,以社会主义青年团员的身份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按照党组织的安排,出任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的秘书。6月30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举行第三十次会议,彭湃以农民部提议形式,提出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获通过,会议委派彭湃为农民运动讲习所的第一届主任。
  这时,广宁农民运动发展迅速,反动地主豪绅便武装镇压农民。中共广东区委派彭湃以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特派员的身份赴广宁领导反击地主豪绅武装的斗争。彭湃领导农军英勇战斗,在廖仲恺派来的大元帅府铁甲车队和卫士队的支援下,终于赢得这场斗争的胜利。
  1925年5月1日,广东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
  这是我国最早召开的省农民代表大会。彭湃当时正在海丰,没能出席大会,但仍被选举为常务委员。8月,陈炯明乘东征军回师广州之机,卷土重来,至9月攻占海陆丰。他们烧了彭湃的家,捕捉了他的亲属,屠杀农会干部和群众。
  彭湃代表农民群众迫切要求广州的国民政府进行第二次东征。
  东征军进展顺利,于10月下旬攻克海陆丰。中共广东区委决定将海陆丰特别支部改组为海陆丰地委,由彭湃任书记。
  10月下旬,彭湃被国民党广东省第次代表大会推选为省党部执行委员,在执行委员会上被选为农民部长。
  1926年1月,普宁农民遭地主殴打,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反抗地主的斗争。中共广东区委农委及省农民协会派彭湃作为省农民协会的代表去普宁慰问农民并协助工作。普宁地主方面闻悉这一消息,深怕农会加强斗争力度,即在彭湃到来的前一天,按照农会提出的条件签了字。这场斗争以农会的胜利宣告结束。1月29日彭湃到达普宁,受到了极其热烈的欢迎,7000多男女老幼和500多名农军战士,步行到离县城20多里的地方去迎接。
  1926年下半年,广东农民运动进人困难时期,帝国主义与反动势力尽力摧残农会,不断制造流血事件。这时,反对国民党右派的斗争已成为一等大事。于是,广东农民协会于8月17日至24日在广州召开了扩大会议,会议主题是动员农民起来为克服困难而奋斗。共产党和国民党都十分重视这次会议。中共领导人瞿秋白、毛泽东、张国焘都参加了这次会议。彭湃是这次会议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会后就全力投入了反对国民党右派的斗争中去。他参加了花县惨案的调查,声援五华农友,领导潮梅地区的斗争,捍卫了农民的利益。
  1927年3月17日,彭湃和陈延年、苏兆征等同志一起离开广州,去武汉参加中共“五大”。3月31日晚上,中华全国总工会在汉口举行欢迎大会,欢迎国际工人代表团和由广东来的苏兆征、彭湃等。总工会代表李立三在致欢迎辞中指出,彭湃同志“领导广东80万有组织的农民,作了好几年的种种斗争……此次北来……对全国的农民运动必定有更好的贡献”。第二天,汉口《民国日报》发表社论说:“彭湃同志代表广东八十万、也可以说代表全国八百万有组织的农民群……告诉我们全国的农民起来了,向帝国主义和军阀进攻了。”
  4月27日至5月10日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举行。彭湃被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5月9日大会选举了新的中央委员会,彭湃当选为中央委员。会后,彭湃暂留武汉,负责全国农民协会的工作。
  创建海陆丰苏维埃继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后,7月15日,汪精卫在汉口也发动了反革命政变。中共中央临时常委作出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的决定。
  彭湃被推举为起义领导人之一。他立即去南昌参加起义。南昌起义胜利后,他被推选为革命委员会委员、农工运动委员会委员。淋出起义军撤出南昌后,途中屡遭敌军截击,伤亡很大,不得不分散突围。彭湃与李立三恽代英、刘伯承乘船赴香港。
  10月15日,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广东省委在香港 举行了联席会议。彭湃以南方局委员身份出席会议。会后,彭湃组织领导了海陆丰第三次武装起义行动。在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革命武装支持下,11月4日,海陆丰第三次武装起义取得胜利,两县分别建立了临时革命政府。
  11月8日,彭湃回到海丰,兼任中共东江特委书记。他立即筹备召开工农兵代表大会,建立苏维埃政权。11月13日至16日,陆丰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召开,产生了陆丰县苏维埃政府。11月18日至21日,海丰县召开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了海丰县苏维埃政府。之后,他根据东江特委的计划,亲自带领红军部队和农民赤卫军,组织东江各县暴动,取得了胜利,使海丰、陆丰、惠来、普宁红色区域联成一片。
  1928年2月,国民党反动派派重兵向海陆丰进攻,至3月16日,海陆丰大部陷人白色恐怖中。
  断量员本英勇就义
  乐11月,彭湃和红四师党代表袁裕(即袁国平)赴港转沪。同月2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由彭湃担任中央农委书记。
  1929年2月,党中央调彭湃兼任江苏省常委、省军委书记。7月,党中央又决定将彭湃调回中央工作。1929年 8月24日下午,彭湃召开江苏省委军委会议移交工作。参加会议的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杨殷、江苏省委军委秘书颜昌颐、军委兵工运动负责人邢士贞和上海市总工会纠察队副总指挥张际春。这次会议是在上海新闸路613弄经远里12号二楼白鑫的家里召开的。白鑫当时是江苏省委军委秘书。谁也没有料到白鑫已经叛变,他事先已向国民党上海市党部常委委员、情报处长范争波告密。
  当日下午四时左右,上海工部局巡捕和上海市公安局包探冲进会场,逮捕了彭湃等与会同志。26日,租界法官判决,将彭湃等“引渡"给中国当局。27日,上海市公安局提审后,决定将彭湃等于次日转送龙华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监狱关押。
  当时在上海党中央主持中央军委、中央组织部工作的周恩来立即召开军委特科紧急会议,研究营救办法,决定在途中武装截囚车,营救地点选择在囚车必经之地的枫林桥附近。由于时间仓促,准备工作拖延了一点时间,待营救的同志到达枫林桥时,囚车已经开过去了。
  8月30日,蒋介石下达立即处决彭湃等的手令。彭湃面对敌人的枪口,神态自若,高呼“打倒国民党蒋介石!”“中国红军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牺牲时年仅33岁。杨殷、颜昌颐、邢士贞同志亦同时壮烈就义。
  彭湃等同志殉难的噩耗传来,中央军委特科同志悲痛万分,决心诛杀叛徒以慰彭湃等同志的英灵。这时白鑫躲进了法租界霞飞路(今淮海路)和合坊48号范争波的家里,轻易不外出。
  的地11月11日,特科同志获悉白鑫将于当晚乘火车前往南京,就由旦钟宇带领执行任务的同志埋伏在范争波寓所附近。晚上11时,范争波与白鑫在保镖的护卫下走出家门。特科同志一齐开火,当场将白鑫击毙,将范争波击成重伤。此事震惊上海,而敌人始终未能破案。
  1930年,在彭湃等同志殉难一周年前夕,周恩来以冠生为笔名发表了《彭杨颜邢四同志被敌人捕杀的经过》,讴歌了他们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指出“广大的革命群众虽看不见他们领袖的英勇遗体,然他们领袖之英勇战绩却永远光明的纪念在每一一个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