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10期●文化战士天地●
赵集剧团的带头人
作者:程厚明
抗日战争时期,在粼粼碧波的洪泽湖畔,活跃着一支文艺轻骑兵,它就是“赵集抗日剧团”。现年81岁的老共产党员、离休干部郑化东就是这个剧团的党小组长。
那时候,洪泽湖地区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刚刚建立不久,日寇经常从准阴城下来“扫荡”,地方党组织的主要任务就是带领人民与日寇展开斗争。为了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打击敌人,争取胜利,在顺河区党委的领导和支持下,赵集抗日剧团正式成立。剧团初建时只有3名党员,成立一个党小组,由郑化东担任党小组长,对外公开身份是剧团编导。郑化东带领党小组,白天编写剧本和排练节目,晚上带领全体演员学政治学文化,以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与业务水平。
有一次,驻扎在淮阴城的日本鬼子来到洪泽湖地区“扫荡”,遭到我游击队的伏击,日军龟田小队长被活捉,老百姓拍手称快。时任剧团团长兼编剧的郑化东闻讯后,当即连夜赶到游击队驻地采访,回来时天已拂晓,他顾不得休息,又坚持赶写剧本,第二天下午剧团即为游击队与驻地老百姓慰问演出,一出《活捉龟田小队长》活报剧的精彩表演,博得观众阵阵掌声,大大鼓舞了广大军民的抗日斗志。郑化东才思敏捷,文学功底较厚,他不但会编写剧本,演技也精湛高超,他扮演的日军小队长龟田,惟妙惟肖,观众无不拍手叫好。一次,剧团排练歌剧《军民鱼水情》,剧中送郎参军、送子参军的生动情节,在观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那次演出之后,赵集和附近乡镇很快就掀起了踊跃报名参军的热潮。赵集街孙二爷把自己两个儿子都送去参加新四军。小滩村蔡大娘,丈夫早年去世,她含辛茹苦把唯一的儿子兆康拉扯大,那年兆康刚满18岁,蔡大娘为了抗日战争早日胜利,毅然送他参加新四军。一时间,镇上沸腾了,到处传诵着“妻子送丈夫参军,父母送儿子参军,姐妹送兄弟参军”的佳话,赵集成为拥军工作的一面旗帜。
在郑化东的带领下,剧团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先后发展了8名党员,宣传工作更是搞得轰轰烈烈,红红火火,有力地支持了地方武装斗争。1942年底,赵集抗目剧团受到当时淮泗县抗目民主政府嘉奖,郑化东同志也被淮泗县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赵集抗日剧团是业余性质的,平时生产、宣传,战时为战斗服务。1944年正月初五清晨,张福河两岸人民沉浸在节日的气氛里。驻守在准阴城里的日寇本田大队在伪军潘干臣部的带领下,向高埝、顺河、蒋坝一线“扫荡”。新四军一师五十二团由泗阳向盱眙黄花塘进发,路过赵集马庄时,与日寇、伪军遭遇。于是,一场阻击战打响了。马庄离赵集镇只有三里路,剧团闻讯后,立即投入战地服务工作。郑化东把剧团人员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组织老百姓转移,一部分组织担架队抢救伤员。中午,剧团还组织一些女同志做好饭菜,冒着枪林弹雨送到前沿阵地,慰劳新四军将士。郑化东则始终战斗在前沿阵地,和同志们一起奋不顾身地把伤员往下撤。这场战斗非常激烈,新四军战士先后打垮敌人14次冲锋,击毙日寇72人,伪军200多人,我军也有26位战士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为了沉痛悼念26位烈士,赵集抗日剧团的编剧周广成写下了悲壮的诗篇,讴歌这些民族精英,让他们英勇壮烈的事迹万古流芳。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不久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反人民的内战。赵集抗日剧团更名为赵集剧团,又投入了伟大的解放战争。在孟良固战役中,郑化东带领演员夜以继日排练节目,为部队慰问演出。剧团演员朱桂芳当时还担任镇妇救会长,看到部队战士脚上的鞋子经过长途跋涉大都破烂不堪,不少战士都用草绳扎着走,心里非常着急。于是她就连夜发动群众做军鞋,组织老大娘们纳鞋底,大姑娘小媳妇们缝鞋帮。几天时间,300双结实而又漂亮的军鞋就送到了前线。战士们穿上新鞋,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士气倍增,杀敌更加英勇。郑化东抓住为部队送军鞋的题材,又连夜编排了一幕小歌剧《送军鞋》,剧团不但在本地演,还风餐露宿地到洪泽、盱眙、泗阳、涟水等地演出,所到之处都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因此,赵集剧团与郑化东的美名传遍了淮海大地。1948年冬,淮阴专署在淮阴县五里庄组织汇报演出,赵集剧团演出的话剧《咱们打了大胜仗》(指淮海战役)荣获演出一等奖、创作二等奖。与此同时,郑化东还光荣地参加了淮阴县党代会,作为党小组长的他,又一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党务工作者。在这之后,郑化东同志继续带领剧团,以文艺形式,宣传群众、组织群众,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
如今,郑化东同志已从泗洪县民政局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他又积极申请加入镇老年协会,为老龄事业尽一点绵薄之力。一位老友赞颂他是:“西山晚景无限好,余热生辉写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