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期●特稿●

中国大市场世界大机遇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启示录

作者:本刊记者郑蔚

 


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是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提出、亲自部署推动的,它是世界贸易史上的首创。20231110日,第六届进博会圆满闭幕。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孙成海宣布,按一年计,第六届进博会累计意向成交784.1亿美元,较上届增长6.74%442项代表性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在第六届进博会上首发。6年来,进博会展示了超过2400项代表性首发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累计意向成交额超过4200亿美元。

“脱钩,还是不脱钩?”他们已然选择

第六届进博会是2023115日在上海线下线上全面开幕的。在开幕式上,李强总理向中外嘉宾讲述了3个“进博故事”——

2018年,一家美国精油企业抱着“试试水”的心态来到首届进博会,不想一下子收获了3.8亿元的订单。此后,他们没有缺席任何一届进博会,曾经只有9平方米的展台面积,扩大到了如今的200平方米,采购金额也攀升到10亿元。

2020年第三届进博会上,一个阿富汗小伙法伊兹带着纯手工的羊毛地毯第一次参会,竟然一下子就收获了2000张订单。这意味着什么?他说,这意味着2000个阿富汗山区的家庭有了一整年的收入,“中国让很多阿富汗人看到希望”。在3年疫情中没有停下脚步的进博会,不仅改变了这个小伙子的人生,也改善了成千上万阿富汗家庭的生存状况。

2022年,一家日本制药公司带着治疗消化系统罕见病的新药来到进博会,并与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现场签了约。新药上市所需时间常常动辄数年,但在进博会的助力下,这款新药仅用6个月就进入了博鳌的医疗机构。这速度,是这家日本制药公司之前完全没有想到的。

3个小故事,其实只是从进博会6年潮涌里撷取的小小浪花,但它的每一滴水珠都折射出灿烂的阳光——

在这个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的关头,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全球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因素显著增多。更何况近年来,高额关税、强迫企业转移供应链、补贴国内制造业、限制进出口、限制资金流动,以及种种“脱钩断链”之声不绝于耳……以致于老牌的全球时政周刊《经济学人》在去年的一篇封面文章中发问:“自由市场已成历史了吗?”其言下之意,就是经济全球化已经走到了戛然而止的边缘,全球化有坠入“碎片化”险境之虞。而连续六届进博会,如同在“逆全球化”浊流中迎难而上、奋进搏击的一艘巨轮,再次以中国市场的超大规模和中国人民坚持改革开放的坚定决心,携手来自全球的、愿与这艘巨轮同舟共济的各国参展商,一起响亮地回答了这个问题:经济全球化仍是历史的潮流,中国的发展仍是世界繁荣发展的大机遇!

用中国老百姓最通俗的语言来说,进博会就是“中国搭台、各国唱戏、全球共享”。而对于来自全球各国的参展商来说,进博会是通往中国广阔市场的“金色大门”,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和增长机遇。

在首届进博会上亮相的德国博西家电,2023年已经第6次走进进博会的消费品展区。在第六届进博会吸引全球目光的时刻,距离进博会中心场馆——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四叶草”300多公里之外,在位于安徽滁州市的博西(滁州)家电园制冷工厂内,曾经在进博会展出的产品正在加紧生产,2022年该厂就顺利完成了第3000万台冰箱下线。博西家用电器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唐善达说:“我们位于滁州的新洗衣机干衣机工厂已经投入使用,这是博西家电在全球唯一一家集生产洗干衣机、洗衣机和滚筒式干衣机三大洗护产品为一体的工厂。”

鲜为人知的是,早在第六届进博会开幕前半年,总部设在伦敦的力拓集团就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签订了20242028年长期参展合作备忘录,这是首家签约未来5年进博会的世界500强企业。力拓集团首席商务官兼中国区主席白睿明说,2023年对力拓有着特殊的意义:50年前的1973年,力拓将第一船铁矿石发往中国。迄今为止,力拓已向中国提供超过35亿吨优质铁矿石及其他重要金属矿物,也因为如此,力拓超过一半的营业收入来自中国市场。他强调说:“在许多方面,中国的成功就是力拓的成功,中国市场对我们至关重要。”

事实证明,在“脱钩”、“断链”威胁不断的关头,大多数全球性企业并不愿意与中国脱钩。第六届进博会共吸引了来自128个国家和地区的3486家企业参展,其中,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达289家,数量为历届之最。有不少曾经因各种公开或不便公开的原因宣布“离开”的企业,此番或高调或悄悄地选择了重回进博会,这是各国产业界人士在“用脚投票”。

“卖产品,创科技”,兼而有之

如果说,首届进博会得以吸引外商纷至沓来的理由是中国市场超大;而第六届进博会已然有了新的理由:进博会已成为一个科技创新的“加速器”。每届进博会上,都有数百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让人眼睛一亮。来自全球的创新资源通过进博会这个通道,源源不断地被引入中国市场,加速了其与中国产业链的“和谐共振”;而中国智慧、中国创新也通过进博会切入全球的创新赛道。比如,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目前已具备全球竞争力,许多跨国公司开始选择与中国车企合作。

当观众走进第六届进博会的汽车展区,发现这里不仅汇聚了全球汽车全产业链的优质企业、名牌新品,还意外见到了一架2吨级的载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真机。御风未来的高管梁铭介绍说:“这款垂直起降纯电动无人驾驶飞机,它的目标就是取代城市中二维汽车,将城市从二维的交通推向三维的交通。这样的情况下,原有12小时的路程可以压缩到15分钟,时间成本大大降低。它解决了目前‘低空经济’两个重要问题,一是安全性问题,二是成本问题。”御风未来还与美国加州洛杉矶的航空器电动动力系统供应商Ampaire公司携手展示4款低碳环保飞行器,产品系列涵盖使用纯电能源的25公斤、100公斤、2吨级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和使用油电混合动力的9座飞机,为空中出行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新方案。

美国赛莱默是全球领先的水科技公司,2007年就将其中国区总部设在上海。早在第四届进博会期间,该公司就与浙江大学滨海研究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针对城市供排水系统的痛点共创联合实验室。在第五届进博会上,正式发布了首款双方联合开发的新品赛莱默智慧水务平台。该新品可有效应对城市排水基础设施监测不到位、城市内涝和污水溢流三大难题。如今,该平台已在浙江的多个县市得到应用。20233月,“赛莱默中国水科技创智空间”正式投入运营,这是赛莱默在亚洲区域最大的研发中心。赛莱默中国及亚洲区总裁吕淑萍说:“我们越来越觉得,中国在智慧水务等方面的发展需求,已居于领先地位,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化技术有着蓬勃的应用场景。在这里成立一个本土的、紧密联系需求的研发中心非常必要。”

作为全球清洁行业的“隐形冠军”,德国卡赫在第六届进博会开展前3个月,其投资1亿元人民币、旨在加快本土创新的全球研发中心在苏州投入运营。该公司大中华区总裁唐晓东说,在第四届进博会上,卡赫就全球首发了一款与中国科技公司合作的AI智能清洁机器人;次年春节,这款新品就投入到铁路上海虹桥站的清洁工作中,并借助卡赫遍布世界的销售网络向全球供货。“在进博会上,我们经历了一个从进口到出口的过程,最初是我们将德国的清洁产品和清洁技术带到中国,随着本土研发能力的增强,合作伙伴的介入,我们开始将诞生在中国的新技术带到德国乃至全世界。”他说,中国市场过去是德国新产品的“终端客户”,借助进博会,这里已成为新产品销往世界各地的“出发地”。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王战说,科技创新的互动具有双向性。中国式现代化鼓励创新,而进博会在形成创新合力、释放创新动能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进博会改变了中国消费者的生活”

在第六届进博会上,小别多年的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当众告诉中国,“You have been greatly missed.(我可太想你们了。)”一身西装革履的他,乐呵呵地在澳企展台前煎牛排,还在现场叫卖起澳洲龙虾和曲奇。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澳大利亚企业一度曾疏远中国市场,而如今这位澳大利亚总理的表现堪称峰回路转,给澳大利亚企业、也给中国消费者带来了喜悦。当天,阿尔巴尼斯还在社交媒体上连发了5条推文,支持澳企来华发展业务。

其实早在2017年,澳大利亚对华出口就占其出口总额的近33%,中国曾占据澳大利亚出口市场的榜首。以澳洲龙虾为例,2019年澳大利亚龙虾的年产量为6615吨,其中6500吨出口中国市场。而此后数年的逆行,导致其经济连连下滑,澳大利亚政界商界因此急切地期望能重返中国市场。

不仅是澳洲的龙虾,海外的商品正越来越多地通过进博会走进中国寻常百姓家。加拿大的新鲜水产品“直送”中国消费者餐桌已成为现实。如今,加拿大渔民在捕捞的12个小时之内,可将这些水产品送达位于温哥华等地的加工厂,加工厂在6小时之内完成必要的切割、加工和包装,再经12小时的飞机直达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落地后只需2小时即可完成清关配送。即便加上当地的冷链配送时间,一线城市的消费者也有望在36小时内享用到最新鲜的三文鱼、生蚝、龙虾和象拔蚌。

而在新西兰,周一在牧场生产的牛奶,周二就能上飞机,并在周三直达中国消费者手中。新西兰纽仕兰乳业公司亚太区CEO盛文灏说,进博会已经成为链接中外枢纽的平台。在通关贸易便利化“验放分离”和“边检边放”等监管制度改革中,纽仕兰都被纳入首批试点,从而成为最早受益于中国制度型开放的企业。盛文灏说,进博会向世界展示的不仅是中国大海一样的市场,也展示了中国大海一样的胸怀。

对中国消费者而言,受益的不仅有来自泰国的椰青、马来西亚的猫山王榴莲、俄罗斯的冰淇淋和卢旺达的辣椒酱等等美食,还有当代医疗的最新技术。全球“最小补心器”AmplatzerPic-colo看起来“微不足道”:它的最小型号比四分之一颗红豆还小,适用于极低体重早产儿。雅培结构性心脏病大中华区总经理刘韦霆介绍说,这款展品在第三届进博会曾首次亮相,很快得到了国家药监局的关注,202210月它就顺利拿到了许可证。刘韦霆说,按照传统流程,企业走完全程大约为5年,而如今,走绿色通道,不仅省去了临床研究时间,审批时长也压缩到18个月之内,从而能赶在第五届进博会前上市。

新格局:“世界工厂”+“世界市场”

第六届进博会还有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美国政府首次以官方名义参加进博会,并设立了美国食品与农业馆。开幕次日,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还亲临展馆,并对媒体发表了一通关于合作和竞争的谈话。这个变化,全世界都看在眼里。虽然各国对此有不同的解读,但有一条是确定的:谁也不能阻挡历史的潮流,世界需要一个开放型的经济。

就在第六届进博会开幕当天,第六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发布了《世界开放报告2023》。该报告发布的世界开放指数显示,2022年的世界开放延续了2008年以来总体下降的走势,世界开放指数为0.7542,比2021年下降0.4%,为2008年以来第二低的水平,连续第七年介于0.750.76之间,回升基础仍不稳固。

报告还显示,129个经济体中,有78个经济体对世界开放的贡献同比增加,其中,尼泊尔、佛得角、冰岛、韩国、中国等经济体开放指数升幅最大。中国扩大对外开放成效显著,开放指数从2021年的0.6789升至0.7517,升幅位居全球前列。而有51个经济体对世界开放的贡献同比减少。可见,维护和扩大世界开放仍需各国共同努力、相向而行。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副教授邹磊认为,通过六届进博会,中国正从过去“世界工厂”的基础上加速崛起,成为全球最大的内需消费市场之一,从而构建起“世界工厂”+“世界市场”的新格局。过去,中国要“卖全球”;如今,中国既要“卖全球”,也要“买全球”,并跨入更高层次的“卖全球”。而进博会则为各国优质商品和服务进入中国提供了绿色通道,将使中国的对外贸易结构更加均衡。进博会还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扩大出口搭建了平台,有助于促进均衡普惠的经济全球化。

这正是习近平主席一再借进博会向世界强调的中国立场、中国态度。正如习近平主席专门致信第六届进博会所言,希望进博会加快提升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功能,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充分发挥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作用,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共享的大市场;更好提供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服务,助力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让合作共赢惠及世界。

“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致力于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周小川在进博会现场分享了一串数据:中国已是世界第一贸易大国、第二引资大国,也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二大消费市场。近年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在30%左右,成为马力强劲的“第一引擎”。

中国进博会,世界需要这样一个指向和平发展未来的路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