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期●征战纪事●

和尚庄战斗记事

作者:周祝君

解放前,在江苏省涟水县南集镇冯罗村,有个庄子叫和尚庄(现划归皂角村周殷组)。提起这个名字,还有一个故事。

以前,南集镇下营村有个和尚庙,在周殷有几十亩田,人称“和尚田”。由于和尚庙离这块和尚田有些远,方丈就把田分给当地的穷人种;种和尚田的农户庄子,就被人们称为“和尚庄”。在那里,曾发生过一段抗日故事。

19433月中旬,我涟东县委、县总队(属于新四军第322团)接到涟水城内情报,日伪将经南集去阜宁。阜宁是当时新四军总部所在地,得知这一情报后,县总队派副总队长胡启奎带两个连长和营直属排的同志,回到胡启奎的家乡南集镇小金庄(现为南集镇南集居委会金庄组),部署反击日寇工作,安排地方民兵加强巡逻,县总队在桃园、金庄、范荡一带加强防御,严防涟水日伪从大路经和尚庄到南集、陈码渡口,过河侵犯阜宁。

330日,我方得知夜间日伪将有两个中队分别从徐集、大顺集扑南集而来,再向东去阜宁。县总队决定以游击战阻击日伪,消耗敌人有生力量,地方民兵相机配合。当晚,长浦、南集、桃园、范荡村的民兵全部出动,在大路沿线巡查;县总队在范荡村南的王谢庄,伺机袭击日军。

一夜静悄悄地过去了。凌晨4时左右,晨雾笼罩了大地,能见度不足几十米,侦察员报告由徐集而来的日伪军已到张罗村,正向东进犯;还有一队日军从大顺集经潘闸、杂姓庄、王圩方向,从西北而来。胡启奎命令全体战士出发,埋伏在和尚庄东北、金庄西南角之间的战壕沟中伏击日军。不久,日军前队到了我军伏击地。这股从徐集来的日军把机枪架在邵家东边,拼命向北扫射。刹时间,枪声像暴雨似的响个不停。我地方民兵各部听到枪声,赶到西南的王谢庄南侧,向敌人射击。敌人见北边有我援军,一面后退,一面缠住县总队。随后,从西北而来的日军也赶到和尚庄。我支援民兵只能扰乱敌人,并无实力向敌冲锋、硬拼。县总队原计划利用战壕阻击敌人,不料被敌围困,无法突围。

敌我力量悬殊,激战约半小时后,形势危急!胡启奎只能带人顺着战壕沟边打边撤,先向南、再往东南撤退。就在撤到和尚庄北100多米的地方,战壕与另一处战壕有30多米不通!危急时刻,战士王长江一把将胡启奎推到壕沟外,拉着胡向东南方向迅速撤退。其他同志也顺势翻越战壕撤离。由于交战距离很近,我军1名排长、2名警卫员及17名战士牺牲。战士们过了桃园村周庄,又向东黄河堆而去。和尚庄战斗沉重地打击了敌人,使之未能如期侵犯阜宁,但我县总队损失也不小,牺牲了20名战士。

腿被打伤的县总队李连长,因伤势过重被埋在死人堆中。他把鲜血涂在脸上,躲过了敌人。早上5点多,大雾仍未散,满地露珠。李连长被起早拾粪的桃园村周庄周佃友发现,由周背到家中,包扎好伤口,藏在套房里养伤,不敢向外透露,怕引来是非。

次日晨,李连长让地方民兵用担架抬着来到和尚庄北边战场。他让人把牺牲的20名战士埋在和尚庄西头空地,一共立了九座坟。同日,新四军3师某部又调兵驻扎在和尚庄,准备在此再次阻击日伪军。该部驻了四五天,未见敌人行踪后撤回,当地治安仍由村民兵组织负责。

李连长在周家休养3天,对周佃友说:“你能不能先和‘抗日大饭店’联系一下?他们知道了,定会答复你。”周佃友是个诚实的庄稼汉,傍晚到了张家,把情况一说,张家的张鸿贵立即雇人推小车把李连长接回,安排在老贫农逢培基家养伤一个多月。李连长一面养伤,一面和县里联系,后被转移到后方医院治好伤,随黄克诚的322团继续抗日。

笔者采访了南集镇皂角村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逢书海(79岁,退伍军人)、复员老军人张洪俊(98岁,曾参加开国大典),了解到烈士坟墓在现在的皂角村周殷组禹皂路北约150米处、四干渠姚庄大桥东600米的地方。坟墓没有墓碑,以前每到清明节,都是和尚庄两名老党员张守成(复员军人,19272007)、张守玉(19312004)去圆坟。他们目睹过当年战斗场面,怀着对烈士的崇敬,为牺牲战士圆坟60多年。张氏兄弟病逝后,坟地旁种上了白杨树,如今都已高大挺拔。烈士们的精神,永远留在后人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