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期●散文●

陆定一眼中的井冈山“两件宝”

作者:何小文 郭春兰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毛泽东、朱德、胡耀邦、董必武、谢觉哉等党和国家领导及众多著名人士先后登临井冈山,给当地人民带去巨大关怀和鼓舞,同时也带动更多人前来观光学习。

19663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中宣部部长的陆定一,由江西省委常委兼宣传部长莫循等人陪同,也从南昌、吉安直接赶往井冈山。

陆定一,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苏区时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担任中宣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书记处书记等职。

陆定一在井冈山期间,通过听解说、观景点、与当地革命后代座谈认识到,正是井冈山敞开博大的胸怀,接纳了毛泽东、朱德等革命领袖带来的工农革命军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才得以在这里开创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让星星之火最终成燎原之势。也是当年的这些红军,沿着那崇山峻岭间的山路,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井冈山革命斗争虽在时间长河中只是短暂一瞬,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历史阶段。因为,“星星之火”不仅燃遍了神州,也凝聚成不朽的井冈山革命精神,给后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给养。

在陆定一眼里,井冈山是极富传奇的红色经典名山。这里不仅创立了第一块革命根据地,确立了中国革命道路,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而且积累了建党、建军、建政和土地革命的宝贵经验,培育了坚定彻底的革命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篇章。至今,这里还完好地保存了井冈山斗争时期革命旧址遗迹100余处,其中多处是全国重点文物。

面对井冈这令人眩目的“红”,陆定一也没有忽略井冈的“绿”。井冈山还是一座山水秀美的生态名山。这里群峰矗立,万壑争流,苍茫林海,飞瀑流泉,有气势磅礴的云海、瑰丽灿烂的日出、十里绵延的杜鹃长廊和蜚声中外的井冈山主峰,汇雄、奇、险、峻、秀、幽为一体,既是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又是旅游观光、避暑疗养的理想胜地。正因这里的革命胜迹与壮丽河山交相辉映光照千秋,1965年郭沫若游览井冈山时才感慨万千,挥毫留下了“井冈山下后,万岭不思游”的诗句。

陆定一还得知,19498月,井冈山迎来解放后不久,从省委到党中央都开始格外关注井冈山的建设。除了派驻南下干部到井冈山,甚至还委派“老红军”到井冈山任职,带领群众开发井冈山。尤其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更有成批次的军转干部和知识青年从南昌、上海、吉安等地上山,参与到井冈山的建设大潮中。他们面对历史赋予的新任务,以昂扬奋进的姿态迎难而上,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用火一般的热情,积极规则新的人生坐标,扎根红土地,建设新井冈。

因此,在参观茨坪毛泽东旧居时,陆定一深有感触地说:“我以前没有来过井冈山,对这里过去的斗争历史也不太了解,但我一直是很向往井冈山的。”在参观完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后,他抑制不住心中的激情,现场题写了几行行书体的“留言”。这些“留言”,便成为了我们今天所熟悉的珍贵作品——

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建立农村根据地,乡村包围城市,毛主席为革命指出光明道。星星火,可燎原,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一齐倒。山区改换新面貌,建设干劲须永葆,开发宝藏为祖国,共产主义舒雄抱。

诗篇中,陆定一通过自己在井冈山的亲身体验和亲身感悟,将对井冈山的全部情感和全新认识都浓缩其中,以近似“白描”的亲切语气和漾溢真情的笔韵,描绘出了时代激情的革命历史情境和优美的人文环境,尤其是“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一句,既是对井冈山无比崇高的赞誉,也是对井冈山特点的高度概括和精准描述。因而,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就专门从上海请来专家将该诗作装裱收藏。20201月,此件经江西省文旅厅文物鉴定专家小组确认为一级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