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期●缅怀篇●

万海峰四上“两山”

作者:王绍书 赵忠路




2024年是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两山”(老山、者阴山)战役40周年,也是前中共中央委员、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万海峰上将逝世一周年。

19856月,随着百万大裁军开始,成都、昆明两大军区合并为新的成都军区。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成都军区在云南前线派出一个前指机构“成都军区云南前指”(以下简称“军区前指”),于7300时起,正式接替云南前线的作战指挥。万海峰作为两区合并后唯一保留下来的军区主官、党委书记,深感责任重大。他在任期间,始终把组织指挥“两山”作战,作为工作重点之一。我们作为万海峰将军的部下,曾于198512月、19867月、19875月、19882月先后四次跟随他登上“两山”,写下《战地日记》,翔实地记录了万将军亲临前线、情系官兵暖人心的历程。

在老山主峰上向官兵敬酒

19851212日,万海峰率军区机关人员奔赴云南前线。在昆明期间,他看望多位原昆明军区领导同志,认真听取他们介绍之前组织指挥前线作战的经验。

往军区前指开进途中,他还征求了曾参战的军、师领导同志对组织好“两山”作战的意见和建议。28日中午,他到达军区前指,下午即听取前指领导同志对五个月来组织指挥“两山”作战的情况汇报。当听到部队官兵士气高昂、斗志旺盛、屡打胜仗时,他连连称赞,并提出从第二天起,先上老山、者阴山慰问指战员。

1229日凌晨,突传前线一些战士英勇牺牲的消息,万海峰深感悲痛,当即决定前往悼念。到达后,他向战士遗体逐个告别并致军礼!他敬献的花圈挽联上写着:“为国捐躯的烈士们永垂不朽!你们的战友、成都军区政委万海峰敬挽!”他指示前指机关,要及时总结宣扬烈士们的英勇事迹,深入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激励官兵多打胜仗,杀敌立功,以告慰英烈!

1231日和1986年元旦,万海峰登上老山主峰和者阴山,向指战员们致以新年慰问。在老山主峰,万海峰把从四川带到前线的五粮液酒,向每个官兵敬上一杯,深情地说:“战友们,你们为了祖国的安宁、家庭的幸福,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全国人民都感谢你们!我用这杯浓浓的美酒,表达深深的敬意!”指战员们深受感动,高呼:“祖国万岁,请人民放心,感谢老首长的关心!”当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了这一鼓舞人心的场面。

11侦察大队由北京军区24军、27军、66军,北京卫戍区和天津警备区所属部队组建,19869月参加老山轮战。该大队5个侦察连作风过硬、机智灵活、不怕牺牲、英勇战斗,先后完成抵近侦察任务280余次,设伏捕俘8次。作战中,该大队涌现了一批战功卓著的英雄集体和个人。1987313日,该大队召开祝捷大会。万海峰专门发去贺电,勉励指战员保持老部队的光荣传统,加强团结、谦虚谨慎、再接再厉,争取更大的胜利。

1987515日,云南前线隆重召开作战庆功大会。万海峰宣读了中央军委的命令,给授予荣誉称号和立功的单位及个人颁奖。16 日上午,他专门邀请并陪同23名英雄代表,乘军用飞机到达成都;下午在军区机关召开会议,宣传他们英勇作战的事迹,号召部队广泛开展“学英雄见行动”活动,推动部队全面建设。

让猫儿洞战士穿上“老山裙”

每次到达云南前线,万海峰都要深入前沿阵地,钻猫耳洞、进坑道,了解战士们的疾苦。19851230日,已过65岁的万海峰不顾年事已高、地远山险、个人安危,坚持去到最前沿的208阵地。看到工事狭窄、阴暗潮湿、蚊蝇成群、鼠害成灾,战士们长期屈身洞内,90%以上出现烂裆、湿疹,再加上前沿交通线常受到敌人炮火袭击,运输十分困难,以致常常吃不上热食,他立即责成有关部门,尽快给前线送去小型的健身器械和新研制的“烂裆松”等药品。同时,他还请服装设计部门,研制高温炎热条件下前线阵地官兵的服装。有关部门认真研究,使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1988216日,农历除夕,万海峰第四次亲临云南前线,登上老山主峰。他在坑道内和官兵联欢,共度新春佳节。18日,他再次到达208阵地。看到阵地工事拓宽了、卫生条件改善了、生活保障到位了,特别是前线的战士竟然穿上了“老山裙”,很好地减少了“烂裆”病的出现,他很高兴。前指领导介绍说,这是新研制出来、配发给一线部队男兵的制式短裙,也是我军唯一一次让男兵穿裙装。万海峰听后高兴地说,这真是创造了作战服改革的奇迹。

去云南前线途中,有的部队会在用餐时摆上酒水。每次万海峰都将其亲手撤掉,让大家深受教育。在部队检查时,他发现有的机关办公大楼前还修有喷水池等景观,就语重心长地说,机关的营区建设固然要搞,但应当首先考虑到连队和前线官兵的艰苦生活,一定要“少在机关锦上添花,多往基层雪中送炭”。1986620日至74日,中央军委在北京京西宾馆召开全军端正党风、整党情况汇报会。会上,万海峰代表成都军区党委作了汇报,得到军委领导同志充分肯定。张爱萍将军对万海峰说,你提出的“少在机关锦上添花,多往基层雪中送炭”,非常好!他专门题词“勿逐名利自蒙耻,要辨伪真休奴颜,破世俗一尘不染,立高洁两袖清风”,对万海峰给予了高度评价。

到“红军师”讲红军精神

万海峰在云南前线指挥作战的几年中,经常思考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如何让红军精神发扬光大。他说,红军精神是红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打土豪分田地,经历长征、抗日战争等革命战争,在艰苦卓绝、敌人围攻中,形成的坚定不移、不惧牺牲、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是中国现代史上一段薪火相传的历史。他经常为部队官兵讲党和军队的光荣传统,带头弘扬红军精神。

1986731日,他专程到参战的“红军师”(61师)和战士们共同庆祝“八一”建军节。该师的前身是万海峰曾在的红28军,1938年春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他给官兵们讲,这支英雄部队在抗日战争时期,打响了新四军抗日的第一枪,之后开展敌后游击战,创建淮南根据地,粉碎了敌人数百次“清剿”,创造了共歼敌3万余人的光辉战绩。他勉励官兵继承发扬红军精神,还高兴地为该师题词“红军师雄风常在,南大门为国争光”,给战士们极大的鼓舞。

他根据多次深入前线调查研究的亲身感受,联系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传统,同前指机关和参战部队反复研究,从理论上高度概括出“老山精神”的实质和特点。这就是:“祖国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舍得一切”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的无私奉献精神;敢于吃大苦、耐大劳,无坚不摧、无敌不克的顽强拼搏精神;严守纪律、令行禁止,步调一致、团结协作、互助互爱的集体主义精神。

37师是参战的又一个“红军师”,前身可追溯至19313月组建的红军中央教导第2师,同月改为鄂豫皖红四军12师,10月又改为红2573师。该师是一支历史悠久、战功显赫、英雄辈出的劲旅。1988年初,他们刚从四川到达云南前线,万海峰便赶到,给全师团以上干部作了题为《继承发扬老山精神,争创文明胜利之师》的报告。在他的倡议下,各部队广泛深入开展了学习弘扬老山精神的专题教育,收到很好效果。

深切怀念老首长万海峰上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