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拜谒井冈英灵

作者:黄禹康

清明前夕,踏着春光,带着无限崇敬的心情,我们来到革命摇篮井冈山,凭吊英烈精魂,寻觅革命烈士的足迹。
  汽车沿着盘山公路,经茶陵,穿炎陵,入宁冈,过永新,进莲花,来到群山环抱的井冈山市。这是当年毛主席创建的第一支工农武装与国民党反动派军队激烈鏖战的罗霄山脉中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范围。极目山坡田畴,花团锦簇,如诗如画:红灼灼的桃花、杜鹃花,如熊熊燃烧的火焰,似猎猎招展的红旗……此情此景,宛若当年赤卫队员高擎起灯笼火把和红缨枪,浩浩荡荡,山河为之壮色,天地为之扬威!
  当我面前浮现那云霞变幻的五大哨口,势拔五岳的罗霄山峰,我的心胸很快便被一种英雄壮烈的气氛所感染。我想起鲁迅先生对共产党人高度赞誉的诗句:“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是呀,那红艳艳的杜鹃花和桃花,不正是无数革命先烈用殷红的热血浇灌出来的吗?那迎风摇曳的柳条,无疑是悼念烈士英魂的绿幡,在声声呼唤先烈们“魂兮归来”……
  倏地,我的心像长了翅膀,飞落在一座座巍然挺立的烈士纪念碑前,肃立默哀。“青山处处埋忠骨”,在方圆五百里井冈山,哪座山头没流过革命烈士的鲜血,哪片土地没有革命精英长眠的坟茔?在这个革命摇篮的每一寸红色沃土上,留下了多少英魂啊!据井冈山革命历史纪念馆的史料记载,在“创业艰难百战多”的井冈山浴血奋战中,茶陵人民被反动派残杀的革命志士和群众约两万多人,定为烈士的有五千多位。在大革命时期,地处井冈山下的湖南省酃县(即现今的炎陵县)当时只有12万人口,却为革命牺牲了两万多人,其中党政军领导骨干1700多人,牺牲者占全县人口总数的1/6。地处井冈山下的江西省莲花县有3480多位烈士,其他临近井冈山的几个县惨遭杀戮的军民也很多。老苏区人民为了赢得革命的胜利,付出了多大的牺牲和代价啊!
  红军战士在历次战斗中,特别是五次反“围剿”中付出了更大的牺牲。当年井冈山根据地党政军最高机关所在地茨坪,解放后在北面的山冈上修建了革命烈士墓,安放了井冈山战斗中死难烈士的遗骨。在宁冈茅坪,人民将新城和七溪岭两次著名战役中牺牲的500多名指战员的遗骸,安放在青松翠柏环绕的陵墓之中。在黄洋界下龙潭的小井,流传着一个悲壮的革命故事。1929年1月14日,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红四军主力向赣南闽西进军,彭德怀率领守山红军在给敌人以重挫后撤出井冈山地区,敌人乘机进犯。设在小井的红军医院一百多名伤病员来不及转移,在敌人残酷拷打面前坚贞不屈,全部壮烈牺牲。如今,人民为他们立下了丰碑,刻有毛泽东亲笔题写的“死难烈士万岁”六个鎏金大字。庄严肃穆的烈士墓附近,瀑布如练,龙潭巨吼,仿佛先烈从黄泉之下欣慰地发出的豪爽笑声。毛泽东同志曾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讲到,“马日事变”后莲花保存了一支枪。保存这支枪的勇士就是烈士贺国庆。为保存这支枪,他父亲和弟弟都在敌人的屠刀下丧生。他从悲恸中挺起身来,坚持斗争,最后由这一支枪发展成一支英勇善战的独立团,在井冈山地区建立了不朽的功勋。1929年,贺国庆在攸县漕泊的一次战斗中为国捐躯。人民为了永远缅怀他,将他安葬在烈士的家乡莲花坊楼。
  洣水江边,禾川两岸,井冈五井,龙冈、龙源口、水口、十都、中村、接龙桥、九陇山、棋盘山、七溪岭、新城、砻市、古城……山山水水,无一处不浸染烈士的鲜血,无一处不埋葬烈士的忠骨!这里到处能寻到烈士的足迹,到处能听到烈士当年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事迹。在茅坪,一位鹤发霜鬓的老赤卫队员向我讲述了原任红四军二十八团连长李才明的故事。他作战英勇,身先士卒,爱护战士和群众。为国捐躯后,红军战士和井冈山人民十分悲痛,便在小溪中就地取材,凿了一块两尺来高的石碑,矗立在他的墓前。在战火纷飞的白色恐怖中,反动派狺狺狂吠:“山要过火,石要过刀!”当地老百姓冒着生命危险千方百计把这块石碑完整无损地珍藏起来,现收藏于中共前敌委员会湘赣边界特委旧址内。
  无数的革命先烈,不为名不为利,志在彻底砸烂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强大的新中国。是他们浴血奋战,用生命和鲜血开辟了一条胜利的大道。他们的理想终于在神州大地变成了美丽的现实。
  先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返回的途中,我眺望车窗外,井冈山麓那绯红似火的一簇簇杜鹃花,开得更加繁茂,更加火旺。缅怀先烈,追昔抚今,一曲高吭的歌声从我的心底迸发:“快把炉火烧得通红,趁热打铁才能成功……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我深信成千上万先烈流血牺牲,用鲜血播下的共产主义种子,必将绽放出更加绚丽的鲜花,结出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