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张郑州市代市长吴天君赤脚排涝的照片引起网友热议。拍摄者称其在一处积水路段的下水道口,看到有两人用手捞树叶杂物,便“凑热闹抓拍了张照片”,待一细看,竟是市里的领导同志。对这一照片,有网友赞其为“最美身影”、“说一万次不如干一次”,也有网友质疑这是“作秀”。
领导干部做点“好人好事”,即被认为是在“作秀”,细想一下,要是这一“水中捞树叶”的举动发生在一个普通老百姓身上,人们会认为是在“作秀”吗?为什么此事与“市长”的身份一挂钩,就有“作秀”之嫌呢?
这反映出目前群众对部分干部的工作作风和领导形象缺乏一种积极的正面认同感,即使有些干部在问题和困难面前能挺身而出,也被认为是另有所图。这种对干部缺乏信任和肯定的情绪,有时甚至到了“过敏”的程度:夏日给工地工人送“清凉”,被说成做做样子;坐公交车体验公交拥挤,被说成为了树立个人形象;搞点城市新规划,被说成是搞政绩工程,如此等等。实事求是讲,这种舆论氛围,往往对一些干部造成一种无形的压力,弄得有些事情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
但我们应该看到,群众对一些干部的负面认识,并不是其头脑中固有的。有些事情虽说是对某些干部的一种主观臆断或一时误解,但在现实生活中,也确有领导摆架式、造声势的“作秀”行为存在。群众对此类现象真假难辨,只能都笼而统之地以“作秀”论处。
其实,领导干部是否在“作秀”,鉴别的方法简单地说有两条。一是其在“捞树叶”后,是否进而就解决城市的排水之患有所作为;二是看这次“捞树叶”是偶尔的率性所为,还是其工作的常态所至。只要我们一些领导干部的“捞树叶”之举是遇事的“习惯”使然,常态之举,群众的“作秀”责难自然会冰释。
说到底,我们的领导干部和政府工作人员,守着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光荣职责,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进行工作,这其中不仅包含着工作本身的效率和效果,同时在工作过程中也必然接受着群众的监督和质疑。有时,群众的话说得不太顺耳,或者对某人某事批评错了,这都在所难免。我们应该看到,对政府部门进行批评和监督是群众维护自身民主的权利,也是帮助政府部门及早发现问题、改正缺点、提高执政水平的一条有效渠道。因此对这些批评的声音,不妨抱以我们历来倡导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清者自清。要紧的是如何把问题真正解决好,把关心群众的工作坚持不断地做下去,相信最终一定会受到群众的肯定和欢迎,久而久之,我们干部的作风和形象在群众中会有一个崭新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