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期●缅怀篇●

冲山解围 缅怀先辈

作者:刘晓远



山,一座美丽的小岛,坐落在苏州吴中区光福镇境内的太湖中。80年前全岛有70多户人家,近300人口,面积不足3平方公里,四面环水,芦苇丛生,山水相映。抗日战争后期,在这座小岛上,新四军16旅和中共苏南二地委展开了一场解围军事行动。我的父亲刘明远是这一军事行动的见证者、参与者。

19449月中旬,我的父亲离开新四军太湖游击支队,参加中共苏南二地委在宜兴举办的党政干部学习班。一天傍晚,父亲接到通知,立刻去二地委办公室报到。一进屋,二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陈立平就对父亲说道:“刘明远同志,苏州的薛永辉司令员被日本鬼子包围在冲山了,你带7个人过去!”父亲一愣,还没有来得及回答,就听陈立平大声喊道:“你怕死?”父亲立刻拍着胸脯说:“我不怕死!我参加革命,一为抗日,二为死去的父亲报仇!你给我7个人太少。”陈立平说:“好了,知道你不怕死!你对苏州的情况比较熟悉,带7个人去打前站、摸情况,情况摸清楚了,我们才能采取行动!”我父亲接到命令后,连夜带着侦察班7名战士从宜兴的太湖边上船,向着苏州方向急驶而去。

冲山岛确实发生了事情。19449月初,中共苏西县委决定组织一次县、区干部和民兵骨干培训班,由苏西县委书记、县办事处主任、新四军太湖独立抗日救国军(也称太湖游击队)司令员薛永辉负责,严月落(女)、王坚(女)、张云(女)协助做具体工作。99日上午培训班55名人员到达冲山岛。下午4时,由于叛徒朱文仁(武工队司务长)投敌告密,300多日伪军乘汽艇和机帆船包围了冲山岛,然后上岛封锁村庄,抓人烧屋,威逼群众,狂妄叫嚣要将薛永辉及其队伍彻底消灭,扬言“活要见人,死要见尸”。面对强敌的突然包围,薛永辉指挥队伍撤到芦苇荡里与敌人周旋,曾几次组织突围。由于渔民的船已被日伪军扣留,干部民兵只能泅水突围,终因敌众我寡,牺牲了22人,只有黄惠群、许岳平等少数人泅水突围出去,其他人退回到芦苇荡里。突围出去的同志,一心惦记着芦苇荡里的薛永辉等人,曾先后3次乘着夜色,划小船避开敌人的巡逻艇进入芦苇荡,但由于芦苇荡太大,未能找到薛永辉等骨干,只救出2名民兵。

日伪军挨家挨户搜查,搜不到薛永辉等,就放火烧芦苇荡,但青青芦苇不易燃烧。日伪军无奈,便押着老百姓在芦苇荡划区域进行梳篦式搜捕。有的老百姓被日寇押着在前面带路,故意大声说话,好让干部民兵听到。还有的老百姓故意往深水区带路,阻止日军前进。尽管这样还是有9名同志先后被捕遇难,最后剩下薛永辉、严月落、王坚、张云和民兵李兴根5人。他们在芦苇荡里日晒夜露,9月(农历八月)的天气中午炎热,深夜寒凉,特别是遇到下雨天,每个人全身淋湿,没有一席之地可以避风寒躲冷雨;双腿泡在水中,空中有蚊虫叮咬,水下有蚂蝗叮吸,身上多处被咬成小包红成一片,痛痒难忍。没有食物,他们只能挖芦根、采野菱、捋青稻谷充饥。岸上还不时传来劝降的声音。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势,薛永辉鼓励大家克服困难,坚持斗争,活着出去就是胜利。3位女同志相互关心,互相鼓励,克服诸多不便,没有一个人流过眼泪。在薛永辉模范作用的带领下,大家以坚强的毅力,克服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在老百姓掩护帮助下,与敌人周旋,一次又一次地躲过了敌人的搜捕。

父亲等人渡过太湖,登上岸,与苏西县办事处的同志取得联系,立即组织了对冲山岛的侦察,并将情报送交苏南二地委。二地委、军分区领导研究后,拟定出了对冲山实施解围营救的方案,并报新四军16旅批准。苏南第二军分区(16旅独立2团)参谋长王香雄率该团部分主力部队,从宜兴出发,改变行军常态,白天走大路,拉长队伍距离,穿过乡镇,大造声势,浩浩荡荡经马山到锡南,再从锡南下太湖到苏西及洞庭西山小岛,在湖中游弋。驻苏州日军很快得到新四军主力部队向苏州进发的消息,因太平洋战争的缘故,苏州周边已无兵可调,唯恐冲山岛上的日伪军被新四军主力部队消灭,便慌忙命令冲山的日伪军撤退。929日上午,日伪军从冲山岛撤出。薛永辉等5人在探明日伪军撤离后,相互搀扶着走出了芦苇荡。他们在老百姓的帮助下,被临时安排在“白皮红心”的伪保长李柏祥家歇息。

冲山岛被日伪军围困整整20天,抗日干部和民兵牺牲31人,突围19人,坚持到最后脱险5人。日伪军在新四军主力部队的压制下被迫撤军了,要彻底消灭薛永辉及其队伍的企图成为了泡影。

冲山解围了,薛永辉还活着!这一消息传出,当地军民为之振奋。王香雄率部队来到苏西县,见到薛永辉等人非常高兴,紧紧握住薛永辉的手说:“你们吃苦了!”薛永辉说:“我们终于坚持到胜利了!”王香雄见薛永辉身体虚弱浮肿,要他去宜兴山里休养,并说不能走就叫战士们用担架抬着走;薛永辉认为这样太麻烦了,坚持就地隐蔽休养。中共苏南二地委考虑到薛永辉确实需要休养,便任命我父亲为新四军苏西县办事处副主任,主持工作达3个月之久。

冲山解围是在新四军16旅和中共苏南二地委的正确领导下,采取“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和被围人员坚持斗争,而成功展开的一场解围军事行动。这成为太湖军民抗战史上的光辉典范。

冲山,随着时代的变迁,四面环水的小岛已发展成三面环水直插太湖的半岛,更加美丽富饶。冲山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它依然承载着人们80年前的记忆。为了纪念太湖地区抗战,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铁军精神,1989年,苏州吴县太湖乡政府在冲山建立冲山之围纪念碑,2009年,苏州市委市政府在冲山建造了新四军太湖抗日游击队纪念馆。冲山成为太湖抗战的红色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