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期●征战纪事●

“陈文部队”:民众自发抗日武装的典型代表

作者:俞继东


中国人民14年的抗战中,涌现了许多自发组织的抗日武装。他们力量弱小,但抗战的毅力和决心强大,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的英雄气概。19378月,在扬州地区出现了一支非国共两党领导的部队,因其领导人叫陈文,被称为“陈文部队”。这支部队演绎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抗战历程,成为民众自发抗日武装的典型代表。

“陈文部队”的形成

19285月,中共郎溪特支领导的农民暴动失败后,身为农民自卫团团长的陈文无法在家乡立足,辗转来到镇江。为生活计,1930年春,经任国民党江苏省保安处少校副官的友人闵寿松推荐,陈文进入保安处在镇江开办的干训所学习,结业后被安排到江苏省海上游击大队第二大队任副大队长。

19371112日,上海沦陷,日军分三路向南京进攻,整个宁沪地区一片混乱。在镇江沦陷前,陈文所在的部队也散了。他召集了几十人渡江北上,在扬州收容了一批散兵,在扬州西北的公道桥成立了一支民众抗日武装。

日军进占扬州后,陈文率部经公道桥北渡高邮湖到达送驾桥,把部队改名为“抗日义勇团”。陈文起草《告同胞书》,呼吁爱国青年加入抗日义勇团。为了有效地打击日军,陈文又率部南渡高邮湖,驻公道镇,并四处张贴布告,招收知识青年作为宣传队员。布告一贴出,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有20多名青年学生前来报名。抗日义勇团宣传队成立后,经常在该团武装保护下深入四乡宣传,唤醒了广大民众的抗日热情。

陈文的抗日义勇团,初期的组织架构分为参谋处、政训处、医务处、总务处,下辖3个连,共400多人。

在抗战中的活动

火烧扬州机场。19382月,陈文了解到扬州日军飞机场防守力量薄弱,决定来个突袭,火烧机场。团部制订了夜袭扬州飞机场的作战计划。在一个漆黑的夜晚,陈文率领两个连向扬州飞机场出发。

部队士气十分高昂,战士们敏捷地潜入机场,陈文命令连长卢海涛带领尖刀班冲在前面。战士们迅速干掉了日军岗哨,打灭了岗楼上的探照灯,迅速拧开机场上的汽油桶盖,将浇上汽油的草把和手榴弹向机身上投去。顷刻间,机场上一片火光,爆炸声震耳欲聋,4架日机被炸坏。守卫机场的一个排日军从睡梦中惊醒,胡乱地朝停机坪开枪扫射,遭到事先埋伏在机场大门口的义勇团两个排火力阻击,7人被击毙。

首战公道桥。扬州机场被毁的第二天,日军派出近百名步、骑兵袭击公道桥镇。陈文部队在回公道桥的路上接到消息后,立即跑步前进,从小路穿插回去。这时,留守团部的李占清连得到情报,很快抢在日军到达之前把队伍集中起来。

留守连主力集中到镇中的西街和北街,一个排埋伏在公道桥东的路两旁。日军步兵从镇东用机枪开路向西街推进,因不见义勇团的踪影,便架起炮对四周猛轰。突然,从日军背后传来一片密集的枪声!只见义勇团1连从镇西冲过来,陈文手持驳壳枪、率领主力从镇南街横扫过来,3连又从镇北街包抄过来。日军见三面受敌,不敢恋战,逃回扬州。

火烧扬州机场、公道桥大捷,使陈文的抗日义勇团名声大振。爱国同胞无不拍手称快,纷纷前来慰问。对这两次大捷,国民党各报纸、电台都作了宣传。193834日《高邮晚报》报道“扬州西北黄钰桥之敌不敢再向前犯,因我义军甚多”。国民党江苏省《苏报》派记者前往公道桥,写了《陈文义军大胜》的报道。国民党中央电台也播发了这一消息。

二战、三战公道桥。日军不死心,于1938328日继续进攻公道桥。陈文部队英勇抗击,击毙日军100多人,活捉2人,缴获三八式步枪100余支、机枪6挺、手枪10支、掷弹筒20余具、战马5匹。

4月上旬,日军又大规模向公道桥进犯,准备报复。陈文考虑到部队不能与强敌硬拼,在作一定抵抗后,北撤至郭集,还疏散了镇上的老百姓。日军进入公道桥后,驻扎在镇西的娄庄,抓走大批民夫,拆房毁屋,准备筑碉堡工事,作为据点长期驻扎。工事动工前的一夜,所有木料、石料和器材却不翼而飞,通往扬州的公路也被破坏,迫使日军不得不于429日撤回扬州,途中遭陈文部队伏击,死伤十余人。

进城除奸。在日军第三次进犯公道桥时,陈文派人进入扬州城内张贴标语布告,宣称“陈文率众将于近日攻打扬州城,望吾百姓切勿惊恐,我部决不伤害百姓,旨在把日军和汉奸斩尽杀绝……”之后,他组织数十名学生,在夜深人静时到大街小巷张贴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杀尽汉奸卖国贼”等标语,使扬州城内敌人十分惊恐。宣传队员朱廉和几个学生趁街上人多混乱之机,手持利斧,在大街上砍伤了坐在黄包车上的伪警察局长吴孝侯。

陈文还派便衣人员摸到伪江都县政府内,投掷了10多颗手榴弹,炸死炸伤10多个伪军,砍死1个日本兵并将尸体抛在县政府大门口,吓得伪县长方晓亭不敢上班。几天后,便衣队又在西门俘获一日军哨兵。便衣队还乘机击垮了看守面粉厂的日军一个班,让日军知道在扬州城里也是不安全的。事后,《新江苏报》报道说“陈文部队进了扬州城,砍伤吴孝侯,吓跑方晓亭……”

主动请党整军

193810月,陈文的“抗日义勇团”已有2000多人,影响日益扩大,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国民党第五战区苏鲁游击总指挥李明扬为了扩充势力,派人来劝说陈文接受其改编。陈文为保存实力,接受改编为“苏鲁皖游击总指挥部第三路第二团”,任三路副指挥兼2团团长。

10月底,陈文参加了苏鲁皖游击总指挥部在高邮召开的军事防务会议。会上,陈文介绍了自己部队情况与抗战以来的战绩,非但没有得到好评,还受到了猜忌和责难。这让陈文感到非常失望。

同年冬,新四军挺进纵队第二支队北渡长江,准备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此时的陈文部队随着队伍不断扩大,人员良莠不齐,违纪时有发生,内部问题不断出现,陈文越来越感到整顿部队的紧迫性。他认为只有在共产党的帮助下,以新四军为榜样来建设队伍,才能提高队伍的素质,否则部队就有垮掉的危险。于是,陈文就派人前往当时中共苏北工委,邀请新四军派员来协助建立教导队。

苏北工委认为陈文是一位真正的抗日军人,义勇团是一支真正的抗日队伍,为团结争取这支队伍,遂决定派工委组织委员吕镇中和陈淦前往陈文部队帮助工作。苏北工委书记惠裕宇指示他们到陈部后,在举办干训班的基础上,秘密发展一批党员,以形成改编陈部的核心力量。

19394月,吕镇中和陈淦来到塔儿集陈文团部,受到陈文的热情接待,随即在陈文的极力支持下,在寿佛寺举办了第一期义勇团连以上干部参加的干训班。之后,他们组建了教导队,教导队下设政治、军事4个区队有200余人。教导队既学军事,又学政治文化,由吕镇中、陈淦等担任教员。他们组织学员阅读进步书刊,教唱抗日歌曲,运用多种形式对学员们进行革命思想教育,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提高了学员的政治觉悟。

7月,经中共苏北工委批准,党在陈团建立了党支部,吕镇中任书记,党员有十余人。在党组织的帮助下,陈文部队的面貌焕然一新。

坚贞不屈壮烈牺牲

陈文的抗日义勇团实力发展壮大,但国民党江苏省主席韩德勤因陈文拒不接受改编,十分恼火,又听说陈文部队内部有共产党活动,决心“剿灭”这支队伍。

19398月,韩德勤命令驻天长的国民党军8914团,驻宝应的697698两个团,驻扎运河沿线的王楷、张星柄部1个旅,驻金沟和黎城的黄天民、钱怀宝部两个大队,从东南西3个方向对陈文部队合围。“剿陈”指挥部设在蒋坝,总指挥是中将翁达(后在黄桥战役中被新四军击毙)。817日,在翁达的指挥下,国民党军分水陆两路开始“围剿”陈文部队。

陈文率部与顽军战斗了77夜,终因寡不敌众,于89日晨从闵塔突围。不料,这天刮大风,船队被风浪推至岸边搁滩。陈文率突围出来的战士登岸,准备向西继续突围,可途中遭到国民党盱眙县保安大队及顽军李震环部的阻击。陈文率部背水作战,伤亡惨重。突围无望,为不伤及部下,陈文大义凛然地走上大堤,对顽军高呼:“你们要捉的是陈文,我就是陈文,叫你们的李团长出来说话。”

陈文被捕之后,任凭严刑拷打,至死未透露部队内部党组织的任何情况。8月中旬,韩德勤下令处决陈文。陈文牺牲时年仅37岁。韩德勤为掩盖杀人真相,陈文被害的第二天,《苏报》消息称“被俘匪首陈文,夜间借小解之机逃跑,被卫兵击毙……”顽固派的这种污蔑之词,实在令人不齿。

历史不会忘记为民族自由而牺牲的英雄。20206月,安徽省民政厅正式追认陈文为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