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年●缅怀篇●

徐玮和张秋人的刎颈之交

作者:徐立人




秋人(18981928),浙江诸暨人。徐玮(19031928),江苏海门人。两人先后在上海加入共青团和中国共产党,在为党工作期间都不幸被捕,同于1928年被国民党当局杀害在杭州陆军监狱。他俩成为刎颈之交,是自1923年在上海开始的。

1922年,徐玮在上海南方大学读书时,与嵇直、孙良惠一块创办小沙渡沪西工人补习学校和沪西工友俱乐部。19231月,嵇直介绍徐玮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由时任社会主义青年团上海部委书记张秋人亲自对徐玮进行考察,两人因此而结识。张秋人问徐玮对入团的认识,徐玮回答说:“我看过许多书,特别最近看了《共产党宣言》,懂得无产阶级只有团结起来才能解放全人类。我认为,只有参加组织,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我从上中学起,就多次参加进步学生组织的活动。”张秋人听后十分满意,感到徐玮觉悟很高,经研究,很快批准徐玮加入青年团。之后,徐玮工作更努力,第二年就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徐玮与孙良惠、刘华等人领导沪西工友俱乐部发起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19273月,徐玮参加周恩来、罗亦农等领导的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并取得胜利,随后被选为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上海市临时政府委员。4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徐玮在周恩来、赵世炎等领导下,策划召开群众大会,组织工人示威游行,声讨反动新军阀。后来,徐玮根据中央指示去武汉参加中共五大和共青团四大,9月下旬被派往浙江任省委常委、共青团浙江省委书记。

张秋人小时因家贫常受欺凌,为改变命运,进入收费较低的美国传教士办的中学并加入教会,但很快认清教会的伪善面目。为追求革命真理,张秋人于1921年在上海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因工作需要,张秋人离开上海,到广州在《政治周刊》当编辑。其间,他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讲过课,在黄埔军校当过政治教官。他在组织平民女校学生支持上海工人罢工斗争中、在组织“非基督教同盟”宣传中、在代表黄埔军校接待美国记者奇帕特等重大活动中,都表现出智慧、勇气和才能,让许多人叹服。1924年春,张秋人在宁波朋友家聊天时,痛骂了教会与神父的恶劣行径,激怒了在场的教会学校女学生徐镜平。两人展开激烈辩论。由于张秋人言辞正义、犀利,徐镜平无法辩驳。后来,徐镜平在张秋人等引导带动下走上革命道路,也加入了青年团和共产党,还与张秋人结为革命伴侣。

19279月,张秋人调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929日,他与徐镜平在西湖边被黄埔军校两名反动学生跟踪。情知不妙,他拉着徐镜平跳上游船,叫船工立即开船,用英语叮嘱徐镜平赶紧回旅馆将藏在枕芯中的文件转移。当反动学生跳上游船时,张秋人已脱了皮鞋潜入西湖,将藏在身上的全杭州市中共党员名册踩入湖底淤泥中。但因用力过猛,张秋人双脚深陷淤泥难于脱身,不幸被捕。幸好徐镜平抢在敌人大搜捕前,安全转移了文件。

张秋人被捕后,被国民党当局关押在杭州陆军监狱。他被100多名反动学生联名指控,早作好了牺牲准备。1927116日,中共浙江省委军事地下机关和团省委机关先后遭到破坏,徐玮和机关多名同志被捕。徐玮被关押在张秋人对面的牢房中,当时化名胡公达,但遭叛徒出卖,被认出真实身份。徐玮也知“来日无多”。面对死亡,徐玮、张秋人义无反顾,组织狱中难友开展各种形式的斗争。他们把监狱当课堂,宣讲革命思想,还劝导狱友多读些书,一旦出狱就可以为党多做工作。蔡和森编写的《社会进化史》、李季译的《通俗资本论》等书刊,都是他们买通看守弄进监狱的。一次,张秋人对徐玮说,如果有办法弄进“英拍拉考”(《共产国际通讯》)译出来或口传,就能使狱友们及时知道世界“共运”的形势和第三国际的指示。狱中,张秋人大义凛然地问看守:“怎么还不枪毙我?”同一牢房的薛暮桥忍不住问他:“你既然知道要死,为什么还要天天读书?”他严肃地说:“共产党人活一天,就要为党工作一天;现在不能工作,那就要读书,岂能坐以待毙!”

192828日下午,敌人押张秋人等5人“开庭”。他从容地向难友一一告别,在验明正身时,大喊:“老子张秋人,共产党人何惧生死!”说罢他抢前几步,抓起案上的砚台向法官头上砸去……

得知张秋人牺牲,徐玮无比悲痛,更燃起心中的革命烈火。第二天早上,徐玮趁和狱友骆耕漠放风时机,在牢房前的雪地上写下“为无产阶级而牺牲”8个大字。那天晚上,他还写下一封署名“九如”的家信。418日,徐玮又给母亲、哥弟及好友周赞明写信。他还给骆耕漠留下“前人去后后人到,生死寻常何足道,但愿此生有意义,哪管死得迟与早……”的诗句,令人肃然起敬。

张秋人牺牲后,徐玮继承他的未竟事业,在狱中继续工作。他趁看守不注意,就在牢房、监狱长廊、递饭窗口,给难友讲自己为什么加入共产党、讲中央八七会议精神和土地法大纲、讲自己如何在法庭上和法官作斗争,鼓励大家团结一致、共渡难关。他还鼓励狱友们如能出去,一定要把武装搞起来,打倒蒋介石,为党、为劳苦大众工作……192853日下午,敌兵押徐玮“开庭”。他大声喝问“今天枪毙几个”,吓得敌兵将名单和钥匙都掉在地上。徐玮与曹仲兰等4人在被押赴刑场途中,一路高呼口号,慷慨赴义,最后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杭州清泰门外。

张秋人和徐玮从相识到相知,从并肩战斗到英勇献身,只有6个年头。193111月,毛泽东在瑞金曾感叹良久,说:“张秋人是个好同志、好党员,很有能力,很会宣传,很有群众基础,可惜牺牲太早了。”

如今,张秋人和徐玮的塑像安立在杭州万松岭烈士纪念馆二楼。他俩的英勇事迹,被常年滚动播放。徐玮狱中遗书的雕塑矗立在陵园的碑林中,“死难烈士永垂不朽”的纪念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没有先烈洒热血,哪来今天好生活。先烈们为人民利益英勇献身的精神,永远激励着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而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