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年●散文●

心中的上海,亦近亦远

作者:王珏



段时间,王家卫导演的电视剧《繁花》热播,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剧中上世纪90年代的上海,富裕、精致、纸醉金迷,遍地都是发财的机会,仿佛魔都版的《美国往事》。有人说浮夸,有人说太假,上世纪90年代“万元户”都少见,上海黄河路上的饭店已经贵到吃一顿饭要三万五了?但翻看上海的历史,你会发现,这一切都并非虚妄。

上海,之所以被称为“魔都”,是因为它一直走在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的前沿,走在一切时髦、阔绰、小资生活的前沿。作为一名在长三角地区小城市里长大的女性,上海这个地域名,从记事开始,就经常出现在我的生活里。

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家所在的学校职工宿舍楼里,住着一位三十来岁的上海知青女教师,因为在铜陵成了家,就没有再回上海。在那个人人打扮都很朴素的年代,她烫着大波浪,化淡妆,一年四季都只穿裙子,配黑色或红色的高跟鞋,在人群中显得格格不入,却也分外好看。小地方的人看不惯就经常在背后议论,说她花枝招展,不安本分,傲气不合群。我却觉得这个阿姨蛮好,说话细声软语,还经常拿大白兔奶糖给我吃,夸“小囡嘎秀气”。

我对上海的初印象,就源自于这位上海女性,形象好,气质佳,生活细致不粗糙。

上初二那年,我妈单位组织职工去上海旅游,我妈回来后给我带了件蓝色带刺绣的羊毛开衫,上海老字号春竹牌的,样式很新颖,料子也舒适柔软,我很喜欢,穿去学校同学们都夸漂亮。当然啦,也茫茫贵,要人民币180元。要知道我妈当时一个月工资也不过400元。这件衣服我一直到上班后还在穿,即便是现在穿也一点不过时。

上海给我的印象不错,然而我长到18岁都没去过一次上海,虽然有直达的列车,但上海在我的认知里,是电视剧里的“十里洋场”,如镜花水月般可望而不可及。说来也怪,我明明对这座城市充满好奇和渴望,可之后的大学四年,去过南京、北京、广州,却始终没有去过上海,哪怕在找工作时,也没有想过要去上海。

第一次去上海。已是2002年,那一年,我作为海军福建基地演出队的一名演员,赴上海进行三个基地间的交叉汇演。我终于看到了南京路,登上了东方明珠塔,品到了正宗的蟹粉小笼,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白日的明媚与夜景的奢华。

在这之后,我调到了舰队机关,因为工作的关系,与上海有了更多的接触,几乎每年都要去个三两次,最多的一年去了6次,最长的一次待了两个半月。那些年,每次从上海回到宁波,都有种从城里回到乡下的感觉,特别是夜晚,差别老大了:上海灯火辉煌、炫丽妖娆,宁波黑不咙咚、土到掉渣。

对上海印象比较深的,有三次。

第一次是在2008年,我赴上海片部队开展文化调研,大学同学邀请我去家里作客。我当时在虹口,她家在闸北,下班时她开车来接我,一路上那个堵啊,从下午5点半一直开到晚上快8点,高架上刹车灯红成一片,与斑斓的霓虹灯映在一起,一时竟迷离了我的眼。

晚上住在她的新家,27层。我第一次住这么高的楼,站在落地窗前向外望,是东方明珠塔、是环球金融中心,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和浩荡的黄浦江……那一刻,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一定要买高楼,那是一种将所有壮阔繁华都尽收眼底的睥睨。

第二次是在2012年,我带6岁的儿子去上海闺蜜家。下午参观完上海自然博物馆后,闺蜜的朋友请我们到一个叫“梧桐苑”的私家菜馆吃饭。那是我第一次吃到黑松露、鱼子酱、澳龙、松茸这样的高档食材,其摆盘之精细、造型之别致、分量之袖珍,刷新了我对上海菜的认知。用儿子后来文章里的话来形容:上海的记忆是混乱的,但对于菜馆里那道鲜掉下巴的松茸云吞汤却是印象深刻,以致于多年后回想起来,都仿佛热度正好,沁着醇香和浓郁。

第三次是在2015年,舞台剧《爱在深蓝》到上海片部队巡演,当天下午有空,我们几个文艺骨干到上海大剧院,观看正巧在国内巡演的百老汇音乐剧《人鬼情未了》。那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视听盛宴,无论是剧情、演唱、表演,还是灯光、舞美、音响,都无可挑剔,不得不佩服西方文化在戏剧方面的先进,让我这个在部队待了多年的“土文艺”开一把“国际范”的洋荤。

讲真,这么多年来,我所有最前卫、最高端、最先进的体验都源自于上海,但我对这座城市的情感,却始终带着一种淡淡的疏离。我喜欢她的灯红酒绿,欣赏她的海纳百川,但对于我这种清新寡淡、无甚野心和太大欲望的人来讲,上海的奢华透着偶像般的距离感,有种“看看养眼就好、拥有那就算了”的认怂感。

我最近一次去上海,是在2019年的11月。那是转业后的一次出差。到了嘉定的当晚,我去虹口拜望战友,回来后就在微信圈发了“深夜11点仍拥挤不堪的地铁11号线”。于是,有位好友就在评论区感叹:为什么这么艰难,人们还非要挤到这座城市,房价高、消费贵、人情淡漠,支撑他们的动力是什么?

我想,可能是公平、勤奋、实干的氛围,也可能是这座城市方方面面透出来的高级感,甚至可能就因为这座城市美得令人炫目的璀璨夜景……

所以,虽然不属于这座城市,我也愿意花3个多小时在地铁上、在出租车里、在步行街,去观察这座城市百态的人生,去感受这座城市跳动的脉搏。


 


上一篇:端午“粽事”下一篇: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