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期●征战纪事●

红色渡口张黄港

作者:沈寿高



浩浩长江进入江苏境内,水流变得舒缓,位于长江北侧的如皋市石庄张黄港,就是长江泥沙淤积成的江港。上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这个江边小港在党的领导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谱写出一曲曲激越昂扬的红色战歌!

红浪潮涌,往返大江渡名将

192851日,在中共如皋县委的领导下,如(皋)泰(兴)地区爆发了五一农民暴动。起义军攻打敌区公所,焚烧地主庄园。国民党反动派惊恐万状,调动泰州、扬州、高邮、南通、靖江等县公安大队和驻泰州的第46军一部共1500多人,到如皋“进剿”;并派“清平”、“昭武”、“建勋”三艘军舰,封锁了张黄港、中兴港和龙稍港。农民暴动在敌人残酷镇压下失败了。

暴动的烽火刚刚熄灭,张黄港周家塌农民赵仁甫就在中共如皋县委军事委员、五一农民暴动副总指挥徐芳德的引领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成长为如皋县委委员、石庄区委书记。赵仁甫不仅要负责石庄区委党的工作,也要负责刚成立的红军游击队的经济。为干好革命工作,他发展妻子白兰花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游击队,使她成为一名会做工作、能打仗的得力助手。

镇涛红军游击队经常在张黄港一带活动。19291026日凌晨,徐芳德来到张黄港周家塌,取走赵仁甫刚从上海买回的8支德国造驳壳枪,立即赶往太平圩马剑华家。途经小圩桥乘渡船时,遇到作恶多端的镇涛警察分局巡长祝荫培勒索,徐芳德果断拔枪将其击毙。

国民党反动派侦知共产党和红军游击队经常在小圩桥一带活动,就派保卫团前来“围剿”,但每次都以失败告终。赵仁甫还带领游击队员化装成敌军士兵,大摇大摆地闯进敌人的老巢,端掉敌人的据点。后因叛徒出卖,赵仁甫被捕,于19291130日英勇就义。

1929年底,中央军委和江苏省委决定成立红14军,并派何昆、余乃诚、张爱萍、何扬等6名同志来如皋领导建军工作。由于张黄港是如皋当时最大的轮船码头,经省委同意的交通线路就是从上海十六铺登船,到江北张黄港登陆。后因敌人有所察觉,加强了对张黄港的盘查与封锁,交通员就将6人分成两组,一组从张黄港上岸,一组从新港登陆。

从此,张黄港就成了中共如皋县委和红军游击队人员、物资的交通要道。红14军交通员宗子祥回忆,我方经常从上海把秘密文件、革命书籍和武器弹药等隐藏在生活物资中或孩童身上装上船,然后在张黄港下船取货,确保中央指示和红军急需物资顺利转运。不少红军伤病员也都是从张黄港乘船到上海去救治的,如时任红14军第2支队第2大队大队长张爱萍和副大队长曹振楚等。

14军成立后,经常在张黄港以北地区与敌人作战。19306月,红14军和赤卫队1000多人围攻石庄,攻入镇区,救出被捕同志,并把大地主家的粮食和衣物分给群众。

然而,在“左倾”路线的错误指导和敌人的残酷镇压下,红14军遭受巨大损失,行动越来越困难,不得不于1930年秋宣布停止集体活动,主要领导人撤离,部队就地解散。张黄港和如皋其他地区一样,再次陷入白色恐怖。

明争暗斗,构建红色交通线

1938319日,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进了如皋。

此时,因参加抗日救亡运动被国民党当局逮捕的陈玉生刚刚出狱,回到家乡后就找到当年潜伏下来的红14军战士,成立了泰兴抗日救亡大队。陈玉生看到国民党如皋县政府既无心也无能力开展抗日斗争,果敢地收缴了张黄港税所、石庄和西来区公所、江安区常备队和泰兴古溪分局的武器,在如泰靖边境开展抗日活动。

日军知道张黄港地位重要,派出两个分队约30人进驻港区;在邻近的石庄镇驻扎一个小队50余人,后来又派来一个连的伪军,对张黄港进行严密看守。

1941年春,不少皖南事变中失散的干部战士来到上海找党组织。同时,大量爱国人士和进步青年也集中到上海。为把这些革命的力量尽快疏散、转移到苏中苏北抗日根据地,在苏中区党委副书记陈丕显领导下,上海新四军办事处与苏中区委组织部统一负责这项工作。他们在沿江增辟新的交通线、巩固原有交通线,张黄港就是其中一条重要交通线。

新四军11旅兼苏中三分区派出敌工人员,利用陈玉生司令员和陈宗宝团长在青帮的关系,掩护大批爱国人士和进步青年通过日伪军的层层设防,安全进入抗日民主根据地。新四军老战士方征回忆:“我在敌工科工作期间,先后被组织三次派进西来镇、两次派进张黄港、一次派进石庄和磨头敌伪据点做敌工工作。其中印象最深的是1941年初,我被旅政治部主任吉洛(即姬鹏飞)第一次派进长江北岸的张黄港敌伪据点。这个港口是南北交通咽喉要地,主管军情、财源、人流、货物进出,也是我新四军南北秘密交通路线。当时,上海有许多抗日进步青年学生来苏中三分区抗日民主根据地都从这儿入口,因而,对这个港口我们必须明争暗斗控制它。我跑这个据点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争取伪维持会长朱子林做也为我方服务的两面派。”

在瓦解敌人、争取敌人的同时,苏中区党委还安排河北保定籍人士王凤林打进张黄港警察分局,当上了伪巡官。在敌人内部混出“头脸”后,王凤林“辞职经商”,开设鸡鸭蛋行,办起交通旅社,以此为掩护,秘密为党做起交通中转工作。

陈丕显在《苏中解放区十年》中写道:“1941年春,军部通知做好接待国际友人、奥地利大夫罗生特同志的准备。上海办事处和区党委派荣健生同志护送,由张达平、汤季宏等同志具体安排,并找到安泰轮船上一位职员协助……船到张黄港时,先期到达的王建中同志疏通了伪军,罗生特、荣健生同志连同一只装满医疗器械的大箱子,从安泰轮秘密接到一艘事先准备好的小划子上,乘夜色绕过敌人哨所,我如西县派出的接应部队联系,然后转往军部。”

此期间,通过张黄港交通站来到如西抗日民主根据地的,还有著名作家、江西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艾寒松和其爱人赵金秀,著名作家、文学理论家阿英(钱杏邨)全家,作曲家陈大荧……据《季恺纪念文集》记载:“抗日战争中,如西县政府接待了成千上万个来自沦陷区的革命青年,使他们走上了革命道路。”他们到达解放区,大多是从张黄港登陆的。

此期间,苏中三分区通过这条地下交通线,从上海运回了大量军用物资。新四军老战士李永华回忆:“(1943年)腊月三十日下午,我们的木船徐徐驶进张黄港码头。约在太阳落山时,突然来了一群伪军,持枪登船检查。正在这时,又突然看到3个穿呢制服的伪军官走来,那些搜查船上货物的伪军又离船上岸,其中一个伪军官照着几个搜查的伪军士兵各打了几个耳光,即纷纷离去。”

19447月,地下党员、永安沙伪军大队长王宝树率所部150多人驾船起义,途经张黄港奔向如西抗日民主根据地。此后,在我苏中三分区和如西独立团的强大攻势下,石庄、张黄港守敌撤逃江南,张黄港恢复了短暂的宁静。

踊跃支前,护送雄师过大江

1946年解放战争爆发,我军以如皋为主战场,打响著名的苏中战役。粟裕、谭震林指挥华中野战军七战七捷,歼敌53780人。其中,如皋战场歼敌占68.5%。其后,华中野战军主力北撤,如皋城和境内主要集镇被国民党军占领。

1946113日占据张黄港后,国民党军疯狂“扫荡”,拉牛抢猪,乱抓群众,使张黄港陷入极端恐怖之中。我地方党组织和区乡武装依然顽强地坚持原地斗争,使张黄港成为我地方武装活动的最南端。

1947918日,如皋县警卫团副团长何正率3个连,在粉碎国民党军10个中队的四路“会剿”、歼灭孤山进犯之敌一个中队和斜桥出援之敌一部后,乘胜袭击了张黄港敌据点,毙俘中队长以下130余人,缴轻机枪3挺、长短枪60余支,收割电话线500多公斤。1223日,副团长柯德全率如皋县警卫团和石庄区队再次袭击张黄港,俘敌分队长以下24人,毙伤4人,缴步枪21支、短枪4支、子弹2000余发。

19491月下旬,国民党军撤逃江南,张黄港重新回到人民的怀抱。219日,粟裕在徐州贾汪主持召开作战会议,第二天下达《三野京沪杭战役预备命令》,明确:“以十兵团主力从龙稍港至张黄港段强行渡江,首先夺取京沪杭线丹阳、无锡段要点。”据此,第三野战军29军于3月上旬进入如皋,所属各师、团分驻包括张黄港在内的各个镇村,进行渡江战役战前准备。

到达如皋后,29军专门设立了渡江司令部,由参谋长梁灵光任渡江指挥。渡江司令部统一负责理敌情、地形的侦察,船只、水手的征集与组训,启渡点、登陆点的选择等与渡江作战有关事宜。

时任2604连班长曹正家回忆:“194929日,华野11纵队改编为29军,33旅改编成87师,师部在如皋。87师有259260261团。部队渡江前在如皋定慧寺东面河弯道内训练,接到渡江命令后,前往靖江东面与张黄港交界处渡江。”

时任260团卫生员倪国昌、战士赵文昌回忆:“当时260团驻在张黄港与八圩港之间,渡江前在如皋训练。一个班一条木头船,整个团有500多条船。”

张黄港居委会原主任金伯华回忆:“(1949年)一过年,就有解放军到我们沈家圩,挨家挨户统计哪家能住多少解放军……我家住的参谋部,西隔壁住的参谋长。整个沈家圩住了一个团的解放军……渡江战役前夕,解放军来了命令,要开始渡江。解放军开始做干粮,蒸的龙糕由我们沈家圩的7部车子推送到朱家埭。”

遵照第十兵团部署,29军加强特种兵纵队第一、第五榴弹炮团各一个营和一个高射机枪连(欠一个排),由东自张黄港、西至八圩港(不含)择点南渡,首先抢占江阴以东的长山、张家港,并向两侧发展,建立滩头阵地,攻占江阴要塞;主力迅速向前发展,占领云亭、峭岐诸要点。

如皋人民不仅把船只全部献出,船老大们也都自觉自愿地参与渡江训练、演习,直至冒着枪林弹雨,驾船送解放大军过江。渔民薛汉章和他父亲带着自家船只投入渡江军运。他回忆:“我们如皋船只集训地点在新港,演习地点在五圩港(张黄港东56华里)向东至西七案(即张黄港口东)。”

张黄港人民把渡江大军送过长江,民工团也陪着他们一路南下。张黄港这个渡江战役的东起渡点,永远与“百万雄师过大江”紧密地连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