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丁小凡写的“暴力日记”,笔者感触颇深。
丁小凡的日记,并非一味讲“暴力”,也流露出他的一些苦衷。他是由泪水演变成恨水,强咽进肚中,聚集到一定的时候再喷射出“坏水”来。我们没有理由说他是个不可救药、天生就该进少管所的坏孩子。
丁小凡的家长这一代人,是从“读书无用论”年代过来的,在错误思潮的影响下,荒废了学业。改革开放后,人们深深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走教育这一强国之路。而40岁左右的为人父母者,对自己的孩子期望值很高,希望孩子能圆他们的升学梦,并出人头地。对此,丁小凡是明白的,所以一旦考试成绩不佳,就会产生“我爸就觉得抬不起头来”,“我给他丢尽了脸”的想法。考试制度让学生万众一心同挤“重点初中”、“重点高中”、“重点大学”这一“独木桥”。可“重点”有限,有些人“名落孙山”是必然的。有些家长不能正确对待这一现实,把失望之火发在孩子身上,往往酿成悲剧。同学们坐在同一个教室里,这本是一种缘分,应该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可有的学生看到同学未能考上重点学校非但没有对之安慰和鼓励,反而冷言冷语。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一些人的冷漠、白眼、嘲笑,使丁小凡“破罐子破摔”,走向极端。
有鉴于此,希望家长要做表率,多与孩子沟通。平时不说伤孩子自尊心的话。孩子们也要学会宽容和克制,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对同学要有爱心,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形成良好的氛围。愿丁小凡的“悲剧”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