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1期●散文●

你是杜鹃花

作者:易明

宜伟是我的五伯,宇娟是我的五妈,我们两家的住房相距仅有十多分钟的路,几十年的来来往往,平常,自然,也没有体会到什么新鲜与感动。

数年前,五妈患了“老年性痴呆症”,隔三差五地就要暴躁、吵闹、嚎哭,不肯离五伯一步,儿女们忙得像“急急风”,生活乱了,五伯的心堵上了一团麻。看着五伯一圈圈地消瘦,当时,我真为五伯着急:这两位年近八十的老人,往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哟!

可是现在五伯家却早已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五妈脸色红润、气顺心安;五伯精神爽朗、笑口常开。五伯为此付出的辛苦、智慧,我略知一二,心里常常生出许多感动、敬意。

五妈一贯以五伯为“精神支柱”,在病中更是将此种习惯发挥到极致。五伯针对她的心理特点,除了配合医生的治疗、用药外,还创造了一套“幸福疗法”:从细微处入手,春风化雨,让五妈心满意足,感觉生活在幸福之中。为了这套“幸福疗法”,五伯使出了浑身解数。

这两位在上个世纪新中国成立前便毕业的老大学生,现在双双报名上了老年大学,主修音乐和书法。五伯有音乐基础,深知音乐对健康的有益作用,从老年大学回来,他经常弹奏着他家的老风琴,和五妈一起练习歌唱。他不断地鼓励五妈:唱得好!大声唱!并不断地“触歌生情”,共同回忆往事。当两位老人深情地唱着“你说过你爱我,当我们还年轻……”时,我总忍不住地想流泪。练字,也是五妈每天的必修课,为了锻炼五妈脑力,五伯对五妈的书法课抓得很紧。五伯作诗一首供五妈练笔:“结发几十载,两鬓各已苍,相约永不忘,幸福度时光。”时间长了,五妈渐渐记不住了,提起笔来不知写什么,五伯就对五妈说:我们说好了不能互相忘记,你不能忘了我,把我的名字多写几遍。还有,你也不能忘了孩子们,孩子们的名字你也要多写几遍。五妈顺从,努力地写着,有时会哭起来,说:我怎么写不出来了?五伯赶紧找出相册,和五妈一起辨认“被忘却”的亲人。五伯家里现在有许多精装版本的小人书,都是五伯为五妈买的,为的是让她看图认字说话。五伯还每天让五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拣菜、剥豆、浇花、洗水果……在家人和客人面前,五伯总是称赞五妈:“身体邪气好,生活会得做。”(沪语,意为身体很好,能干活)五妈总是憨憨地笑。

去年五妈八十寿辰,一向简朴的五伯,在衡山宾馆摆下了丰盛的酒席。五妈那天化了淡妆,穿了一件大红的外套,一条银色的珍珠项链戴在脖颈上,在五伯的引导下,来宾逐一与五妈拥抱、敬酒、祝寿,五妈始终幸福地笑着。当生日蜡烛点燃、祝福的歌声响起时,五伯挽着五妈走到厅中央的花坛前,说:宇娟,你知道这是什么花吗?五妈没有回答。五伯说:这是杜鹃花,春天里开的花。现在是春天啦!五妈默默地看着五伯,眼里泪水盈盈,慢慢地说:“你-是-杜-鹃-花……”

杜鹃花开花落,日子一天天过。五伯在创造幸福,五妈在享受幸福。我明显地感到:五妈病情在减缓发展的速度,有时并不发展。五伯的细微之处,有许多感人至深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