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2期●缅怀篇●

粟裕一九四八年的良策殊勋

作者:张效琳




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粟裕离开我们二十年了!粟裕不朽的丰碑,已铸在历史中。解放战争是粟裕的辉煌时期,其中1948年更是惊心动魄的一年。粟裕出奇谋、用奇兵、立奇功,在1948年展现得最为集中最为突出。

1947年的最后一天,我当时所在的华东野战军第四纵队,遵照粟裕的命令,与三纵和陈泰部队一起,从平汉路的确山撤围。为配合刘邓粉碎敌人对大别山的进攻,粟裕统一指挥华野外线部队和陈赓部队进行平汉路战役,迫使国民党军先后由大别山抽调十三个旅回援,达到了预期的战役目的。随着1948年元旦到来,华野转入极其难得的休整。

休整中学习毛泽东1947年12月25日的报告——《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四纵在行军作战中天天出版的《战地新闻》,刊载了新华社播发的这个8000字的报告,供指战员学习。毛泽东在报告中说,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人民解放军在战争第二年转入了全国规模的进攻。蒋介石军事力量的优势只是暂时的现象,人心的向背是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在这方面人民解放军占着优势。报告中总结的十大军事原则,指战员们结合经历的实战深入学习。

粟裕是战区指挥员,他将战区的局部与战争的全局结合起来,在更高的层次上思考,分析战略形势,研究战略方针。1948年初,粟裕在“子养电”(一月二十二日电)中向军委呈报了《对今后作战建军之意见》。他认为转入战略进攻以来,我军原有政治优势,在战略上也取得优势,但在数量上、技术上尚非优势。我们要发挥发展我军的优势,限制削弱敌人的优势。在中原战场,敌军虽已被迫作全面防御,但凭借其优势兵力,还可进行攻势防御,中原战局呈现拉锯形势。粟裕探索战争发展的客观规律,他认为敌军屡遭歼灭后,兵力大为集中,不易分割,增援又快,战机难寻。我军必须集中兵力,打大规模歼灭战。当时华野在外线作战的部队,如有邻区部队协同打援阻援,彻底歼灭敌人一路,兵力是够用的。粟裕提出中原三军(华野、刘邓、陈谢)忽集忽分,打两三次歼灭战,就可能改变局势。粟裕“子养电”中的战略构想,在1948年初三个多月里,至少有七个电报、讲话,反复作了阐述。

然而军委改变中原战局的战略部署,是要粟裕率三个纵队渡江南进,吸引中原敌人二三十个旅回防江南。粟裕坚决执行,我们一、四、六纵在黄河以北濮阳地区日夜苦练渡江登陆作战、水网山地作战。与此同时,粟裕反复思考,分析权衡三个纵队南下的利弊得失。粟裕认为,此举必将震动敌人,但调动不了敌四个骨干部队,美械重装备的五军、十八军和桂系的七师、四十八师,不会跟我们南下,这样就削弱不了敌人优势,难以改变中原战局,将成僵持局面。而我们南下的三个纵队擅长野战,在江南打游击发挥不了长处。这三个纵队缴获了大量武器装备,其火力已不逊于国民党一般部队,渡江南进重装备只能丢弃,而敌人构筑工事、守备技术有了提高,无重武器很难解决战斗。渡江南进没有根据地作依托,弹药补给、兵员补充、粮食供应、伤员安置,都将困难重重。在敌占区转战几省将减员一半,以此代价在中原作战可歼敌三至五个整编师。所以,三个纵队不南下,集中兵力在中原打大仗,更能发挥我军优势,更有利于发展战略进攻。粟裕经过两个多月的深思熟虑,终于在1948年4月18日向军委“斗胆直陈”,建议三个纵队暂不渡江南进。

中央听取粟裕当面陈述后,采纳了他的建议。《毛泽东传》中写道:“这是对重大战略决策所作的关键性的变动。”“作为第一线高级指挥员的粟裕,在经过深思熟虑后,敢于实事求是地大胆地对中央重大战略行动部署提出不同意见,是难能可贵的。作为最高统帅的毛泽东,能实事求是地重视并采纳部属的不同意见,根据实际情况果断地调整重大战略部署,也表现了高度的智慧和勇气。”

粟裕深感责任重大,即将进行的战略行动是对自己提出、中央采纳的战略方针的检验,必须以战役胜利实现战略意图。军委要求在四至八个月内歼灭敌军五六个至十一二个旅,约五万至十万人。粟裕立下“军令状”。预定作战目标是歼灭五军,但五军与新增调的三四个整编师麋集鲁西南。粟裕寻找敌军优势中的劣势,发挥我军劣势中的优势。华野擅长攻坚的三纵、八纵,在距离敌守备薄弱的开封只有一日行程时,粟裕当机立断,将“先打开封后歼援敌”的腹案付诸实施。五昼夜攻克开封,全歼守敌。粟裕又以擅长野战的一、四、六纵围歼在睢杞地区徘徊的区寿年兵团。激战六天,歼灭区兵团,活捉区寿年,重创黄百韬兵团。豫东战役两个阶段歼敌九万,一仗就基本上完成了“军令状”的任务。豫东战役实现了“子养电”的构想,华东野战军在中原野战军阻击和钳制援敌的有力配合下,打了空前规模的大歼灭战,中原战局顿时改观,国民党再也没有能力发动战役性进攻,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实践证明了不分兵南下,集中兵力在中原打大仗的战略决策是正确的。

为了进一步发展我军的战略优势,加速敌人走向全面劣势,需将歼灭战推向更大规模。粟裕认为,这种大歼灭战发展下去,势将成为同敌人的战略决战。解放战争开始以来,敌人一再寻求与我军决战,粟裕认为应避免在不利条件下过早决战。现在我军已掌握战争主动权,敌优我劣的形势正在转化,需要密切关注、积极创造战略决战的条件。粟裕在三个纵队暂不渡江南进的建议中,就提出打完第一个歼灭战后,相机攻占济南,进逼徐州,与刘邓会师。战局正朝着粟裕的设想发展。济南战役前,粟裕向军委建议,全军雨季休整一个月,尔后集中外线作战部队、山东兵团和苏北兵团主力,协力攻济打援。军委采纳这个建议,改变了要山东兵团立即攻打济南的部署。经军委与华野反复商讨,形成了“攻济打援”的崭新战法:攻济与打援同时并举,以较多兵力用于阻援打援,保证攻济有足够的时间。粟裕兼顾攻济与打援两个战场。长于攻坚的部队用于攻济,长于野战的部队用于打援。攻城部队经八昼夜激战,攻克济南,全歼十万守敌。国民党军准备北上增援济南的十七万大军,慑于我强大的打援兵团已严阵以待,迟迟不敢推进。我担任打援的八个纵队,成为粟裕手中的生力军。

粟裕不让蒋介石喘口气,不让敌人从济南失守的精神压力下解脱出来。9月24日晨7时,济南城里还在巷战,粟裕就向军委建议进行淮海战役。在筹划和指挥济南战役过程中,粟裕就对下一步作战的方向和尔后决战的战场,联系起来思考。他认为在徐蚌决战,比在中原决战有利得多。粟裕打算大军进至陇海路南、徐蚌线东,攻占两淮、海州,采取“攻济打援”战法,主力位于宿迁至运河车站之间,歼灭可能来援之敌,包括五军及豫东战役未予全歼的黄百韬等部。毛泽东曾要华野特纵司令陈锐霆转告粟裕:“我把黄百韬、邱清泉记在他名下了。”军委采纳粟裕建议,认为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同时指出,集结在徐州地区准备增援济南的黄百韬兵团,不久将回到新安镇、运河车站地区,第一个作战应以歼灭黄兵团为目标。粟裕在紧张组织指挥歼黄作战的同时,密切注视全国和战区的新情况新变化:中原野战军进入淮海战场,两大野战军已由战略配合变为战役协同;辽沈战役胜利结束,我军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在兵力上、技术上的优势;长期隐蔽在国民党军中的中共地下党员何基沣、张克侠,将在徐州东北地区率部起义,我军可通过其防区切断黄百韬退路, 围歼黄百韬已成定局。鉴于上述情况,粟裕认为南线战略决战条件已趋成熟,在“齐辰电”(八日辰时电)中向军委建议,抑留敌人于徐州及其周围歼灭之。军委复电:“应极力争取在徐州附近歼灭敌人主力,勿使南窜。”统帅部定下了将徐州地区之敌就地歼灭的决心,淮海战役终于演变为南线战略决战。

在淮海战役的各个阶段中,粟裕都以大局为重,勇挑重担。第一阶段指挥华野由运动战转为攻坚战,将黄百韬五个军一仗全歼, 这是前所未有的。第二阶段为保障中野围歼黄维兵团,粟裕指挥华野在三个方向上作战。在北线,由大弧形包围徐州,转为以十一个纵队追击合围徐州30万逃敌。在南线,阻击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同时先后抽出五个纵队,直接参加中野围歼黄维的作战。战场形势不断变化,华野任务多次变换,粟裕紧张非凡,曾七昼夜未睡。第三阶段华野对杜聿明的包围圈越缩越紧,我军已占绝对优势。粟裕遵照中央指示,围而不攻,以稳住北平傅作义不海运南撤,同时开展强大的政治攻势,瓦解敌人。我们在冰天雪地的准海战场上迎来1949年元旦,学习毛泽东为新华社撰写的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1月6日对杜集团发起总攻,四天就将包围圈内的十几万人全部解决。伪装成“高军需”的杜聿明被我四纵活捉。华野在淮海战役歼敌44.5万人,连同豫东战役、济南战役,总共歼敌60多万。淮海战役结束,正好是粟裕立“军令状”后8个月,歼敌数为“军令状”的6倍至12倍。

毛泽东说淮海战役,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毛泽东的卫士长李银桥在《历史的真言》中,记述了毛泽东询问刘伯承、邓小平:“粟裕的身体还吃得消么?我晓得他经常头疼。”当得知粟裕还患美尼尔氏综合症等多种疾病时,毛泽东感叹道:“这样的身体状况还指挥着千军万马,战无不胜,是个奇迹呢!”“人才难得呀!” 粟裕在1948年初反复阐述的我军要从政治上、战略上占优势,发展为在兵力上、技术上也占优势,这个全面优势终于到来。战争形势急转直下,雄师百万过大江,红旗漫卷遍神州,解放战争从预计的五年缩短为三年。胜利来自党中央毛泽东运筹帷幄英明指挥,纳谏从善果断决策;来自各级指挥员和全体战斗员坚决灵活英勇顽强,前仆后继奋不顾身,两大野战军密切配合协同作战;来自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援,车轮滚滚担架如林,支前大军浩浩荡荡。在1948年的胜利进程中,充分展示了粟裕富有战略思维战略远见,多次提出战略性重要建议被采纳,精心组织指挥,超额完成任务,圆满实现战略目标。粟裕超群拔萃的谋略和指挥,最高统帅给予高度评价,交战对手大为折服。

粟裕对南线战略决战的突出贡献历史不会忘记,粟裕的神机妙算长留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