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参战已是50多年前的事了,但作为亲身经历这场战争的志愿军老战士,我永远忘不了这场战争,常激情满怀地回忆过去,而最使我难忘的是祖国人民多次派出赴朝慰问团深入前线战场慰问演出的动人情景。
记得第一次赴朝慰问代表团是由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大会主席(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主席)郭沫若率领的。第二次的“中央联合慰问团”由中央人民政府各部门和华北五省二市50多人组成,由中央卫生部部长李德全、北京市副市长吴晗率领入朝慰问。第三次“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是以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副会长廖承志为团长、由全国党、政、军和各民主党派代表与各人民团体及文艺工作者共500多人组成。该团携带全国各地人民捐献的各种日用品2000多箱、慰问金600多亿人民币(旧币)、锦旗1200多面和书报等,走遍了整个朝鲜北部的前线和后方,将慰问品、慰问金亲自送到中朝人民部队手中,其中慰问信就有1478440封。
1952年隆冬的一个晚上,天上下着鹅毛大雪。时任参谋的我从办公室回寝室(坑道)休息,只见山下公路旁停了一辆吉普车,俱乐部朱主任在车旁来回走着。他是六合县人,我俩还是老乡呢。我问:“朱主任,天这么冷,你在这儿干什么?”朱讲:“小老乡,你不知道,今天贺老总来志愿军总部慰问,晚上有京剧演出。可咱们的司令员、政委因工作忙,不能去看演出,他们的票不能浪费啊!”我对朱主任讲:“京剧票浪费太可惜,我也挺喜爱京剧的,我陪你去好不好?”就这样,我们乘车到了志愿军司令部坑道内会议室(小礼堂)。它面积不大,设备简陋,只有挤七八十人的长木板座位。但坑道四周全是大型钢材、圆木结构,并有排水沟和鼓风机换气,天虽冷,坑道内却很暖和。这是志愿军总部首长们召开重要会议的场所,即使敌机投下重磅炸弹,它也安然无恙。
我们到得比较早,坐在五排中(对号入座)。等了20多分钟,志愿军首长、各兵团司令政委(陈赓、李志民等)和朝鲜客人鱼贯而入。我们看势头不对,悄悄地坐到最后边排。不久彭总陪贺老总步入礼堂前排就坐。大会开始,由慰问团副团长、总政文化部部长陈沂代表祖国人民向志愿军广大指战员问好,并转达祖国人民的热情慰问。朝鲜政府代表康良煜也讲了话,他代表朝鲜政府和人民对中国政府和人民表示感谢。
演出开始前主持人先向大家介绍了中国京剧团的著名演员:梅兰芳、程砚秋、周信芳、马连良、马福禄、李多奎。十分钟后就现场演出,都是他们的拿手节目,有梅兰芳的《贵妃醉酒》,程砚秋的《宇宙锋》,马连良的《空城计》和《借东风》,周信芳的《徐策跑城》等,只要观众连连鼓掌,叫再来一个,他们马上就清唱一段。他们的表演,赢得将军们一阵阵掌声,气氛极其热烈、活跃。
以后京剧团分成数十个分队,深入到志愿军直属部队,在露天的树林和山凹里为指战员们演出。我又看到梅葆玖演的《三堂会审》、张君秋的《望江亭》和其他演员的精彩节目。天冷风大,他们都身穿军大衣为我们表演。
赴朝慰问总团下辖不少分团,分散到各兵团各军进行慰问演出,总团在邓华副司令员陪同下到平壤开展慰问活动,金日成元帅接见了大家。
1953年9月,慰问团由沟口向工程兵总部进发,沿路响起军乐队的《迎宾曲》和《解放军进行曲》,部队列队敬礼相迎,鞭炮声、口号声此起彼伏,像过年一样。
欢迎仪式上,祖国慰问总团分团长陈士榘代表解放军总部首长向在朝鲜前线英勇战斗的志愿军全体指战员表示亲切慰问,并分发慰问品。分团副团长、著名豫剧演员常香玉致贺词。我们司令员谭善和致欢迎词后,大家高呼口号,热烈鼓掌。随后香玉剧团的小演员朗读致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可爱的人慰问信。干部战士听了都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高呼口号:“感谢祖国人民!”会后由河南省香玉剧团娃娃演员演出豫剧《花木兰》,全剧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停战后,我部仍留在朝鲜,帮助建设平壤市,并在西海岸沿线构筑数百个永备工事。慰问团是分散在百十里路沿海一线演出,其中有河北梆剧、评剧、川剧等剧团。因为我部干部大都是皖、苏一带人,对河北梆剧听不懂,鼓掌不热烈,我部政委是蒙古大青山一带老游击队队长,他给我下达命令:“张参谋,你叫各部队鼓掌要热烈,不得怠慢祖国慰问团同志们。”我就在演出广场来回叫大家鼓掌。因驻地分散,河北梆剧、评剧和川剧演员组成数十个小分队深入施工现场演出,有时深入到炊事班、岗哨哨位等地,让每个战士都能看到祖国慰问团演出。这一幕幕感人场面令我永远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