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素有“铁军”之称的新四军,信念如铁、作风如铁、纪律如铁。粟裕、彭雪枫、黄克诚等新四军指挥员,更是严格执行纪律的表率和模范。
粟裕:“金戒指的主要作用是用来遮丑的”
粟裕的军旅人生波澜壮阔、光照千秋。他严于律己、从严治军的感人故事更是令人难忘。
艰苦的战争年代,他带领大家千方百计节约,用旧纸制作信封、用食盐代替牙膏、用猪毛代替牙刷,毛巾用粗布,提倡晚上集体办公以节省灯油。当时,他所在的苏中地区一些同志身上出现了不够艰苦朴素的现象,例如有的人装金牙齿、戴金戒指等。为了教育大家,粟裕在苏中区党委扩大会议作报告时,用诙谐的语言抨击这些不良倾向。他指着自己的嘴巴说:“我们有些同志的牙齿本来好得很,可是偏偏要装上一个金牙,装了金牙后,见到人喜欢说,今天下午我请你吃韭菜炒肉丝。”为什么这么说呢?他一边做着动作一边说:“因为一说炒肉丝,就会露出他的那只大金牙,为的是叫人看看,他有多美呀!”他边说边张大自己的嘴巴,会场一片笑声。
接着,他又说,有的同志比较喜欢戴金戒指,你们知道是谁发明了金戒指吗?是杨贵妃发明了金戒指。粟裕说,众所周知,杨贵妃很漂亮,但她手上却有一圈疤痕。为了掩饰这个缺陷,她决定把黄金圈子戴在有疤痕的地方。因此,金戒指的主要作用是用来遮丑的,那我们个别同志的手上,是不是也有疤痕需要来遮丑呢?一席话引得大家哄堂大笑。粟裕扫视了一遍会场,说:“有的同志要申请买派克钢笔,但我没有批准,虽然我们要求同志们学习文化,但文章写得好不好、字写得漂不漂亮,和派克钢笔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我看普通的钢笔一样可以写出漂亮的文字、好看的文章。”粟裕的一番话,让大家深受教育。
在遵守纪律方面,粟裕特别注重做到以身作则、严于律己。1944年春,粟裕在东台三仓陈子群家召开会议,警卫员把他的战马临时拴在了陈家的枇杷树下。会议结束之后,粟裕走出屋子,只见战马已经啃光了枇杷树的树皮。粟裕赶紧掏出钱来给陈家赔偿。当时买不到枇杷树苗,他就千方百计托人买来一棵黄杨树苗,再次来到陈家,亲手种下了这棵树苗,方才了却一桩心事。
彭雪枫:结婚不换新被褥
1939年1月,彭雪枫率新四军豫东游击支队进驻河南永城书案店。此地位于豫皖苏边区,当地百姓历经日伪顽和土匪、恶霸的统治压榨,生活困苦。彭雪枫严格要求部队爱护人民,为民惩恶除害,尽量减少百姓负担。部队每天吃的是红薯干、高粱面糠菜蒸的黑窝窝,喝的是清水汤。患有严重胃病的彭雪枫谢绝伙食照顾,与战士们同吃粗粮。战士们编了这样一段顺口溜:“三九年,早春天,我军东进书案店。天天吃尽红薯干,两月不见油和盐。腊月三十推石磨,一斤高粱辞旧年……彭司令率咱渡难关,饿死也不把纪律犯。”当时正值春荒,群众中陆续出现断炊户,部队经费也极度紧张。有人建议外出挖野菜充饥。彭雪枫说:“这可不行。在这个困难时期,挖菜也是与民争食。我们是人民的军队,我们要把一切可以吃的、喝的让给群众。”他下令卖掉数匹战马(包括他自己心爱的坐骑),所得的钱一部分维持部队开支,一部分资助断炊户和没钱买种子的农户。消息传开,当地群众称赞:“新四军真乃天下文明第一军!”
彭雪枫对人民关怀备至,对自己和家人却十分严格。1941年9月,彭雪枫和林颖结婚。工作人员看到彭师长盖了多年的被子破旧不堪,准备给新婚的他换上一床新被褥,他却说:“现在是部队困难的时候,我换了新被子,别人怎么办呢?”他拒绝了同志们的好意,仍继续使用旧被子。他的妻子林颖在位于洪泽湖东边的淮宝县任妇女部部长,而他所在的四师师部驻地在洪泽湖西边,因为工作原因,二人平常分居两地。一次,夫妻团聚,天公不作美,下起了瓢泼大雨。林颖需要回去工作,警卫员想用彭师长的战马护送林颖。彭雪枫说:“如果别的同志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于是,林颖卷起裤脚,冒雨赶回去。还有一次,林颖的钢笔丢了,工作人员就把库存的一支笔送给林颖使用。彭雪枫得知后,坚持用自己的津贴付了款。
1942年冬天,师部供给部出于对彭雪枫身体的照顾,为他做了一件质量较好的大衣。所谓“质量较好”,也就是布料比普通干部的稍微细一点。彭雪枫收到大衣后执意退回,他说:“领导干部只有带头艰苦朴素,才能保持党一贯的艰苦奋斗光荣传统。”
彭雪枫关心百姓疾苦、始终不搞特殊化,赢得新四军广大指战员和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彭雪枫牺牲后,淮北军民2万人在大王庄为他举行葬礼,许多当地百姓在自家门前方桌上摆放清水和镜子,以悼念彭师长“清如水,明如镜”的一生。
黄克诚:两盒火柴也不能多领
黄克诚领导苏北人民抗战5年之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辉风范是留给苏北抗日根据地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他为政清廉、关爱民生的故事至今仍然在苏北大地广为传颂。
黄克诚带头执行群众纪律。1940年,黄克诚率八路军第五纵队进驻阜宁。一天,黄克诚到王桥口指导工作,已是午饭时分,可他既不找联系人安排午饭,也不打扰民众,而是与警卫员两人在小街上买了几个冷烧饼充饥。街上一户开小店的人看到这两个身穿黄军装、还有两匹马的人蹲在草堆根向阳处啃冷烧饼,连水都没有,便主动给他们端去两碗水。黄克诚一边深表感谢,一边坚持付给茶水钱,开小店的人很受感动。事后,当他得知其中年长者便是八路军第五纵队的黄司令,心里既佩服也感到很过意不去,满口称赞共产党的干部就是不一样。
黄克诚对自己和家人要求非常严格。1941年,黄克诚和唐棣华结婚了。新婚夜,黄克诚就和唐棣华 “约法三章”:“我们就要共同生活了,有些问题需要郑重地讲清楚。第一条,我们都是共产党员,都得把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能因为婚姻的利益而妨碍党的利益,不能因为私人的利益而损害党的利益;第二条,我所处的工作岗位重要,你不能因为要求男女平等而让我迁就你,因为我的工作岗位比你的重要;第三条,我这里有军队的一些文件,还要经常找人谈话,你不得打听你不应该知道的事情。”后来,这个“约法三章”成为他们夫妇俩一生及子女们都要共同遵守的“家规”。
抗战时期,部队实行供给制,每人每月只发两盒火柴。可黄克诚要吸烟,每晚还要点灯熬夜工作,两盒火柴只够他用一个多星期。一天,警卫员小张看到黄克诚躬着腰到锅塘里点火,就悄悄地替他多领了两盒火柴。黄克诚发现后,立即让小张退掉,并且教育小张:“官兵一样,决不能有丝毫的特殊,不然以后这个部队怎么带啊?”虽然师长可以吃小灶,但他坚持和战士们吃得一样。一个月下来,他总要查问炊事人员:“我这月有没有超支,有没有多吃油?可不要把供应战士的油给我吃了。”他爱人唐棣华也按照规定执行,不领着孩子和他一起搭伙。
黄克诚十分关爱人民群众。三师指战员回忆说,1943年春天,日军对盐阜区进行第二次大“扫荡”,部队转移,日军在后面追赶。在黄河故道边,黄克诚发现部队和“跑反”的老百姓挤在浮桥上,立即下令:让老百姓先过河。这时,敌人已离得很近了,他虽然身为部队一号首长,却是最后一个过河。他常对部队干部说:“要把老百姓和战士们的生命,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黄克诚一生光明磊落、为政清廉,因此中共中央在为他举行的追悼大会上,称他是“共产党人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