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著名作曲家龙飞同志
参加革命战争,我是幸存者;参加四化建设,我是司号兵。
我当奋蹄勇进,在源泉深处踏浪采风,寻觅新歌。
——龙飞
很早以前我就认识龙飞同志,但真正接触和熟悉他,还是近几年的事。记得我第一次到他家拜访,见他身材魁梧,精力充沛,动作敏捷,我想,能写出那么多优美歌曲的作曲家,一定会长命百岁。现在不是正流行着一种音乐疗法吗?想不到他已疾病缠身。
我说:“龙老师,我想要一本您的歌曲集,能送我吗?”您说:“可以,可以。”立即从卧室里拿出一本,并在扉页上写下:“这是征途中采撷的一束小曲,请光华同志指正。龙飞2002年国庆。”当时我内心激动无比。您是全国著名作曲家,而我只是一个业余的声乐爱好者,也可以说是您的一个崇拜者,怎敢当“指正”两字。您那么谦虚、真诚平易,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后您非常仔细、认真地在上面盖上了自己的章和“龙飞作品选”的印章,还在上面夹了一小张白纸,以防未干的印泥把上一页书弄脏了。因为这是您一生的心血。我用微微颤抖的双手,接下了您这一份厚礼,心里不断在对自己说:“我会非常非常地珍惜它的。”
打开歌本,我看到许多熟悉的歌曲,如:《太湖美》、《纳西篝火阿哩哩》、《怀念焦裕禄》、《百年周恩来》……突然,看到一首选自歌剧《志愿军未婚妻》中的歌曲。我十分惊奇地问道:“这歌剧是您写的曲子吗?”您答道:“是呀,我写的。”我说:“这里面的插曲,当年我们在朝鲜的战友都会唱,只是不知道谁是曲作者。今天才知道是您,我太高兴了!”您又说:“1955年北京新知识出版社要给我的歌剧《志愿军未婚妻》出单行本,结果原稿遗失。2000年我出本歌集时,还是请王传媛同志回忆、背默出来的。”接着我又说了:“真巧,现在我家里还保存有几首《志愿军未婚妻》的选曲,那是在朝鲜战场时我抄在歌本上的。您若想要,我回去复印后送给您。”您非常高兴地说:“太好了。”
很快我把复印好的歌页交给了您。您看着歌页上的四首选曲,停了一会儿说:“我想起来了,我们解放军歌剧院在朝鲜慰问演出时,曾把《志愿军未婚妻》中的主要选曲刻印了几首,这大概就是那几首吧。我真的要好好感谢您.想不到50年前的歌曲,你还保存得这么完好,等以后我再出歌集续集时,可以加上。”
我又详细介绍当时你们到朝鲜慰问志愿军时的一些情况。我说:“歌剧《志愿军未婚妻》在朝鲜是最受战士们欢迎的节目。不仅我们文艺战士爱唱,还到前线教战士们唱。剧中的选曲就像插上了翅膀,飞向朝鲜前沿志愿军的每一条坑道。”
有一次,您曾告诉我,您想要出一盘音乐碟片。我问:“是不是要花很多钱?"您答道:“是的,起码要十几万。”我大吃一惊地说:“太贵了!”您说:“是啊!工薪阶层要拿出这么多钱不容易,可我还是想出。我写了一辈子歌,始终未出盘自己的碟片,总觉得是个遗憾,很想把自己的作品变成真正的歌声,来奉献给社会。现在只好由全家出资、出力来圆我这一个梦吧。我非常感谢我的夫人、儿子和女儿对我的理解和支持。”
不久,您的《心语飞翔 龙飞独唱歌曲精选》的碟片终于出版了。当我第一次把它听完后,真把我镇住了。优美动听的音乐,深深拨动了我的心弦,不由自主地流出了我动情的泪水。我反复地聆听,达到忘我痴迷的境界。
我们老年艺术团有一位姓杨的同志,他也是一位业余的音乐爱好者。他有抒情男高音的好嗓子,爱唱歌,也喜欢作曲。他曾在业余歌曲创作班上学习过,还听过龙飞老师讲的课。一天,他来到我家,听到您的碟片后对我说:“这碟片太好了,是龙飞老师一生创作中的精华。我家中有许多碟片,每张中最多只有一两首歌曲是我喜欢的,而龙老师的这张总共18首歌曲,真是首首精彩。”他一次竟买下十盘,对我说:“我要把它寄送给我的亲朋好友。”个把星期后,这位杨同志又兴冲冲地来到我家说:“我的四哥是中央地质部的一位高级工程师”,从北京刚打电话告诉我:“谢谢你给我寄来了珍贵礼物,我们全家人都非常喜爱龙飞的歌曲。特别是《太湖美》更是我们一家人的最爱。我们这些长年在外的游子,对家乡,对太湖充满了向往。听到这首歌曲,仿佛让我们又回到了魂牵梦萦的地方。给我们家带来了美好的回忆和心灵的愉悦,真是天籁之音啊!’”
金陵老年大学有一位女同学,听了龙老师的碟片后对我说:“想不到歌曲竟会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和震撼力。龙飞的每一首歌都深深地感动着我。我特别喜欢王宏伟演唱的《中国潮》这一首,唱出了中国人的伟大气魄,像汹涌澎湃的波涛奋勇前进,如同东方巨龙在亚洲快速崛起,使我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是多么自豪啊!”接着她又说:“我很想给龙飞老师画一幅像,你能帮我找一张他的相片吗?”我说:“当然可以。我这里正好有一张他女儿送给我的相片,先借给你画吧。”她高兴地拿去,并对我说:“我在老年大学学了几年绘画,画得并不太好,但我对龙老师非常敬仰。我想画两幅,一幅送给他的家人,另一幅我自己保留作为永久的纪念。”
2004年6月下旬,我到您家,见到了您的夫人陈碧青声乐教授。她悲痛地告诉我:“龙飞同志在本月11日凌晨2时45分与世长辞。”顿时,我的眼泪夺眶而出,我真不知道用什么话来安慰她,只好陪着女主人一起掉泪。幸好您的孩子们在身旁,告诉我:“我爸临走前再三叮嘱我们:后事一切从简,不通知单位,不通知同事,不开追悼会,不设灵堂,不搞告别仪式,只要自己家人送行就行了。家里的人也不要太悲伤,只当我到遥远的地方去采风了。”
龙飞老师,您是1945年参加革命的老新四军,是一位非常勤奋的作曲家,一生写了许多歌曲。歌曲风格各异,曲调质朴亲切,总是蕴藏着一种特殊的魅力。每首歌都充满了深深的爱,浓浓的情,并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只要一唱起来,唱的人和听的人都会被深深地感动。您的创作激情一直非常高涨,总是不断地在寻觅新的优美的旋律。您的夫人告诉我:“龙飞即使躺在病床上,还在创作他心爱的歌曲。”随着年龄的增长,您创作的灵感不但没有枯竭,反而像喷泉一样不断地涌出。怪不得同行们都称您是歌坛上的“长青树”。
我们非常痛惜,病魔无情地夺走了您78岁的生命。如果能让您再多活几年,我相信,您一定会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我是一个爱唱歌的人,为了表达对您的怀念,我学唱了《野骆驼》这首我非常喜欢的歌。2005年年初,在江苏省老干部艺术团春节联欢会上,我演唱了它,受到同志们的热烈欢迎。不是我唱得有多好,主要是您写得好,优美、深情的歌曲感动了观众。
敬爱的龙飞老师,您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您却把美好的歌曲留在了人间,留在了我国人民的心中。我们会永远永远地怀念您,感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