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期●专稿●

扬州地区抗战文化丰富多彩

作者:陈荣坤


  
  部队文艺宣传形式多样    
  1943年夏至1944年春,苏中军区一分区为配合军事斗争,成立了武装宣传队,开展政治宣传攻势。宣传队深入江都杭集庙会,演出活报剧讽刺躲在伪据点的国民党江都县县长张济传向农民强收人头税和爱国捐。剧中收税官向农民逼缴爱国捐,农民回答:“爱国捐我愿意缴,不过叫我往哪里送呢?你们都住在霍家桥日军据点里,要我向日本人送爱国捐吗?”演到此时,观众轰然大笑。
  1944年,苏中一分区政治部成立了政治工作队,向部队推广秧歌舞,演出过《参军好》、《红鼻子参军》等小戏,也演过几个大型话剧。其中有从苏联剧本《苏维埃人》改编过来的《中国人》;有暴露国民党大后方的讽刺剧《重庆二十四小时》;有讥讽汪伪政权的曹禺名剧《正在想》。车桥战役之后,部队在西安丰镇几个月没有移动,政工队排演了《甲申记》、《刘桂英是一朵大红花》等剧。政工队还自编自演了一些小戏,如《天亮了》,《大官庄战斗》等。
  苏中一分区还建立了青年剧团和一分区文工团等。团员们白天分散在农民家里访贫问苦,晚上演出。演出时先借来老乡家的饭桌把它拼成舞台,用船上的旧篷布作天幕,把被单凑成幕布,然后敲锣打鼓,戏就开场了。1943年1月底,苏中一分区政治部将青年剧团编为政治部文工团,于1945年2月向全分区招收文工团员50人,其中有不少是来自上海的青年学生,他们都有一定的文艺特长,有的曾参加过剧团或经过专业训练。1945年春节,文工团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荡湖船”、“踩高跷”、“扭秧歌”等旧有的形式,表现军民团结、发展生产、送郎参军等崭新的内容,在各区乡为部队、群众演出。文工团还密切配合分区开展政治思想工作进行宣传。他们演出了赖少其编写的《曹立三的转变》,说的是曹立三不安心当兵,想家、想老婆孩子,然而生活实践教育他,不打走日本鬼子,就不能得到家庭幸福;最后曹立三转变了,在战斗中立了功,戴上了光荣花。演出启发和激励了部队指战员,部队开展“曹立三运动”,涌现了帮助后进战士转变的模范班长唐炳文。文工团又深入部队,搜集材料,及时编写、排演了《模范班长唐炳文》,进一步鼓舞了部队士气。文工团还在解放三垛、宝应、兴化等战斗中,参加了战地鼓动、对敌宣传、战场救护、看押俘虏等工作。
  地方文艺宣传丰富多彩
  1941年底,在新四军六师民运工作队的影响下,夏集区柳堡乡(现属宝应县)建立了武装模范队。其中有五六个能唱会演的文艺爱好者组成了一个小型文工队,他们身背长枪短匣,在行军打仗之余,从事文艺宣传工作。1944年春,夏集区党组织以柳堡乡文工队为基础,成立了专业性的区文工团。区文工团排演了以反恶霸地主为内容的小戏《二五减租减息》、宣传抗战保家乡的活报剧《新四军来了好处多》等。文工团每到一处,沉闷的村庄便沸腾起来,人们把文工团围得里三层外三层。节目演完,观众一个劲儿地鼓掌,喝彩。1945年春,高邮县委在夏集区文工团的基础上成立了高邮县文工团。县委书记李健经常挤出时间到文工团指导工作,鼓励大家要多演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县文工团编排了一些活报剧、广场剧、秧歌剧和话剧,在全县各地的街头巷尾、村边场地为军民们巡回演出。
  江都县文工团成立于1944年9月,刚建团时只有20余人,最多时达50多人。平均每月要到10多个乡村巡回演出,每次演出,群众都争先恐后前来观看。演出首先高唱抗日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新四军军歌》、《大刀进行曲》等;接着表演腰鼓、秧歌舞,还用当地民歌曲填上新词演唱;压台戏通常演出小型话剧、歌剧,如《放下你的鞭子》、《阳澄湖上》等。文娱晚会寓教于乐,深受群众欢迎。文工团主动配合中心工作,如在征兵时,自编自演《参军光荣》、《送郎参军打东洋》等;在与顽伪斗争中,编演了《当心鬼子来抢粮》、《活捉王老虎》、《黎明前的黑暗》等。
  农民文艺团体星罗棋布
  抗战时期,扬州地区还活跃着一支支农民文艺宣传队。1944年,宝应射南区将广洋、双溪、兰亭等乡的农民剧团合并,成立了射南区农民剧社,到各地巡回演出,节目有《打倒白老虎》、《生产之道》、《农家乐》等活报剧,成为一支扎根于群众中的文艺轻骑兵。《苏中报》和《大众戏剧》介绍了射南区农民剧社的做法。1945年春,宝应县抗日民主政府以射南区农民剧社为基础,吸收了张桥区、安丰区、射阳区的文艺骨干,成立了宝应县农民剧社。这时的剧团,已由演唱花鼓、莲湘、小放牛、活报剧,逐步发展到能演出较完整的舞台剧。唱腔方面多采用苏北民间小调、淮剧等“九腔十八调”,唱起来新鲜有韵,听起来通俗易懂,深受群众欢迎。
  仪征月塘离日军盘踞的谢集只有几里路,抗日民主政府召开群众大会时,群众担心鬼子出来偷袭,到会的人往往寥寥无几。后来,区政府发现,锣一敲,鼓一响,群众便自动跑来看戏。区政府从中受到启发,便发起成立了月塘区农民业余剧团。区政府每次有重要活动或布置工作,总是先通知剧团,编成演唱节目向群众宣传,等群众来得差不多了,就正式开会,提高了宣传效果。1943年6月,在解放谢集战斗中,剧团在阵前喊话,展开宣传攻势;编演了《十二里岔战斗》、《民兵保家乡》、《冲家送命上扬州》等节目,庆祝胜利。同年8月,剧团配合新四军独立四团攻打十二里岔日军据点,派演员到前沿阵地喊话,瓦解敌人的斗志。战斗结束,他们又把战斗中活捉鬼子的场面编成活报剧,在月塘东沟等地演出,鼓舞群众的抗战信心。1944年6月,新四军攻克敌人东沟据点,县里就把月塘农民剧团调到东沟南圩去慰问演出。在“双减”运动中,剧团把佃农张才珠一家的悲惨遭遇编成话剧《主佃清算》,揭露了地主的残忍,再现了佃农的苦难。真人真事,情节动人,台上演出,台下一片哭声,使广大佃农打消了顾虑,积极投入“双减”运动。后来,淮南大众剧团还将这个剧目介绍给其他解放区的剧团排演,一直传到山东解放区。
  文艺创作成果显著
  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指导下,扬州抗日根据地掀起了抗战文艺创作的热潮,编写了许多优秀文艺作品,有剧本、歌曲、诗歌、民间文学和民歌、民谣等,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其中,有反映沦陷区人民不屈斗争的作品,如孙蔚民创作的《江都县城沦陷两周年纪念歌》:“又到了十二月十四,这仇恨永难罢休,多少同胞遭屠杀,多少财物被没收,妇女投缳井,志士宁断头……大家奋发齐努力,全力打回大扬州。”江都县第五区姜小庄小学集体创作的苏武牧羊调《夺回大扬州》唱道:“民国二十六年,十二月十四,炮声响,铁血流,日寇进邗沟。杀人更放火,奸盗不知羞。大家快起来,团结莫停留。”在宝应夏集乡一带流传有这样一首民歌:“村前流水慢悠悠,鬼子仇恨何时才罢休?儿子去逃命,老婆被抓走,抢走了谷子捉去了鸡,砍死了我靠着活命的牛。鬼子拉我去当挑夫,还硬行打断了我的一只手。我空手回家转,四面萧条不能再久留。我家门前摇摆一枝柳,截去了枝芽又断了头,决心已下定,跟着共产党走,打败日本鬼子兵,才能报清我的仇。”还有反映抗日军民英勇作战,不断取得战斗胜利的作品,如1944年1月,由潘澄作词、梅滨作曲的《江高宝进行曲》,在江高宝地区广为传唱。1945年6月4日,甘泉县甘泉支队夜袭扬州机场后,文艺工作者创作了泗州调,发表在《淮南大众》报,使这一胜利的消息迅速传开。三垛河伏击战大捷后,黄苇创作了歌曲《三垛河伏击战》,克襄创作了诗歌《打胜仗》。反映抗日根据地建设和军民关系的作品,有流传于宝应的歌谣《军民一条心》,流传于仪征地区的儿歌《小板凳》,流传于高邮的西北乡调《翻身不忘共产党》、《大白菜,青又青》等。儿童歌谣《大白菜,青又青》是这样唱的:“大白菜,青又青,大哥二哥去当兵。大哥投奔独立团,二哥参加新四军;大嫂料理家务事,还帮军属搞代耕;二嫂运粮做军鞋,积极支前忙后勤。莫看我们年纪小,儿童团里排头兵;上学读书带站岗,盘查来往好坏人。”歌谣形象地反映了根据地人民不分男女老少,积极参军参战、生产支前的生动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