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期●神州风采●

从“上海制造”迈向“上海智造”

作者:张晓鸣


  
  上海是我国民族工业的发祥地。19世纪中叶以后,上海出现了机器制造业、蚕丝业、面粉加工业、航运业、印刷业等民族企业,为上海城市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当下,中国商飞、上汽集团、上海振华重工、上海外高桥造船厂在中国的制造业领域,也是一个个响亮的名字。“十一五”期间,上海工业聚焦落实国家战略,有效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总体看,“十一五”期间,上海工业以年均4.2%的投资增长,年均4.6%的能源增长,支撑工业11%的增长、工业税收14.2%的增长、工业利润17.8%的增长,经济效益不断优化,转型发展效应不断显现。
  而面对世界新一轮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等新挑战,上海正全力迈向全球高端“智造”中心。市领导指出,上海要在产业变革中积极作为,加速提升制造业能力,通过智能制造的应用等手段提升高端制造业能力,探索制造业在上海发展的新路径;要重视智能制造装备的生产,将其作为上海重大课题放在重要位置;要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切实提高建设水平和推进速度;要海纳百川、广聚人才,重视人才集聚和培养,以适应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要求。
  制造业迈向新高度
  上天揽月,下海缚龙。
  2012年6月24日,是一个值得国人铭记的日子。在航天员的手动操控下,我国神舟九号宇宙飞船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成功;同日,中国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功下潜7020米的深度。而这些都离不开“上海智造”的贡献。
  上海航天承担了天宫一号和神舟九号资源舱、推进舱结构与总装,电源分系统、对接机构分系统、测控与通信分系统主要设备以及总体电路设备、电缆网的研制任务。其中,对接机构尤为引人关注。而在“蛟龙入海”中,上海交大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院参与了众多关键的分项研究。
  在很多产业,中国制造显得“多”而不“精”、“大”而不“强”、“广”而不“高”,甚至成了“廉价商品”的代名词。但曾经是“中国制造”高地、让全国人民都心仪“上海货”的上海,正在用“上海智造”重塑“中国制造”的崭新形象。
  细细数来,上海在高端层面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积极承担“大型客机”、“核高基”(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基础软件产品)、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等一批科技重大专项,成为全国承担国家重大专项项目数最多的省市,研制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等一批填补国内空白的创新成果,反映出上海制造业发展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与此同时,在传统制造业层面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宝钢是响当当的老重点企业和纳税大户,上海却主动与宝钢协商,建议下调普通钢产量,加大特种钢产量,以提升高端产品的竞争力。目前,宝钢特种钢中光是汽车板一项,就保持50%以上市场占有率。数据显示,上海重化产业加速结构调整,占全市工业比重由“十五”末的23.9%降至“十一五”末的20.6%。
  在向现代化工业转型的过程中,“上海要不要发展化工”一直存在争论。全球精细化工领军企业——德国赢创德固赛投资4.8亿元的新项目目前已在上海化工区筹备开工,上海市工业部门有关负责人解读说,“上海化工产业绝不是盲目发展,而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良性发展。不符合产业升级方向的项目,哪怕是投资巨大的跨国公司项目,也会坚决放弃。”
  工业园区提升能级
  以前需要2000人完成的事情,如今在临港基地200人就可以胜任。
  2005年7月,上海电气临港重装备制造基地开工建设以来,经过六年多时间的艰苦建设,集聚核电、风电、输配电、曲轴等产业的现代化装备制造业基地在一片滩涂上拔地而起,雄姿初现。
  你可以看到:5万平方米的巨大厂房,足以容下一艘航母;承担着近百亿元产值生产任务的厂房里,安装着数百台国际先进设备,从起吊700吨的行车,到可加工数百吨重部件的精密数控车床;厂区外还有一个5000吨级的配套专用码头。这个世界级工厂的背后,就是一条上海电气内部集成的产业链。在基地里,机床、维修、后勤等业务逐渐被整合到了一起。
  “我们对产业的方向与定位是逐步明晰的:体现国家战略、体现上海优势、体现国际竞争力发展导向。”上海临港集团董事长、总裁刘家平说,“国家战略就是国家需求,上海优势指的则是上海的制造业基础。”未来中国制造业的方向是先进制造业,而重大装备制造是上海工业的传统。因此,临港选择了国家最迫切需求的高端装备业作为主攻方向。
  国际竞争力发展导向,成为临港选择入区企业的一个前提。刘家平说:“我们的原则是,宁缺毋滥,如果技术上不是国际先进,进入基本免谈。”而事关国家战略,涉及高端、极端、自主装备制造的项目,上海都给予人财物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甚至不惜举全市之力。
  如今,上海工业主战场从近郊向远郊延伸,2011年郊区占全市工业产值比重达90%以上(如临港、漕泾、长兴、民用航空基地),浦东南汇、金山、奉贤加大投入。从相对分散向集聚转变,工业向园区集中度从2005年59%提高到2011年的74.7%,工业向市级以上开发区集中度从44%提高到52%;千亿元级园区将从2010年5个提高到2015年10个,占全市工业比重从1/3提高到50%。园区跨区域联动合作趋势增强,如漕河泾开发区带动六七个开发区发展,浦东新区推进园区联动发展等。
  在专家看来,工业园区土地成本低、运输条件好,蕴含着很大的发展潜力,特别是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优势明显。要保持这些地区土地成本低、居住成本低的优势,使之成为生产、生活成本的洼地,集聚产业人气的高地。
  从制造向“智造”跨越
  为应对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上海谋划制定了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其中,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正是上海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实现从“上海制造”向“上海智造”跨越的重要一环。
  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的目标是力争使上海成为全国率先转变工业发展方式的先行先试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引领区、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辐射区,为建设成为全球高端智造中心之一奠定基础。到2015年,制造业总产值要超过10700亿元、服务业实现经营收入超过4300亿元。
  2011年,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制造业产值现价增长11.5%,快于全市工业2.3个百分点。接下来,上海将积极对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和政策,做到“三个聚焦”,即聚焦重大专项,聚焦重大项目,聚焦创新成果。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2010年翻番,占全市工业产值比重达到30%以上,形成1个三千亿级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2个两千亿级产业(高端船舶与海工、新材料),3个千亿级产业(新能源、生物医药、先进重大装备),3个百亿级产业(新能源汽车、民用航空、节能环保)。
  同时,鼓励企业创新。据悉,到2015年,上海市企业研发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1.5%左右,其中大中型企业达到1.8%左右,基本建立由企业牵头的产业技术创新项目承担机制、由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合作机制、鼓励技术创新政策资源向企业聚焦的政策落实机制。到2020年,基本形成以企业为技术创新主体、产学研用合作为支撑条件、各类要素资源聚焦支持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最近,上海授牌了第一批10家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其中,有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如宝钢、上汽、振华重工;有行业骨干企业,如上海重型机器厂、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复旦微电子;还有新兴领域新设立的优秀企业,如中航商发。按规划,到“十二五”末,上海将培育100家产学研示范基地。
  “十二五”期间,针对产学研合作创新,上海将综合运用财税、金融、政府采购、知识产权和人才等鼓励政策。完善产学研合作的服务体系,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以项目为载体,通过组织专业对接会等形式,构筑集企业技术攻关项目需求发布、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成果供给、技术成果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产学研公共服务平台。同时,组织实施一批由企业牵头承担的产业技术创新重大项目,组织有关高校、科研院所和产业链配套企业提前介入,形成若干形式多样的产业联盟。
  上海工业,在国人的期待中,变革,跨越,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