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9期●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决不能让日本开历史倒车

作者:陈鸿斌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作为当年发动侵略战争的罪魁祸首之一,日本理应利用这一机会,向亚洲各受害国人民深刻忏悔,真诚道歉,并像德国一样在制度上确保今后永不翻案,以赢得亚洲各国人民的信任,告别那不堪回首的过去,共同开辟美好的未来。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日本政府及其领导人不仅没有做出任何真诚的道歉,反而变本加厉,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令其邻国和国际社会对日本的未来深感忧虑。
  今年除了四年一度的文部省审订新版历史教科书,将严重歪曲历史的教科书认定合格以外,日本在历史问题上坚持错误立场集中表现在其首相参拜靖国神社这一症结上。小泉上任4年多来,已先后4次参拜靖国神社。从1985年因中曾根前首相参拜靖国神社而引发政治风波以来,除了桥本龙太郎前首相在1996年参拜过一次以外,小泉显然是绝无仅有的一个特例。
  事实上,胡锦涛主席在去年11月于智利的圣地亚哥的 APEC会议期间会见小泉之际,就明确告诫对方:今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希望对方在这一问题上务必慎重行事,不要再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但小泉显然将这一重要的告诫置若罔闻。小泉以及日本政府和自民党的高层官员,不仅为其错误行为竭力辩解,而且还倒打一耙,指责其他国家反对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是“荒唐的”,是“干涉内政”。
  靖国神社坐落于东京市中心,原名“东京招魂社”,始建于1869年,10年后改为现名。所谓“靖国”即“镇护国家”之意。每年4月和10月,都要在那里举行两次集中的祭祀。
  靖国神社的建立与日本的神道教密不可分。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政府独尊神道,将神道定为国教,把神道和神社均置于“皇室神道”之下。自称日本是“神的国家”,天皇是“万世一系”。
  靖国神社最早祭祀的是明治维新后日本国内两次战争的阵亡军人,改称靖国神社后其身份变得截然不同,并由陆军部和海军部共同管辖,由军方秘密决定什么人死后可祭祀在靖国神社。如今日本全国的神社不下8万个之多,但没有哪一个神社的地位堪与靖国神社相提并论。
  随着日本对外侵略和扩张的步伐不断加快,靖国神社的作用和功能也进一步凸显。尤其是在日本法西斯势力最为猖獗之际,靖国神社完全成为笼络和愚弄国民的宗教工具,成为宣扬和支持日本军国主义对外侵略的精神支柱和象征。其时受蒙骗的日本青年纷纷相约“在靖国神社再见”,心甘情愿地走上战场,为军国主义充当炮灰。
  日本在二次大战中战败后,由于靖国神社的军国主义性质,美国占领军曾于1945年底发布命令,斩断了靖国神社与国家的特殊关系。1952年,根据宪法所阐述的政教分离原则,靖国神社改为独立的宗教法人。据统计,目前供奉在靖国神社的200多万个阵亡军人牌位中,有80%是在二次大战中丧生的。战后,日本天皇和历届首相都曾多次前去参拜。1978年,曾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死刑的14名甲级战犯,也以“昭和殉难者”的名义从东京的另外一个寺庙迁移到靖国神社,由此开始引发“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问题”。
  小泉是在2001年4月当选的,早在竞选期间他就许诺:如果他当选,就要在8月15日这天去参拜靖国神社。在目前政治明显右倾化的日本政坛,这一许诺显然为小泉拉到了不少选票,于是他以极高的支持率当选。当年虽然他慑于中国和其他亚洲各邻国的强烈反对,没有在最敏感的“8·15”这天去参拜,但却仍然提前两天参拜了靖国神社。由此引发了中国和韩国等邻国的强烈反对,以至中国方面明确表示:如果小泉不改变其错误立场,中国领导人将不与他在上海 APEC会议期间举行会晤。于是小泉不得不在会议召开的十几天前,匆匆前往北京进行了当天往返的访问,并首先去参观了卢沟桥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并在与中国领导人会谈之际,大谈那次参观使他“深受震撼”云云。
  就在人们以为小泉将不再去参拜靖国神社之际,这名刚愎自用的领导人却在2002年4月,再度参拜了靖国神社。为了表示中国方面的强烈抗议,中国领导人明确表示,中断双方领导人的互访,并一直持续到现在,由此形成了双边关系中反差极大的“政冷经热”。此后小泉又先后在2003年和2004年分别参拜了靖国神社。这一明显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举动,引发了中国人民的强烈不满,今年4月北京、广州、深圳和上海等地先后发生大规模的涉日示威游行。中国的如此反应显然是出乎日本方面意料的,于是日本的政坛也开始出现了要求小泉慎重考虑参拜决定的呼声,媒体和公众舆论也出现了同样的变化。最大的反对党民主党甚至表示:小泉如不改弦易撤,就坚决发动倒阁。随后在雅加达举行的纪念万隆会议50周年会议期间,应日方一再要求,胡锦涛主席在会见小泉首相时,明确提出了5点建议,要求对方通过实际行动来认错。
  然而日本方面却将中国政府坚持正义的做法视为在“打历史牌”,并猖狂地叫嚣: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越不能让步,从而下决心与中国在这一问题上对着干。今年5月19日是在爱知县举行的世博会中国馆的“中国日”,为了表示中国政府对继续发展双边关系的高度重视,吴仪副总理于5月17日开始访问日本。然而就在吴仪访日的前一天,小泉在众议院就参拜靖国神社问题答辩时,居然声称“外国不应干涉日本如何悼念阵亡军人”,甚至还引用出处堪疑的“孔子言论”,煞有介事地呼吁中国方面对甲级战犯不妨“恶其意不恶其人”。厚生劳动省政务次官森冈正宏此后也帮腔说什么“甲级战犯在日本已不是罪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是“不公正的”。5月21日,日本自民党和公明党干事长在访华期间与中联部长举行会谈时,也说什么反对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就是“干涉日本内政”,这显然是颠倒黑白,本末倒置。于是中国政府毅然决定,吴仪副总理取消与小泉的会见,提前回国。这对日本右翼势力蓄意挑衅中日关系显然是一个极为有力的回击。
  早在前几年当小泉刚开始参拜靖国神社而恶化双边关系之际,包括前官房长官在内,日本一些希望发展中日关系的有识之士就提出过这样的方案:将14名甲级战犯的牌位迁出去,从而解开日本与中国以及其他亚洲邻国在这一问题上的死结。但由于小泉坚持要在这条错误的道路上走到底,所以他对此议根本不感兴趣,因此这一方案也就不了了之。如今在中国和国际社会的强大压力下,虽然日本的部分政客重新提及此事,但其可能性几乎为零。这不仅由于小泉这里就通不过,14名甲级战犯的家属也坚决不同意,当然靖国神社本身对此议也持完全反对的态度。所以这样的议论充其量也就是泛起几个泡泡而已,根本不可能付诸实施。虽然小泉的任期到明年9月结束,但我们对此后的日本政府也无法寄予期望,因为目前呼声极高的几个候选人,在历史认识问题上都不比小泉好到哪里。其中自民党代理干事长安倍晋三更是一再叫嚷:下届首相也必须参拜靖国神社!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日关系今年陷入两国恢复邦交以来的低谷,这完全是由日方造成的。由于日本不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中国的和平崛起,所以就只能通过历史问题来宣泄其对中国的强烈不满;此外还在台湾问题上公然干涉中国的内政,将台湾问题列为与美国的“共同战略目标”,企图以此来制约中国的发展。但如此情绪化的做法只会对双边关系造成更大的伤害。历史是公正的,日本政府在历史问题上一再挑战正义,这只能使它在国际社会更加孤立,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