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0期●随感录●

雨丝风片

作者:一张

  
  
  《四进士》中的信息
  如果撇开宋士杰这个业余讼师的侠义行为看戏,《四进士》实际上是个宣传“反腐倡廉”的剧作。从中我们至少获得这些信息:一、纹银300两是收买州官徇私舞弊的时价;二、同科的年兄年弟官运不一,混得最好的是钦点的八府巡按,其次是巡抚,再次的是州官,最不济的是县令。三、四人中三个涉案贪污渎职,清官只有一个,可见清官少。
  乌龙院今昔
  《乌龙院》是因包二奶遭殃的警世剧。宋公明原是不近女色的好汉,偶一失误,酿成奇祸。今之包二奶者以乌龙院为避风港,由二奶招财进宝。大爷铛入狱之日,乌龙院也换了主人。
  过时的秦香莲
  《秦香莲》这个戏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演出频率最高的旧戏, 常演常新,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某些官员个人生活的“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现在则剧情已被人忽视,矛盾也渐渐“淡出”社会,观众欣赏的只是裘袁各派黑头的唱腔艺术了。
  这是社会历史的一个进步。
  虚实
  “梁祝”故事流传地域很广,他们的三年同窗共读的“遗址”也是各地都有,比昭明太子读书,李太白、苏东坡醉酒吟诗的遗迹还多。为竞争旅游资源,大家都在为古人修坟、建庙、塑像、造景……都要把口头的文化遗产变成看得见、摸得着、搬不走的“具像”。结果往往把优美的民间传说世俗化、市场化。
  有些想象中的事物,虚些,写意化些,比实的好。“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见了人反而没有诗情画意,变得无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