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一支伟大的队伍,完成了一次伟大的军事转移。它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壮举,也是人类史上不可思议的奇迹。我们今天纪念长征的胜利,既是为了缅怀红军的光辉业绩,也是为了发扬长征的革命精神。当年长征,物质极度匮乏,甚至连基本的生存条件都不具备,但是红军将士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高昂的革命斗志,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战略目标。
长征,作为中国共产党在生死关头的一次拼搏,它的政治意义与历史意义,不亚于它的军事意义,共产主义之火因它而不灭,更使得这股熊熊烈焰燃遍了整个中国。长征改写了历史。
记得四年前的暑假,电视剧《长征》热播,今天,那些在二万五千里的漫漫征途中发生的令人热血沸腾的故事,仍在许多人的心中铭记。人们忘不了1935年春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以灵活的战略战术巧妙地与敌周旋,转战在川、黔、滇一带的高山河谷中。从当年1月28日至3月22日,红军来回4次渡过赤水河,摆脱数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彻底扭转了战略转移中的被动局面,为长征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在此期间,中央红军曾3次进出古蔺县境,历时54天,足迹遍及大部分乡镇。又诸如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血战娄山关等长征故事,反映了红军不被任何敌人压倒的革命精神。
伟大的长征给党和人民留下了伟大的长征精神。这种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
长征中,我们的红军不仅面临敌人的围追堵截,更可怕的是恶劣的自然环境,过雪山草地,死亡像幽灵一样,粘在长征队伍之中。但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对那些生活在反动统治下的父老乡亲的热爱,使得红军战士成了无所畏惧前赴后继的勇士。
长征已经过去了70年,长征的精神成了永恒的赞歌。红军战士那种面对死亡不后退,面对失败不气馁的气魄,成了每个中国人的骄傲。在这过去的70年里,我们的国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盘散沙”变成了强盛的国家,变成了世界格局中的强大力量。我们的国家,正是在长征的精神与党的领导之下,步步崛起的。
我们要把长征精神—代一代传下去,并以此激励和鼓舞全国人民奋发图强,开拓前进,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长征道路上不断夺取新的胜利。
我们忘不了那枪林弹雨的年代,忘不了那英雄用血写下的辉煌。回顾长征,让我们再唱一次英雄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