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1899年9月10日出生在四川省宜宾县泥溪镇陈车沱一户佃农家里。他自幼热爱劳动,勤奋好学,志向高远。1920年入中华书局印刷所当学徒,1923年进上海大学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任沪西工人俱乐部副主任,1925年2月参加领导沪西日商纱厂工人大罢工,任上海内外棉纱厂工会委员长。他是五卅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之一。
纺织同业会悍然取缔各纱厂工会,扬言不惜以“关厂”来对付罢工。刘华决定用轮流怠工方式进行斗争。14日,日本厂主开除内外棉第十二厂工人代表多人,工人质问其由,遭到厂方殴打,激起工人极大愤慨。15日晨,刘华主持召开紧急会议说,由于第七厂织布是由第十二厂供应棉纱,资本家很可能以此为借口迫使第七厂停工,制造工人间的矛盾,削弱斗争力量。因此,他特别提醒第七厂的顾正红等:“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七厂工人仍应上工,不上资本家的当。夜班工人要有准备。”果不出所料,事态如刘华预计的那样。第七厂白班工人上工不久,领班宣布“统统回去”。顾正红回厂得讯,迅速将刘华的部署传达到工人积极分子中,分头动员夜班工人准备上工。下午5时半,工人破门入厂,顾正红领头喊道:“叫大班出来说话!“凶残的巡捕对冲进厂门的徒手工人恣意毒打。顾正红领头冲进物料间,拿出打梭棒自卫。第七厂大班川村立刻动了杀机,向顾正红开了枪。年轻的顾正红倒在血泊中……
经过几天的筹备,公祭顾正红大会在潭子湾举行,工商学各界人士一万多人到会。刘华为烈士书写的横额“革命先锋”、挽联“先生虽死,精神不死;凶手犹在, 公理何在?”悬挂在烈士遗像旁。主持公祭大会的刘华代表内外纱厂工人向烈士致悼词后发表了悲壮的演讲。他说:“……过去,我们只有哭;现在我们团结起来了,不能再受洋人欺侮了!牺牲一个,有十个;倒下十个,站起来百人、千人、万人!”公祭会后,反帝斗争的狂涛怒潮席卷上海,扩展到全中国。日本帝国主义者责令中国当局“取缔工人运动”。英、美等沆瀣一气,无理逮捕参与抗暴的工人、学生。5月28日,中共中央决定30日举行反帝示威游行。
30日清晨,刘华集合工人队伍,开拔去南京路、浙江路、贵州路、东新桥一带。市民们同仇敌汽,自觉参加游行示威,一同高呼:“上海是中国人民的上海,帝国主义滚出去!”“打倒帝国主义!”人民怒火在这里熊熊燃烧。下午,群众越聚越多,情绪越来越高涨。残暴的帝国主义分子下令巡捕向手无寸铁的群众开枪。当场死亡13人,伤数百人。中国人民的鲜血染红了南京路,酿成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
“五卅”惨案当夜,中共中央决定:全市罢工罢课罢市,团结起来投入反帝爱国运动;指定李立三、刘华等组成“五卅”罢工委员会,领导工人阶级坚持罢工斗争。
31日下午,刘华率沪西工人、学生队伍在天后宫出席市民敦促商会罢市大会。总商会副会长方椒伯签署了罢市文告。晚上,上海市总工会在斗争中诞生,刘华被选举为副委员长兼沪西办事处主任。
6月1日,上海全市罢工、罢课、罢市,反帝斗争再掀狂澜。
正当斗争需要刘华的时候,病魔无情地向他袭来。入秋后,他肺病复发,咯血不止。李立三多次劝他住院治疗,他执意不从,诚恳
地说:“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成了我血肉相连的生命。我是一刻一时也离不开的,现在我不能离开这个岗位,不能离开大伙儿呀!”一次,刘华在起草文稿时昏厥过去,工人们把他送进了医院。来探望的人劝他安心养病,他总是打听外面形势。得知李立三、刘少奇等在新形势下组织工人开展斗争,他感到十分欣慰,十分高兴。
9月18日,奉系军阀淞沪戒严司令邢士廉悍然派军警查封了上海市总工会会所,以“宣传共产,鼓动风潮”为由通缉李立三、刘华等。来院的老工人把消息告诉了刘华,他毫无惧色地说:“怕什么,为自由、正义、解放而死,就是好汉。我不相信,正义会屈服于恶魔!”
在刘华再三要求下,党组织批准他出院。出院后,他挑起总工会的领导重任,白天奔走在各厂,夜晚伏案著文——编辑、出版、发行总工会机关刊物《三日刊》。这时,刘华接大哥电报云:久旱成灾,弟被匪毙,父遭匪绑,母亲伤重,祖母病危,企盼急归。不幸的消息并未动摇刘华坚守战斗岗位的决心,他忍痛复电:“国家衰弱,强邻欺侮,神圣劳工,辄为鱼肉;我亦民族分子,我亦劳工分子,身负重任,何以家为?须知有国方有家也。”
10月15日,直系军阀孙传芳通电就任浙闽苏皖赣五省联防军总司令。16日,孙传芳委严春阳为淞沪临时戒严司令。18日,孙传芳从嘉兴抵沪,英、日等驻沪领事们前来与孙传芳谈判,愿许100万元赏金换取刘华的首级。孙传芳欣然应诺。
11月29日下午,刘华在南市西门公共体育场参加反对段祺瑞市民大会。散会后他不幸被租界巡捕逮捕。
总巡捕房决定借军阀之刀,杀害刘华。12月12日,刘华被“引渡”到淞沪戒严司令部。孙传芳密令严春阳先劝降以平息工潮控制局势。
当刘华拖着沉重的镣铐走进审讯室时,军法官张兼假骂匪兵,喝令卸去镣铐,似笑非笑地迎上来说:“哎呀!刘先生,受苦啦!”干瘦的手伸向刘华。刘华愤然地将双手背在身后。见状,张兼拽着刘华臂膀扶坐椅子上,微倾上体,乞求地说:“刘先生年轻有为,孙大帅、严司令很器重呀!”刘华不屑一顾,不发一言。张兼换个姿势继续说:“只要刘先生劝工人们不再闹工潮,那么,一切都好办。我的意思——刘先生明白啊——”“我明白。”刘华坚定果断回答。张兼厚颜无耻地抢着说:“刘先生明白,很好。有什么条件,尽管向兄弟说,兄弟一定在孙大帅、严司令面前周旋周旋。”刘华掷地有声地说:“如果说条件,那就是打倒帝国主义,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推翻卖国求荣的封建军阀政府,实现中华民族和工人阶级的解放。这条件你答应吗?你们孙大帅、严司令接受吗?告诉你的上司,任何时候我都不会与你们同流合污。
这一点,我永远是明白的。你们是永远不会理解的。”挺胸昂首的刘
华紧握着拳头道:“为工人阶级的解放事业而献身,那是我最大的光荣!要我背离工人弟兄和劳苦大众,那只是你们的痴心妄想!”
1925年12月17日深夜,在南市蓬莱路附近的荒地上响起了罪恶的枪声,年仅26岁的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五卅”反帝运动领导人之一的刘华,在中外刽子手的同谋下,为中国无产阶级、为共产主义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19日,英工部局顾不得孙传芳的“秘密”和“不宣”,首先发布了刘华被军阀孙传芳、严春阳杀害的消息,借此恐吓上海的工人阶级。
上海几十万工人惊悉刘华壮烈牺牲的消息,多少人在放声痛哭。他们不顾开除、坐牢、杀头的威胁,用各种方式悼念战友刘华。20日,上海总工会通电全国,称刘华是“我们最亲爱最勇敢的领袖”,号召“工友们团结起来,踏着我们领袖的血迹,继续前进!”
27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发出通知,号召全国的工人声讨帝国主义、军阀孙传芳及上海买办资产阶级杀害工人领袖刘华的罪行。
年底,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向导》在《悼念刘华同志》一文中,赞誉刘华是“真能保护工人阶级利益,真能拥护中华民族利益的一位战士”,“是真正的共产党员”。
1926年5月30日,成千上万的工人、学生、市民,在“五卅”烈士公墓奠基典礼上齐声高呼:“不要忘记我们的刘华!”“为我们的领袖刘华复仇!”“基石尚有磨灭时,工人心坎上的刘华是磨灭不了的。”他们集体向在“五卅”惨案中牺牲的刘华等烈士宣誓:“继续平生未尽志,个个来做革命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颁发给刘华家属的烈士证书上写着:“刘华同志在革命斗争中光荣牺牲,其光荣事迹永远为世人所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