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盐城市委副书记袁世珠访谈录
“陕北有个延安,苏北有个盐城。
盐城是新四军重建军部所在地,是刘少奇、陈毅、粟裕、黄克诚、张爱萍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是一片浸透着烈士鲜血的土地。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曾有着辉煌过去的盐城,今日又在怎样创造新的辉煌呢?
2003年底,盐城市委副书记袁世珠接受了笔者的专访,就农村经济发展作了言简意赅的描述。
袁世珠说,盐城是江苏省的一个大市,有九个县、市、区,815万人口,又是个农业大市。农村经济在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已经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但是,多数农村出现了人多地少,农副产品相对过剩和大量剩余的农村劳动力无处转移等矛盾。这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向更高水平的发展。
袁世珠强调,实现全面小康要看农村的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我国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解决农村经济增长问题,要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现在阜宁已形成四大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如古河粮油批发市场,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日交易量2000吨,年成交额13亿元,创利税1500万元,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定点“AAA”市场。陈集苗猪市场居全省之首,年销售苗猪180万头,销售收入3.5亿元,养猪户户均逾5000元。阜宁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已“三分天下有其一”了。响水县6000多名外出打工者返乡创业,成为响水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支新生力量。东台市台南乡农民饲养的蚕宝宝变成“金娃娃”,使农民踏上了致富的阳关道。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开辟了富民道路。东塘村的民营企业已达216家,资产在500万元以上的有48家。在这些企业中打工的一般劳动力年收入都在万元左右,全村外出务工或办厂经营的有千余人,占全部劳动力总数的92%。东塘村的日益发展正成为新形势下盐城农村经济发展的代表和典型。
袁副书记还向我介绍了盐城全市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形势。她说,在市第四次党代会以来,全市上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富民强市、跨越发展的重大举措来抓。目前全市个体工商户已发展到13.72万户,私营企业已发展到16967户,分别比2002年底增长2.4%和54.2%;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40亿元,约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比2002年底提高约二成,税收13.5亿元,占全市工商税收45.3%,比2002年底提高二成多。目前,全市私营个体企业从业人员60.4万人,占全社会各类企业从业人员的一半以上。
袁世珠最后表示,让老百姓富起来,让创业者成功,让投资者赢利是政府的最大职责。刚结束的盐城市委四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要求把2004年作为全市“改革攻坚年”,努力在四个方面取得新突破:全力推进民营经济大发展;2011年,东台、大丰、盐都、建湖、城区总体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2年,射阳、阜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3年,滨海、响水总体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