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7期●本刊专讯●
高扬爱国旗帜 培育民族精神
作者:泰兴市襟江小学副校长 黄敬统
革命导师列宁曾经说过:“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最深厚的感情。”加强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永恒主题。最近,学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我们更加认识到小学教育是为人的成长奠基的,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事。在多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中,我校一直注重弘扬爱国主义教育主旋律,通过多种渠道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报国志、效国行。
一、重视学科渗透,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爱国主义教育的责任人是每一位任课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每一位任课教师都依据《德育纲要》,结合学科特点,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渗透在必要的背景交代中、有关问题的讨论中、课外读物的介绍中。如教学《虎门销烟》一课,老师在背景交代中先向学生介绍清政府的腐败与无能,介绍鸦片对人的危害,介绍林则徐上书清廷的慷慨陈词……让学生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理解林则徐的无私无畏和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我校增设了影视课,精选包含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音像资料片在全校播放。
二、致力环境育人,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无声的课程。每个教室外的墙壁上,我们都张贴了古今中华名人的画像。如孔子、孟子、韩非子、张衡、诸葛亮、孙中山、毛泽东……他们身上都折射出民族精神的灿烂光芒。中华名人是我们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也是激励和教育后人的生动教材。让学生走近名人,了解名人,学习名人,立志做“了不起的中国人”,使可贵的民族精神薪火相传。
三、采用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多种教育方式。
1、充分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教育活动。每年的重大节日或纪念日,我们都举行“故事会”、“歌咏赛”、“诗歌朗诵”等活动,让学生人人登台,个个参与。我们还带领学生参观德育基地,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泰兴是革命老区,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史。泰兴人民为了铭记英烈的功绩,建起了许多纪念馆,如中共江浙区泰兴独立支部纪念馆、新四军东进黄桥纪念馆、苏浙军区北撤渡江遇难烈士纪念馆、杨根思烈士陵园等。每年清明前夕,我们都组织六年级学生步行十公里到杨根思烈士陵园祭扫,让学生在祭扫过程中练意志,长知识,受教育,这一活动已坚持十五年之久。
2、扎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读书活动。如《大江南北》是一份以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杂志,对于帮助少年儿童了解祖辈血雨腥风的苦难史、波澜壮阔的斗争史和浴血奋战的光荣史,是极为有益的。
每年,我校都确定革命传统教育月,举行“讲革命故事”比赛,故事的素材就来自《大江南北》。好些学生听得热泪盈眶,收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如《奋斗着,就是幸福》(中国“保尔”朱彦夫),《血染着的名字》(忆郭建光、阿庆嫂等形象的由来),《耿耿丹心照千秋》(女儿眼中的刘志丹),《身残,志不残》(读《无臂青年刘涛考取大学》后),《他倒在抗洪第一线》(记凤阳县张湾党支部书记张太昌)……这些都是《大江南北》提供给我们的鲜活的英雄,身边的榜样。对照他们,我们可以清晰地找到自己人生的瑕疵。我们要求中高年级每班订阅一份《大江南北》,在学刊用刊的过程中,升华对祖国的感情。我们对读书活动进行了序列化安排,做到一个月一个活动主题,如九月份“弘扬中华美德”,十月份“走近中华名人”,十一月份“饱览中华名胜”,十二月份“了解中华国粹”。然后以此为依据举行全校性的爱国主义教育知识竞赛。这种“以赛促读,读赛结合”的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读书热情。
3、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挖掘教育资源,丰富教育内容。“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利用老师去陕西勉县勉阳镇中心小学和泰兴市有关乡镇支教的契机,开展“情系西部地区,奉献一片爱心”、“城乡手拉手”等活动,鼓励学生之间互通信件,让学生了解西部,热爱西部,以实际行动支援西部,把爱心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
由于坚持不懈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我校学生文明守纪、勤奋好学蔚然成风,好人好事大量涌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到发扬光大。2001年我校学生王×在上学途中因围观氢气球摊烧伤致残,全校师生得知这一不幸消息后,纷纷解囊相助,短短两天时间,累计捐款5万余元,解决了王家的燃眉之急。2002年我校五年级学生王梦涵因先天性脑血管畸形致颅内出血,一年级学生程可馨不幸罹患白血病,学校及时组织3000多名师生开展“爱心行动”,通过举行“爱心拍卖会”、“巧用压岁钱”等活动,共计捐款6.5万余元,帮两个家庭走出困境。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来,我校师生累计为校内外困难家庭捐款近20万元。2001年,我校三(1)班一名女同学父母同时遭遇车祸住院,生活一下子陷入了困顿之中。同班的王沛沛、张舒爰等十多位同学自发组织起来,轮流带这位女同学回家,使她在离开父母的日子也能享受到家庭般的温暖……孩子们的这些美德懿行,正是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传统美德的生动体现,也是学校以德育人的丰硕成果。我校已多次被评为“泰州市德育先进学校”,连续20年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单位”,少先队大队部还被表彰为“全国维鹰红旗大队”。
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探索爱国主义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让爱国主义教育的旗帜永远在校园高扬,让可贵的中华民族精神在新人身上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