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期●神州风采●

大丰港之梦

作者:陈同生 周古凯

苏北黄海之滨的大丰市,是陈毅、粟裕、黄克诚等老一辈革命家曾经战斗过的革命老区。1940年,新四军在黄桥决战后,乘胜北上,解放了大丰地区。这里当年属苏中解放区,因地处东台县北部,取名台北。革命年代,大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新中国的诞生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抗日战争牺牲的烈士有504名,解放战争中牺牲的烈士有1227名。1951年经政务院批准,改为大丰县;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就在设市当年的12月,经过8年论证的大丰港,上千名建设者在黄海滩涂上正式拉开建港的序幕。

2009年6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正式将江苏沿海开发上升至国家战略。从此,大丰港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梦想与现实

大丰市地处江淮淤积平原,由长江黄河的泥沙在洋流的作用下淤积而成。

秦汉以前,今天的大丰市境还是一片沧海,由于长江入海主河转移,江流夹带大量泥沙向东北海底沉积,隋代才初见陆地。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黄河夺泗入淮沿海滩涂东扩,至清顺治年间,大丰全境才基本成陆。这种成陆的潮汐现象迄今尚未终止,海岸线仍在继续东移。而古长江口形成的东沙扇形脊沙洲东沙岛平行于大丰海岸线长达55公里的西洋水道,潮汐通道潮差大,纳潮量大,潮流潮波截面宽度达20~30公里,有利于潮汐通道和海床中深泓的维持。这是建港的天然条件。

当然,发现港口,建设港口,拉动经济是由一个个梦想变为现实的过程。大丰港发展到今天,人们不该忘记两个重要的历史节点——1984年和1996年。

1984年1月,河海大学严恺院士等一批专家,将历时四年之久的江苏海岸带、海涂资源综合调查,形成了《江苏省海岸带海涂资源综合调查》,在南京通过了省级验收。其中提到了大丰县王港海域有1条与海岸平行的潮汐通道西洋深潮,水深15米以上,宽3~4公里,长55公里,与外海贯通,可进出10万吨级巨轮。

这个信息立即引起当年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专门成立工作班子,多次和严恺、任美锷等院士沟通交流,探讨建港的可行性。从此,唤起了大丰人建港的梦想。

长达8年时间,由国家交通部、江苏省交通厅组织南京大学、河海大学、南京水科院等十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对大丰港海域进行多学科、全方位的科研论证,形成27项科研报告。直至1995年3月8日,《大丰港总体布局规划及5000吨级码头可行性报告》在北京通过评审,同年9月4日,江苏省计经委批复同意建设大丰港。

第二个时间节点是1996年。大丰撤县设市,为大丰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一次新的机遇。建港问题再一次被提出来讨论,建设港口的计划最终得以通过。倪向荣是分管经济的副市长, “不知港口深浅”,主动请缨下海建港。 此后十几年,建港便与他的从政生涯难解难分。

当年,成立了港务局,从组织上为大丰建港作了准备。港务局先后三次搬家,只有当事者才知道建港的艰难。

1996年12月,上千名建设者开赴荒寂的黄海滩涂,强行实施匡围工程,奏响了大丰港人建设港口的序曲。大丰港人在茫茫的黄海滩涂上,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筑成通向梦想的码头。那一年,台风来临,狂风夹着暴雨,向新筑成的围堤扑来,四套班子领导奋战在一线,保护引堤。

建港之初,只有十几个工作人员,一辆旧车和35万元资金。这些就是港口建设的全部家底。地方财政拿不出钱,惟一的出路就是建港领导者到处去“化缘”。省政府前后给了1.08亿,交通部拨了2750万,又分别从解放军总后勤部和国家旅游局“化缘”到了1200万。直至港口建成,大丰港陆陆续续共计投入了3.2亿元。 其实,在当时无论是社会舆论,还是人力、财力,以及工程施工的技术,都不能适应港口建设的需要。

在那样的条件下,建港口的目的停留在为了装卸货物的原始状态。一位来大丰港考察的外籍华商,对大丰港建设的领航者提出了建设大丰港经济区的建议,引起了大家的重视。几经周折,1999年2月,大丰港经济区宣告成立。2001年11月,港区管委会大楼建成,成为耸立在滩涂上第一栋建筑物。港区步履蹒跚地进入港口、港区和想象中港城的起步阶段。

2005年10月18日,码头一期工程2个万吨级泊位竣工通航营运。当月26日,大丰港试运行后迎来第一艘货轮“航宇顺”进港。从“航宇顺”轮卸下的5000吨尿素运销盐城市农村市场,标志着大丰港进入商业运营。16年过去了,大丰人建港的梦想终于变为现实。

艰难与机遇

建港艰难,实现港口正常运营也不易,带动港区经济的发展,更是难上加难。港口运营以来,2005年至2012年吞吐量,分别为27万吨、 40万吨、 80万吨、 210万吨、 530万吨、1200万吨、2000万吨。从吞吐量可以看到建港起初运行的艰难;而近两年吞吐量的猛增,则是江苏沿海大开发的机遇所产生的效应。

建港之初,决策者就把建设一类对外口岸作为重要目标之一,成立专门的工作班子,跑省,跑北京,按照对外开放口岸的标准和要求,立项申报。2007年9月20日,大丰港一类口岸正式开放暨经贸洽谈会在大丰隆重举行,标志着大丰港一类口岸正式对外开放。“一关三检”(指海关,商品检验、动植物检疫和卫生检疫)机构设置及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实施,对韩、日等航线洽谈也抓紧推进。2007年9月23日下午,一艘注册地为巴拿马的“向达”号巨轮缓缓停泊在大丰港,至此,大丰人又实现了从海上走向世界的梦想。

通航第二年,2006年10月29日,大丰港二期工程建设帷幕就拉开了。回头看,这项工程体现了决策层的战略眼光,为顺应江苏沿海大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港口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是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大丰港从建设港区办公大楼、“一关三检”等配套设施开始作为港城的基础建筑,经过几年的努力,大丰港建材城、象王机械、北大荒米业、紫菜加工等一批企业,陆续落户港区,成为先导性企业。

招商引资是非常困难的,有的项目谈了几年也没有结果。正当大丰港“三港”建设进入起步阶段之时,国际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给大丰港人带来新的考验与挑战。但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大丰港110围海变电所,开始上报审批难度很大,但随着国家沿海大开发的战略不期而遇,该项目很快得到省发改委的批准。

沿海大开发,为大丰港建设增添了无穷的活力。5年前,大丰港还是一个吞吐量不足百万吨的小港,恰恰是这个小港,成功地突破了淤泥型海岸不适宜建设深水港口的传统认识,一下子站在全省沿海开发领航者的位置。《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18次提到大丰,成为着墨最多的市(县)。大丰港现有散货、件杂货、通用、液体化工、食用油、大件等专用泊位10个,年吞吐量逾3000万吨,已开通韩国、日本、俄罗斯和国内各大港口航线,可经上海港中转至欧美各大港口。2015年,大丰港将建成万吨级以上泊位38个,迈入亿吨大港行列,成为我国中部沿海辐射中西部地区的重要国际性港口。

大丰海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11年底全面完成上市各项筹备工作,以第一板块码头经营公司为核心,引进战略合作伙伴组建股份公司,共融资11.2亿元,拓宽了资金来源的渠道。当前,大丰港石化新材料、有色金属新材料、农产品深加工特色产业的海洋生物、新能源等新兴产业。落户大丰港企业近400家,投资500亿元江苏博汇一期工程建成试投产。

与过去“零打碎敲”有所不同,打破地域界限,跨省市合作共建园区,成为大丰港新一轮发展的最显著特征。继与上海、常州共建园区之后,大丰又主动出击与苏州共建50平方公里沿海合作开发园区,将“苏州模式”深度植入大丰沿海开发的版图上。

发展与跨越

如果说港口是龙头,港区是龙身,那么,港城就是心脏。盐城首条双向8车道出海大通道——通港大道,把大丰市区、港口新城连接成“双核一带”整体。
建设新港城需要新智慧。如置身于黄海明珠广场日月湖的木栈道上,海风拂面,目之所及,大丰港半岛温泉酒店、莎士比亚小镇、国际商务大厦似明珠闪烁,一座海港新城正在崛起。2012年秋天,南阳中学近4000名师生全部迁入港区新校园。总投资约3.5亿元的职教中心新校区,按照国家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的标准建设,与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海事大学、青岛大学和中煤集团、南京海事局、中航三局等单位“牵手”联合办学。以日月湖为中心,形成10万平方公里适宜五万人居住的海港新城初现雏形,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模样,三年大变样”的规划,一步步实施。

科教兴海,加快海洋科教城建设步伐,引进了众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抢滩登陆”。位于大丰港经济区日月湖西侧的江苏海洋生物产业研究院,旨在搭建“政产学研”合作平台,围绕海洋生物医药、食品、化工、能源、材料等五大领域进行研发和产业化。一项项海洋生物研发成果让人啧啧称奇:管华诗院士研发的海麒舒肝胶囊、藻酸双脂钠等新型药物,刘新恒院士研发的微藻生物柴油,高延敏教授研发的柔性太阳能薄膜电池……该研究院现有在研项目26项,结题1项,成果转化2项,申报国家、省级项目9项,为海洋生物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随着苏通长江大桥的开通,大丰已融入上海2小时经济圈。大丰被称为苏北“小上海”,与上海历史渊源深厚,境内有上海所属上海、海丰和川东农场50多万亩上海“飞地”,是上海的粮仓。上海纺控、光明食品集团在大丰建有重大产业转移项目,加快了接轨上海的步伐。有8万上海知青曾在大丰工作和生活,海丰农场老场部改建的上海知青纪念馆,成为他们来这里追忆那激情燃烧岁月的纪念地,为发展旅游增添了景点。

现在,大丰境内为纪念北宋范仲淹而命名的范公堤和八路军、新四军会师纪念碑(1940年10月10日两军在大丰白驹镇会师)成了人们敬仰之地。而大丰港的旅游业成为沿海开发的新亮点,集合了海洋、森林、湿地、麋鹿、知青纪念馆乃至于红色要素为一体的观光旅游蓬勃发展,吸引了长三角地区为主体的成千上万的游客。大丰海洋科技馆、大丰丹顶鹤珍禽馆等以海洋为主线的观光带相继建成开放。特别是海港新城的夜晚,灯火格外璀璨,日月湖波光粼粼,莎士比亚小镇、奥特莱斯、栈桥、喷泉、半岛温泉酒店在夜色中,恰似人们一直在梦中追寻着的那位“伊人”,飘渺、纯洁、朦胧、美丽,让人感觉得之而润,失之而憾。它的纯净空气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种族的人,人们成群结队或三三两两,依依相偎,一起飞向了心目中的“在水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