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9期●缅怀篇●

铮铮铁骨张鹏举

作者:吴宏亮

张鹏举,1911年8月28日出生于泰兴市大生镇王家巷一个农民家庭。未满周岁丧父,过继给三叔家。他自幼刻苦读书,追求进步,有正义感。1932年夏,他于吴江乡师毕业后,先后任小学教员和校长,积极寻找党组织。1939年秋,他接触到中国共产党泰兴地下党组织,积极参加党领导的抗日活动。不久,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0年9月上旬,泰兴县、区两级抗日民主政权建立,张鹏举被委任为八区(蒋华区)第一任区长,后调至县政府任秘书。一年后,他又被调至泰县县政府任秘书,直至1944年春,参加华中党校的整风学习。次年春,上级决定张鹏举回泰兴县任县长。
  1946年6月26日,蒋介石悍然撕毁停战协定,发动了全面内战。苏中战役开始,泰兴党政领导全力投入支前运动。9月间,为补充主力部队,张鹏举发动参军运动,全县有1700多人参军。
  1947年3月,敌人对泰兴进行大“会剿”。16日夜,该县县、区机关干部和县团插入城黄区林家埠宿营。张鹏举与区干部们谈好工作后,转移到距县城约10里路的姚家庄住宿。17日凌晨,国民党军一O二旅5个机动营及两泰反动保安大队2000余人对张鹏举进行“会剿”。突围中,张鹏举在一片开阔地旁的干河沟里,不幸落入敌手。
  敌人为了炫耀战绩,重兵押着张鹏举在黄桥街上“示众”。张鹏举昂首阔步,高声地向街上的人群说:“乡亲们,我这是第三次到黄桥,前两次在黄桥住了几个月。我们一不绑票,二不奸淫,三不掳掠,何以称‘匪’?你们再看看后面的人、他们抢群众的牛、羊、鸡、鸭和衣被等各种财物,谁是匪?”敌人弄巧成拙,“示众”没走多远,就慌忙收场了。
  接着,国民党第四区区长季玉光找张鹏举谈话,张鹏举看都不看他一眼,厉声喝道:“你有什么资格和我谈?滚!”说着,背转身子,再也不理睬季玉光。中统两泰特派员兼泰兴特务室主任钱葆康专程到黄桥,隆重设宴招待张鹏举,妄图进行策反。张鹏举飞起一脚将酒席桌踢翻。
  敌人轮番审讯张鹏举,一无所得。最后国民党泰兴县长吴侯亲自登场。吴侯令随员倒茶,想借此打开僵局。张鹏举将茶杯掼得粉碎,指着吴侯的鼻子骂道:“你们这群美帝国主义的忠实走狗,你们正坐在火山口上,很快就要完蛋了!我,张鹏举,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而死,死得其所。千千万万的人民大众,是决不会饶恕你们的!” 敌人无可奈何,决定杀害张鹏举。
  1947年4月11日,张鹏举赴刑场前,神色自若地向难友们告别:“亲爱的同志们,为了穷人的翻身解放而牺牲,我感到光荣,感到自豪!永别了,同志们!” 临刑时,张鹏举直立不跪,敌人对?准他的膝弯打了几枪,他仍然屹立着,像一座高大的铁塔,并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当敌人向他射出第6颗子弹时,他才倒下去。忽然,他又以惊人的毅力,神奇般地挣扎着站立起来,吓得敌人目瞪口呆。一个敌排长上去揿他的肩膀,张鹏举用尽最后力气,转过头来咬住那家伙的手臂,最后倒在血泊中……
  张鹏举壮烈牺牲的消息传开后,人们都为他的精神所感动。当时的一专署专员汪海粟,于1947年7月1日在《江海导报》上撰文悼念张鹏举:“……他,是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从落入敌手的第一分钟起,就保持了自己政治生命的纯洁,保持了革命贞操的神圣不可侵犯。他无情揭露了卑劣无耻的蒋匪汉奸、封建恶棍的罪恶行径,使狼群鼠辈羞容满面,低头无语。‘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鹏举同志既做到了慷概赴死,又做到了从容就义,他永远活在人民心头。”和张鹏举一起突围的团长赵容,有一次在医院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赞扬张鹏举,他说:“忠贞、倔强、勇敢,一切共产党员应有的高尚品格,在他被捕以后都充分表现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