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谭启龙同志
谭启龙同志1914年1月3日出生于江西省永新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早亡,他当过放牛娃。1928年参加革命,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共浙江、山东、青海、四川省委第一书记和华东局书记处书记、福建省委书记,是中共第八、第九届中央候补委员和第十至十二届中央委员,中顾委委员,2002年又被特邀为中共十六大代表。2003年1月22日,谭启龙同志与世长辞。
“人间重晚晴”
谭老的客厅正中醒目地挂着一幅邓小平、江泽民与谭启龙在党的十四大亲切会面的照片。十四大刚闭幕,邓小平同志和江泽民总书记往外走。邓小平看见谭启龙同志后握着他的手说:“你还是这么年轻啊!”“都快八十岁了,不年轻了。”谭启龙回答。小平问:“还能干点工作吗?”谭启龙爽快地回答“听中央的。”
谭老客厅的另一面墙上,挂着邓小平1986年5月13日为谭启龙写的一幅字:“人间重晚晴”。1982年,谭老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干部制度改革的决策,率先向中央提出要求从省委第一书记的位置上退下来。党中央对他的这一举动给予高度评价,赞扬他“见高识远,高风亮节”。1985年,他又主动辞去中共四川省顾问委员会主任职务。小平同志的这幅字,就是对谭老革命情怀的赞许。
1987年,胡耀邦同志在烟台休养,9月中旬回京途中经过济南,很想与中央苏区的老战友谭启龙一聚,不料谭老正在上海治病。胡耀邦怅然若失,提笔写诗一首:年逾古稀能几逢,逆交难忘六十春。冤蒙AB双脱险,战处南北俱幸存。牛棚寒暑相忆苦,开拓岁月倍感亲。遥祝康复更添寿,寿到雏声胜老声。
“放牛娃、红小鬼”
中共九大是在“文革”的风雨中召开的,在此前的八届十二中全会上,毛泽东问:山东的谭启龙来了没有?周总理趁机把他的情况讲了。毛泽东发话了:“他一个放牛娃、红小鬼,能有什么问题?”就这样,在不久后召开的党的九大上,谭启龙缺席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
谭老与我相见交谈中,不止一次地回忆起第一次见到毛泽东的情形:1933年6月,毛泽东在瑞金主持召开八县贫农团代表大会。当时正在马克思主义学校高级班学习的谭启龙被派去参加会议。毛泽东来到谭启龙所在的小组作调查时,向他询问了永新县人口及土地分配情况,并微笑着问他叫什么名字,家住在什么地方,在家做什么。谭启龙回答:“家在永新县北乡黄塘村。3岁时父亲死了,10岁时母亲被国民党挨户团逼死了。后来姐夫把我送到他的叔父家放牛。14岁参加革命。”毛泽东听后说:“放牛娃是雇农,雇农是农村的无产阶级呀!”几十年过去了,谈起这段往事,谭老仍是感慨万千,“这是我‘红小鬼’‘放牛娃’的来历。”
血火征程
谭启龙14岁丢下放牛鞭,参加井冈山根据地永新县天龙山游击队,先后领导永新县、湘赣省少先队,参加打土豪、分田地和反“围剿”斗争。他曾率领万余名少先队员,配合工农红军参加第九次攻打吉安的战斗。
在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谭启龙跟随陈毅在南方坚持三年游击战争。他与战友们一起,风餐露宿,孤军奋战,确保湘鄂赣苏区红旗不倒,为新四军的创建保留了一支骨干力量。抗日战争时期,他主持领导了苏皖边敌后抗日武装斗争和浙东抗日根据地的创建。他先后转战赣东北、苏皖和皖南地区,恢复和发展党组织,发动群众,开辟和巩固抗日根据地。皖南事变后,他奉命率部挺进浙东,在敌后与日伪军进行了殊死战斗,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组建了新四军浙东纵队,创建了浙东抗日根据地,使浙东成为我党领导下的全国19块抗日根据地之一。
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副政委、政委,第三野战军第七兵团政委。参与指挥一纵参加了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固、鲁西南等重大战役。在孟良固战役中,他作为纵队副政治委员亲率一纵主力在敌整二十五师与整七十四师结合部楔入敌纵深,出色完成了作战任务。华野首长表彰一纵战斗作风英勇顽强。1948年5月,谭启龙奉命率华东野战军渡江先遣纵队,深入敌后, 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为迎接大军渡江南下创造有利条件。1949年1月,他任第三野战军第七兵团政委,率部参加渡江作战、解放浙江等战役,战功卓著。
永志不忘
谭启龙同志于1954年来山东,先后任山东省委第二书记、第一书记。我也是在1954年从二十六军调济南军区政治部工作,与谭老相识。尤其是60年代后,谭老任省委第一书记、济南军区第一政委,我任军区前卫报社总编、社长,这期间,前卫报上刊登有关重要社论、评论文章,要请谭老审查大样,再加有时参加省委有关宣传工作会议,与谭老接触多了,逐步熟悉了。40多年的耳提面命和革命情义,谭老成为我心中十分钦佩、崇敬、信赖的老首长。
1986年6月,谭老从四川回山东济南定居。他深情地说:“我在山东战斗工作了19年,我熟悉山东,山东的老百姓好。我加入山东籍后,作为一个普通公民,要向山东人民学习。”正因为谭老定居山东,我们相见、相交的机会增多了。他每次到青岛疗养,我都要去他住处看望并聆听他的教诲。
2002年7月,青岛啤酒节前夕,青岛市领导宴请从济南来的谭老与夫人严永洁等人。在欢聚中我唱了一支《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歌曲,谭老高兴地鼓掌,开怀大笑。我向前与他握手表示感谢,并祝他健康长寿。他大声地说:“祝贺你演唱成功!要身心健康,就得有你这种人老心不老、生气勃勃的精神。”谁料到,这次竟是我与谭老人生征途上的最后一次相聚。
2002年12月,90高龄的谭老作为党的十六大特邀代表开完会刚回到济南家中不久,便亲笔为我书写一个笔力遒劲的“龙”字,上款写着“李治亭将军存念”,并将这一墨宝请专人送至青岛我的家中。多么真挚的友谊,多么深厚的感情!2003年1月23日当听到谭老逝世噩耗后,我急忙从抽屉里取出谭老给我书写的“龙”字,不禁热泪盈眶……正是:“五岳无言立域中,万里长征百战程;治军治国伟绩在,青史永留不朽名。”
(编辑孙素成)
新旅艺术团为“爱我中华”伴唱
今年6月26日,由共青团上海市委、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主办,中央电视台、上海东方电视台协办的上海青年原创歌曲大型演唱会,于上海万体馆演出,主题是:青春拥抱阳光。宋祖英、廖昌永等著名歌唱家参加了演唱会。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新旅艺术团为演唱会伴唱。
(林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