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英雄的字眼开始进入我的视线,填塞着脑海,并一直挥之不去。
我所崇敬的英雄中,有两位是必须一提的。一位是赣东北红色革命武装的杰出领导人方志敏,他的《可爱的中国》和《清贫》等篇章曾广受赞誉,激发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另一位是被誉为“滇之雄”(陈毅语)的云南籍惟一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军事家罗炳辉将军。他少小投军,在滇军中经过了艰苦的磨砺,最终成长为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的高级将领,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屡立战功。
罗炳辉将军就出生在我的家乡彝良县,因此他贫苦的出身和传奇的人生经历,也就倍受我的关注。幼时看过影片《从奴隶到将军》,深为其吸引。大人告诉我,片中的男主角罗霄的原型,就是从县城附近一个普通农村走出去的军事家罗炳辉将军。
大约从初中二年级,我开始关注与罗炳辉将军相关的图书和报刊,搜集了许多第一手的材料,对罗炳辉将军逐渐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这位北伐战争的革命健儿,新四军历史上的传奇虎将,三十余年如一日,都在为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被压迫阶级呕心沥血、矢志不渝地战斗,最终倒在了战斗岗位上。他辞世时,驻地人民倾城出动,倾情悼念。作为罗炳辉将军的亲密战友陈毅将军,亲自为其灵柩执绋前导,发表沉痛的墓前演说,创作激情的悼念长诗,并致信慰问他的亲属。
红军长征时期,罗炳辉将军率红九军团负责后卫,威名远播。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夫人尼姆·韦尔斯著的《续西行漫记》等书中详尽地记载了他的传奇故事。抗战时期,江淮一带的人民群众称他是“罗青天”。
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人对罗炳辉将军等革命家的名字已经十分陌生,关于罗炳辉将军的研究,也出现了无知与谬传。
不久,我与罗炳辉将军的儿子罗新安(现居上海)通电话。未想,罗新安老师有意提供一个虚拟网络空间给我。我此时对网络还十分陌生,但还是十分爽快地接受了他的好意。很快,我对网站进行了全面的策划和准备。2004年3月底,在云南省还没有为革命先辈创建专题纪念网站先例的背景下,国内第一个“罗炳辉将军纪念网”落户“e世界”
(网址为:http:// www . luobinghui . com或http://www . luobinghuijn . home . sunbo . net),我成为当然的主持人和维护者。
在“罗炳辉将军纪念网”上,我着意收入与罗炳辉将军相关的已发表和未发表的生平照片,国内研究罗炳辉事迹的最新成果、缅怀文章,以及相关新闻、参考资料、将军遗文、艺术作品等等,以期图文并茂地,多层面、多角度,立体、形象、全面地展示罗炳辉将军的英雄业绩,弘扬他的精神,传承他的遗志,也为关注他的人开启一扇别致的窗户。
“罗炳辉将军纪念网”诞生后,我得到了多方面的支持和鼓励。国家图书馆、新四军网站、江苏宿迁市政协文史委等单位和罗新安老师,安徽社科院的宋霖先生,南京军区王辅一少将以及我的中学校长李暾副教授等个人提供了各种帮助,给予网站诸多支持和鼓励。罗炳辉将军故乡的中共彝良县委书记皮永宏等对网站也给予了关怀之情,提供了种种帮助。当然,在短短的创建期内,“罗炳辉将军纪念网”也几经改版和易址,不断在充实和完善。作为它的主持者,我是在接受一次神圣的精神洗礼,在进行一次革命精神的长征。
我现在还是一名在校的农村学生,当我艰难地在这条路上走着的时候,是罗炳辉将军等先辈的伟大人格强烈地激励着我踏着荆棘出发。周恩来总理曾题词悼念罗炳辉将军:“人民的功臣罗炳辉同志不朽!”我今天愿把这话用来缅怀罗炳辉将军,并决心力所能及地把“罗炳辉将军纪念网”坚持办下去,悼慰英烈的雄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