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0期●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

忘不了的长征路

作者:瞿道文

我叫瞿道文,今年已经88岁了。我的老家在四川省达县罗江口区魏兴乡北场二村。自幼家境贫寒,全靠父亲帮工、当挑夫为生。我家住在路边,晚上也兼做旅馆生意,补贴点家用。父亲性格开朗,虽然自己不认识字,但还是省吃俭用送我们兄弟三个念书,所以我也读过两年小学。
  1932年红军到了四川,解放了我们家乡,经全乡人民大会选举成立苏维埃政府。由于我们兄弟三人都有些文化,革命觉悟也不低,大哥瞿道生当选为乡委员会秘书长,二哥瞿道成当选为赤卫军大队长,我当选为儿童团长。
  后来二哥率领一百三十余人集体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红三十军八十八师师部交通队长,在邱家保战斗中牺牲了。我的大姐瞿道静是红军总医院的看护员,现在叫护士,在长征途中过草地时,遭到敌人的骑兵袭击后牺牲。
  1933年,我加入了工农红军达县军事指挥部模范连,由战士先后成长为班长、达县县委训练班学员、宣传员、县委秘书。1933年11月,我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任赤江县委、巴中县委、川陕省委秘书处秘书、少年先锋师秘书、川陕省委党校秘书、中共川西南道委、中共川西北道委秘书、西北政治保卫局地方工作部科员、红西路军总政治部地方工作部干事、红九军、红三十军政治部地方工作部干事等职。
  红西路军执行打通国际路线的任务,我有幸也参加了,在祁连山戈壁滩上与敌人打了一仗。当时我军所处的形势十分严峻,战争环境也相当恶劣,但同志们都相当英勇顽强。我曾经写过《飞越祁连山》一诗:莽莽祁连山/白云绕山间/天上无鸟飞/地下人迹罕/蒋军追又堵/红军浴血战/弹尽粮又绝/肉搏敌胆寒/众志成城勇/飞越祁连山。写的就是当时的情景。
  记得那天雾很大,根本找不到路。在激烈的战斗中,我跟两个敌人拼上了刺刀,不小心被敌人刺伤了眼皮和鼻梁,所以现在我的眼睛不行,鼻子分辨不出香臭。幸好当时我年轻,动作敏捷,头脑机智,一把拔出枪左右各一击,给敌人吃了两粒“花生米”,他们就都见阎王去了,我才没有被他们的刺刀刺死。这次战斗,天气恶劣加上最后弹尽粮绝等多种原因,红西路军一万多人打了败仗。我负了伤,经过地下党的关系,回到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再经过八路军西安办事处回到陕北延安,历经千辛万苦回到了党的怀抱。
  长征初期,张国焘是四方面军的头。他反对北上抗日,不同意中央的战略闹分裂,要南下赤化全四川,跟中央搞对立。结果我们四方面军爬雪山过草地之后,接到他的命令要求南下,又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又回来了。这样一去一回,就是两次。
  回来后,红四方面军在张国焘的带领下南下,结果打了个败仗。当时朱德、任弼时这些老同志都在四方面军,他们一方面和中央取得联系,另外一方面做张国焘的工作,和红二军会合。在这样的情况下,张国焘才不得不撤消伪中央,再度北上。于是,我就有了三次过草地爬雪山的经历。
  雪山草地可不是容易过的。我爬过两个雪山,一个叫棒里山(音),山上几乎没有树没有草。爬到了一个有树的地方,休息一下,就看到路上横七竖八都是红军战士们的尸体,有的坐着,有的躺着,有的抱着枪靠在树上,他们都是一歇下来就再也没有醒来。山很难爬,越向上空气越稀薄,缺氧。有个同志好不容易爬到山顶。
  很兴奋,高呼一声“胜利万岁!”可叹的是他话还没说完,因氧气接不上来人就倒下去牺牲了。山上天气变化很快,刚看到一点云彩,一会冰雹就下来了,把战士们的脸都打肿了。下山也很难,一步一步不能快。
  过草地也相当艰难。茫茫草地,一望无涯,没有人烟,也没有吃的。我们一共走了42天才穿越整个草地。饥饿难忍,有的同志看到青草,就摘来拿开水烫了吃。可是有些草是有毒的,人吃了很快就中毒死了。草地上根本就没有路,后面的人得踩着前面的人脚印,一步步向前。一不小心掉进泥潭,人就慢慢陷下去了,越动越是陷得快,有的同志也就这样牺牲了;有的同志在陷人泥潭后把手撑开等待救援,其他同志把绳子扔过去,然后慢慢拉出来。
  草地上气候无常,下雨下雪还有毒气。记得有一次,我们晚上在草地上过夜,找了个略微高起的土丘上扎了帐篷,有的同志就睡在里面。第二天早上,大家都准备出发了,却发现少了一些人,于是吹号集合,惟独那个帐篷没有动静。派人前去一看,那些同志都睡在里面,原来都已经中毒牺牲了。还有一次,在一条河边,同志们途中休息。集合的时候又发现少人了,过去一看,很多同志都坐着牺牲了。草地里环境很恶劣,有些地方上千年都人迹罕至,植物长了枯、枯了长,层层叠叠,瘴气弥漫,置身其中极易中毒。
  这样一路走来,冻死的、饿死的、毒死的……非战斗的死亡太厉害了。很多同志不明不白就牺牲了。今天革命胜利了,我们永远不应忘记这些在长征途中牺牲的同志。


上一篇:终身难忘的艰苦岁月下一篇:奇袭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