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0期●专稿●

为了红旗更鲜艳

——角斜“红旗民兵团”做好新时期民兵工作纪实

作者:曹晓东

今年是角斜“红旗民兵团”会名40周年,长期以来,他们牢记人民军队的宗旨,水保革命本色,使这一面鲜红的旗帜名扬华东、享誉全国。
  角斜地处苏中重镇海安的黄海边,早在1941年,这里就组建了民兵组织,历经战火的洗礼,角斜民兵成为江海大地上威风八面的“红旗军团”。
  解放后,他们亦民亦兵,劳武结合,在保卫海防、建设海防中再立新功。1958年正式成立民兵团,1966年因成绩显著被中共中央华东局、南京军区命名为“红旗民兵团。40多年来,民兵团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开展新形势下的民兵工作,闯出了新路,1996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总政治部联合作出《关于在民兵预备役部队中开展向角斜红旗民兵团学习活动的决定》。10年来,红旗民兵团先后20多次被评为全国、南京军区、江苏省民兵基层建设、国防教育和征兵工作先进单位,被省政府、省军区记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涌现出11名全国新长征突击手,“三八”红旗手和省劳动模范。
  “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这是角斜红旗民兵团孜孜以求的目标。2005年10月23日,角斜红旗民兵团面临着一个严峻的挑战!当日下午,民兵团突然接到命令:组织88名民兵在指定时间到达预定区域配合南京军区海防第三团进行沿海机动防卫战斗实兵演习。时间之紧张,参演人员构成之复杂,让许多人暗暗捏了一把汗,令人称道的是,从接受任务到参演民兵集结完毕不到11个小时,强行军26公里无一人掉队!红旗民兵团的出色表现受到首长的高度肯定。
  时代在变,社会在变,红旗民兵团的组成人员也在不断变化。在角斜红旗民兵团有一个特殊的班,全班12个女民兵,分别来自布依、土家、仡佬、蒙古、纳西等12个少数民族。
  随着东西部交流的加快,一群少数民族的姑娘把绣球抛向了优秀的角斜民兵小伙子,不远千里嫁到了这里。生活在角斜,红旗民兵团深深地吸引着她们,她们多次主动请求加入这个优秀的群体。2001年,民兵团领导经过严格考察,从161名少数民族妇女中,挑选了12名适龄姐妹,成立了少数民族女民兵班,如今,她们是“红旗民兵团”里一道最美丽的风景线,每一个姐妹都有别人没有的故事,不同的故事传递着她们发自内心的同一个声音:要当就当个好民兵,为祖国争光,为红旗增辉。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浪潮的涌动,民兵组织如何适应“市场”与战场的需要,这是一个各级领导都十分关注的问题,对民兵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角斜民兵用新的探索和实践,展示着新时期角斜民兵的创业风采,谐写出一曲动人心扉的奉献之歌。
  曾建军,民兵干部,同时又是巨力磁材厂的老板,产品远销美国,“巨力磁材”也成为全镇第一家外销出口企业。
  申俊红,来南村的民兵连长。他带领20多名村民,在上海、南京等10多个大中城市建立蔬菜销售网点,与150多户农民签订产销合同,是小有名气的农民经纪人。
  近年来,角斜镇党委和民兵团坚持把民兵工作融入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引导民兵积极投身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去,带领全镇群众共奔小康,他们以民兵科技协会为载体,以民兵培训中心、青年民兵之家为阵地,牵手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南通蔬菜研究所专家教授,提高民兵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一批创业带头人脱颖而出。目前,民兵团90%的干部有了自己的创业项目。到2005年底,全镇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24家,其中亿元企业4家。
  这些已经踏上致富之路的“红旗民兵”,在民兵团的统一组织下,带动全镇群众共同创业,共同致富。有一手出色编织技术的民兵排长吴萍,组织村民学习编织技术,将他们领上全民创业的致富之路。五虎村党总支书记、民兵营教导员练锦余创办的渔网厂先后接收15名生活较为贫困的少数民族姐妹就业。在他们的带动和影响下,全镇创业氛围日渐浓厚,到2005年底全镇民营企业突破1500家。民兵团民兵先后与280名贫困群众结成帮扶对子,成功帮助203人脱贫致富。
  建设“平安角斜”,履行“维稳”职能,角斜民兵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全镇所有村、社区和重点企业都建立了民兵护卫队,配合公安机关开展治安巡逻打击犯罪。民兵团着力引导民兵当好法纪法规的“宣传员”、区域防范的“联防员”、社会治安的“信息员”、配合公安部门打击犯罪的“侦察员”。
  抢险救灾,民兵冲锋在前。去年7月,台风“麦莎”袭击角斜镇滩河、沿口等村,受灾房屋达112户266间,1200多亩玉米、棉花等农作物遭损。民兵团应急分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抢险教灾,组织群众生产自救,受到县政府通报表彰。10年来,民兵团出动民兵6000余人次,完成防台抗台、抢险教灾等急难险重任务30余次,挽回经济损失近3500万元。
  角斜民兵不仅是美好家园的护卫队和建设者,同时也是角斜文明之花的培育者。
  ——10年来,红旗民兵团没有一人参与“法轮功”,没有一人参与赌博和迷信活动,没有一人早婚和超计划生育,没有一人违法乱纪,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突击队”、“民兵带头参加精神文明建设十佳示范区”、南通市“红旗集体”。近年来,他们自编自演的节目近200个,在全镇巡回演出120多次,大家都称他们是角斜的“民兵文工团”。
  ——10年来,角斜镇一直无重大刑事犯罪,98%的家庭被评为“文明户”、“十星模范家庭”,占比在全县名列榜首,多次被南通市评为“文明乡镇”和“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