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6期●青少年绿洲●

刘亚静的博士生之路

作者:张连莹

江苏省泰兴市宣堡镇居民刘峰夫妇生有一个女孩,叫刘亚静。她小时候又瘦又矮,6岁报名读小学时,校长竟不肯收她,多亏一位做老师的邻居帮忙,才让她跟班试读。
  在父母的谆谆教诲下,亚静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她读书非常自觉,每天的家庭作业都坚持在晚饭前做好,作业不做好决不看电视。她的父母从来不给她定硬性指标,提出什么过分的要求,从不因为哪一次分数考得差些,或者没有争得第一名而责骂她。他们主要是引导她增强学习兴趣,读初中时期,她父亲还主动给她买回一些课外读物,鼓励她多看书报杂志,好广见博识。
  亚静读初中三年一直担任班长。考进泰兴中学读高中时,由于品学兼优,第一年她就被推荐为英语课代表,第二年当上学习委员,第三年又被推选为班长。当班干部尽管有一些吃力不讨好,甚至还要做影响学习的事情,但她的父母认为当班干部可以锻炼女儿热心工作的能力和爱群合群的情操,培养女儿为同学服务的责任感,因此,父母都给予理解和支持,并鼓励她妥善处理好班于部工作与学习上的矛盾。亚静并没有因担任班干部而耽误学业,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997年,她以623分的高分考入北京大学。
  亚静刚进大学校园时有些不适应,特别想家。有时在电话里说着说着竟哭起来。这时,父亲就开导她:“亚静啊,你从小就有志向,还想将来出国深造。现在还是在北京,在国内,你这种恋家的念头可要不得,得赶快打消。在陌生的环境里,你更要学会坚强,独立啊。”在父母语重心长地教导勉励和北大良好的学术氛围、人文环境的熏陶下,亚静逐渐适应下来,信心不断增强,心智也日渐成熟。
  投身社会,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是亚静成才、完善自己的捷径。上大一时,她就被推选为物理系学生会会长,由于工作出色,曾获校会工作单项奖,她参加过学校的排球、棒垒和天文爱好者协会,做过家教。1998年,北大校庆前,她报名参加了校方举办的第一期礼仪服务专业培训,并在校庆期间担任一个接待小组的组长,帮助接待来自五湖四海的校友,受到了校方的好评。三年前10月,中国地质学协会牵头在武汉召开地球物理学年会。参加这次年会的,绝大多数是来自全国各地科研院所、高等学府的专家、教授,学历低些的也是硕士研究生,但大学四年级的本科生刘亚静却有幸被导师挑选参加了。这次学术交流探讨活动,极大地开阔了她的眼界,也使她真正认识到“学无止境”的道理。
  北京大学物理系本科生刘亚静终于脱颖而出。2001年3月份,她先后收到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普杜大学、南加州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6所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其中,哈佛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写道:“很荣幸通知你,你已经被我校地球与行星科学系正式录取,并推荐你于2001年9月入学以攻读地球物理学博士。希望你能接受我们的提议,我们每年将提供4.2万美元的助学金……”刘亚静最终选择了哈佛大学。
  我是泰兴人,已是一个82岁的老人。面对已出国深造、出类拔萃的好女孩、小同乡,我带着鲜花和微笑,衷心祝愿她:“一路平安,再创佳绩,毋忘祖国。”